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再感
标签:
杂谈大一 |
分类: 随想随感 |
工作再感
这一周上班,比较烧脑。
根据上面的新的工作重心和算法,领导要求我们相应地加强评估,每天的日报表中要增加新的内容。这几天,就在和同事研究如何实现。前天晚上同事加班终于建了模,能够计算那些指标了,但对那些结果,还需要再在EXCEL里进一步计算再得到我们最后通报文字里需要的数据。
昨天上午对那些数据的结构和计算思路还没有完全理清楚,急着在上午把每天的日报表发出去,所以来不及多想,自己能感觉到中间很多步骤用的是笨办法,但用直觉上可以实现的方法时,报了好几种错。担心研究花费太多时间,上午会来不及,反正数据也不是特别多,所以先赶着做出来发了。上午的计算,不难,但需要细心和耐心,做完头胀胀的,想着以后如果每天这样低级劳动,真是太没意思了,所以下午还是要再来研究怎么建模板。
中午念着此事,所以会忍不住老在思考,差不多有了思路,下午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做了一个以透视为基础的模板,其他的,只要把源数据复制到相应的位置,也应该能很多计算出结果。其实方法大致与早晨试的是一样的,只是早晨的报错,当时没有想明白,下午静下心来,都想通了问题所在。为了更有通用性,又试出了一些以前没有用过的小技巧。想着今天来就不用再像昨天上午那样得高度集中注意力还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就更是开心——事实上,昨天的模板做的确实很成功,今天数据很快就做好了。想到以前做的很多分析,如果当时能够想到这些小技巧,可以少花多少时间啊。再次感到,每天忙忙碌碌的,未必真的是事多的,很多时候,是由于工作能力不够带来的效率低所致的。
再次感叹: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这次只是需要通报一次,或者每个月才通报一次,未必就那么下定决心去研究了。
又想到,很多能力储备真的是要靠平时,如果完全不会,真的等到需要时再来学、再来研究,肯定不如那些平时就掌握的人得心应手。就像人常说的,“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很多时候,看起来的毫不费力,真的是要建立在之前的努力基础上的。
还忍不住想到孩子的学习,真的不能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每天只能被动地勉强完成作业,而没有时间思考呀!大量地重复练习固然能提高熟练度,但很多时候,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效率能提高更多。像这次,如果不是昨天下午没有急着交的活,也未必有时间去研究,那可能今天上午我就只能硬算了,最多比昨天上午快一点的,是因为毕竟做过一遍,对数据基础摸清楚了,计算时可以熟门熟路一些,不需要到处去找那些需要的单元格。其实幸好有个红书读书心得是要求今天之前全部交齐,我在提醒着大家及时发给我,自己其实还没写完呢。不过昨天下午研究的结果,让今天上午工作可以省出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写。
还有,环境和氛围真的很重要。我以前的部门,我们办公室,基本就只有我主要在做大量与数据打交道的事,所以很少从别人的操作中得到启发。固然很多应用技巧你可以去找别人请教,但这往往也要建立在你觉得可能会有某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你的需求时,否则,也许你以为你用的已经是正常的方法,只是工作要求比较麻烦而已。事实上,平时更多是周围同事遇到一些办公自动化的问题来向我请教的。但人外有人,现在办公室有两个同事也是长期做数据分析有关工作的人,还有一个小白,平时小白请教问题时,听他们出的主意里,好几次有我不太常用的方法或者思路,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平时常用的方法,能够总结出什么情况下用谁的方法可能会更方便些(当然,还有很多时候只是个人更习惯些)。甚至还有一次,是把报表发给新的分管领导看时,那个学计算机的领导稍加修改,让做出的报表特别整齐漂亮,看了他的模板,又研究出一个以前不知道的小技巧,惊叹了半天。在现在的环境里,因为大家都要经常和大量的数据打交道,所以探讨时比较有共同语言,也都有各自的经验可以互相交流,就比我以前只能自己摸索要好多了。也幸好有个小白,很多操作不会,但特别勤于请教(我更习惯于一个人摸索,虽然做出来后印象深,但可能研究需要的时间多),大家在教她操作时,才能听到不同的方案,否则可能大家都默默地以各自的方式去做了,也未必会想到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以前常说搞竞赛,氛围很重要,常常一个学校要么没有人出成绩,要出成绩的,往往不止一个,因为有优秀的学生在一起,互相交流,进步得可以更快。最近有同事孩子马上要中考,孩子成绩不错,但他即使能考上附中,也只是凤尾,担心这样学校配备的老师不好,而如果考本校的特长生,肯定会是鸡头,师资力量会有倾斜,跟我商量是当鸡头还是凤尾好。我说这个还是因人而异,但我建议他不要只考虑师资,还要结合孩子的特点(如自觉情况、心理素质等,越挫越勇的孩子与有压力易放弃或者过于要面子的孩子的选择,可能就不一样),还有同学的情况,毕竟青春期的孩子受家长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受同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我是一直看到因而也欣赏NW竞赛孩子之间的共同提高的。
那天一进植物园北园,就看到前面的两棵桃花一样的树,开始还惊讶桃花居然还没有开败,靠近了看,原来是菊花桃,因为叶和花的颜色像桃花而花形又酷似菊花而得名,是观赏桃花中的珍贵品种,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地区。植物园里临近的两棵,一棵粉红色像普通的桃花,还有一棵则是大红色像是常见的碧桃,可惜花都已经开到了晚期,努力找其中还有开得好的枝条拍了几张。单看这花形,完全想不到也会是蔷薇科的花呀!(摄于2018/4/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