观影感想2

标签:
大一杂谈 |
分类: 随想随感 |
观影感想2
那天说到YI情防控,还有《中国医生》,其实那天只是谈了看完电影的感受,那部电影带来的感触其实很多。
抢救中的危险、紧张等,其实之前的电视里都有反映,但这部电影,一次次地重复着给病人插管的镜头,突然意识到,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原来可能要那么痛苦啊。而且最初,一旦插管,能成功拔管都是奇迹。一想到即使没有死亡,一旦插管就要一直这样插着管靠着仪器活着,那不死亡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啊。所以最后能攻克难关,从降低死亡率到全部清零出院,是多么的不容易!
还有以前没有想到的,当时的多方支援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去的是相应科室的医生,尚且需要磨合,这倒也罢了,很多是医院里其他科室的医生都去帮忙,在最初还没有建方舱时,医院床位紧张,扩建后塞得满满的,各个科去帮忙,就是搬氧气瓶之类的活儿,也可能问题不断啊。那边医生忙着抢救,根本无暇分身来指点你,这边你拿了东西去,不知往哪里放,还有出现了危险,这边医生紧张地叫着:“插管!”那边小医生拿了管都不敢往病人喉里插。这样的细节,在电影里呈现出来,再一发散去想,才发现此类困难太多了。正好下午同事说起,又有某地的被派去支援的同事因为操作不规范被视频监控到通报了。我感慨,说,其实有时还真怪不得那些帮忙的同事,以前单位里在制定应急方案,说到如果有人感染,造成很多相关的人要整建制地被隔离,需要抽调其他人去临时顶上时,我们也议论过,还真不是随有热情就能主动申请去的,毕竟去了要能工作啊,所以建议先培训。可是,即使提前培训了,也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工作,遇到各种问题的处理,还是需要经验的,不是对口岗位的,即使培训了,很多具体问题还是不会应对。讲了当时似乎知道,干起来注意了这个忘了那个,或者是不敢拍板,肯定是常有的事啊。尤其是对操作规范特别强调的,不熟悉,犯错误也真是难免。看了那电影,更有这样的感触。当然,对借调来的,如果有一点时间,还是要多提醒,多指点。武汉那几个月,简直就是战时,各种忙乱、恐慌、疲惫,在争分夺秒的医生们可能无暇像平时那样有耐心地去指点新手,但现在这种形势下,还是可以尽量多去帮助,让人少犯一点低级错误的,这其实不但是对对方的关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毕竟,一人感染,全员有风险至少要隔离啊。虽然说YI情持续时间比最初所有人预计的都要长得多,一根弦也不能总是紧绷着,但至少对直接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来说,还真是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这还真不只是喊喊口号,实在是病毒太狡猾、太危险,既然干了这项工作,不管是长期的,还是临时借调的,还是努力要努力提高业务技能,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尽量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遗憾吧。
还有很多,人性等,不多说。
总之,还是庆幸我们现在可以生活在现在这样相对安全、不需要提心吊胆的环境里。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珍惜、维护。
第一次在植物园远远看到那片粉红色的花时,很好奇可能会是什么花的,靠近了,才发现是一种忍冬,只是平时看到的忍冬,多是白色,或者像金银花,有白黄两种颜色,这里的却是粉红色的。(摄于201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