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初一期末复习杂谈 |
分类: 五彩生活 |
这个周末,终于把思品和历史复习了一下,感觉踏实了许多,好像这两天,才真正进入了复习状态,找到了考前的感觉。
当然,周五做完作业,让他自主复习时,他是又习惯性地拿起地理和生物看。告诉他,这两门,他再看,也许只是48分到50分的区别,而思品和历史,老师都是给了复习讲义的,而且考试不全是客观题,所以他看与不看的结果,可能是30分与45分的区别,而且,因为老师早早给了讲义,自觉的孩子早就复习过了,很可能大多数孩子得的是高分,只有他的分数低得可怜。现在的形势,因为题目都不可能出得很难,所以他想指望靠数学或地理、生物把分数与别人拉开是不太可能的,这种题目简单、得分普遍较高的考试,容不得偏科,NW的情况,通过期中考试他应该也能看得到了,1分可能就是二三十名的差距,所以,他不可能放弃思品和历史,专攻地理和生物。终于肯拿起思品书了。
但天天的思维,实在是倔得很。明明老师说得清清楚楚,思品是以讲义所列考点为主,他偏偏就是死活不肯去背讲义,而是执意看书、练习册。当然,不是说那两样不需要看,而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先要把讲义背熟啊。背诵一向不是天天的强项,但自己归纳总结也不是天天的强项,所以在自己没有能力根据教材整理好的情况下,看熟讲义才是根本。这一点,到昨晚才终于扭过来,把讲义基本会背了,个别考点还不熟,至少不至于考得太惨了。
历史,倒还真像他前两天所说,不复习问题不太大。想想他以前曾经说过,历史、地理、生物其实是科学一科分成了三科,只有思品是类似语文的,需要阅读理解,对他喜欢的科学,掌握起来还真是不一样,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其实思品本身也是蛮有意思的,他不爱的,只是因为总要大段地写字吧!他要求我帮他过一遍,刚开始我还真是欣喜的,因为发现他居然在平时并没有复习的情况下,能把那些时间、地点、人物之类都记得滚瓜烂熟的。但问题在于,遇到需要总结的,诸如如何评价秦始皇、汉武帝的作用等时,明明讲义上都有现成的总结,但因为他并没有复习,只是凭借平时看书的印象,跟他讲要背,他又坚决不肯背,非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所以答得很不好,都是口语,而且很没有条理。真不知他为什么那么固执,给他讲如何背那些问题的框架,他就非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一提醒,他马上说知道,不提醒,他就是想不到要答那些要点。确实,我承认,如果问到,他确实都知道,但这两门,没说只考客观题呀,当考问答题时,老师不可能在旁边一点一点地提问,都需要你自己想到并写下来呀!好几次,我真是生气地跟他说,老师不是他肚里的蛔虫,他心里知道而不写下来的,老师不可能给他分。他只是笑着:“我真希望是!”他会总喜欢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这去记忆、理解本身是好事,我觉得他能通过自己的思路把知识点串起来,确实能形成长期记忆,但他的理解是有限的,很多问题,他理直气壮地说着,我却发现他根本没了解某些表述的准确性,非要给他剖析了为什么换个措辞就不对,他才肯用专业术语去回答。很多题目,哪怕不是问答题,而是填空题,他用自己的理解去填,老师也未必肯给分呀。对这样的倔孩子,真是拿他没有办法。感觉他如果考选择、判断之类问题不大,遇到填空题,对要填比较专业的词时,他可能就会小有问题,而最担心的,还是问答题甚至简答题。不过通过过了一遍,再不熟,至少也不用那么担心了。
地理和生物也过了一遍,大问题没有,细节上还是会有疏漏的。
下面的任务,还是要进一步熟悉思品和历史,同时英语该背的还得背,语文该默的要默,回答问题的套路,还是要去熟悉呀。
平时睡眠少,所以总是利用周末他去上课的时候补觉。这个周末,所有的课外班,甚至信息,都停了,时间基本都在家复习,他又总喜欢让我帮他过,又不肯选择天爸,下午真是感觉好困呀!真是佩服他的精力那么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