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当盲人
今天上午,我体验了当十分钟的盲人。
当我走到我的房间的房门前时,爸爸给我带上了眼罩,按下了计时器。开始我靠着对家的熟悉,自信满满的。我想小便了,就往卫生间走去,走着走着,“砰”的一声,我的头重重地撞在了一个门框上。我的信心立即减了一半。我又仔细摸了摸这个门框,发现这是卫生间与厨房之间的左门框。我就沿着卫生间左边的台子往前慢慢走,终于碰到了马桶。我小完了便之后,又往回走,想洗手,“咚”的一声,我的头和门又来了个亲密接触。我又摸索着往回走,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洗手池。我东摸摸,西摸摸,绕着洗手池摸了一圈才找着水龙头。洗完手后,我又向着桌子前行,绕了半圈才碰到了椅子,开始吃面包。吃完面包,我又开始找牛奶。我的手摸来摸去,就是摸不到。终于碰到了!“沙沙沙沙”几声又洒了几滴,我拿来开始喝,有的喝到了鼻子里,有的还滴了下来。喝完后,我又想去看书,又看不了。突然,“滴滴滴滴”,计时器响了。我欣喜若狂地摘下了眼罩,体验终于结束了。
我才体验了十分钟,可盲人失明是一生;我是在熟悉的家里,而盲人却是在变化多端地外面,盲人是多么艰难啊!我通过这次体验,感想有两点:一、要保护好自己的视力。二、要多关心盲人等一些需要关心的人。
说明:
“六一”那个周末的作文是三种体验里选择其一,天天选择了体验当盲人。体验和写作都是天天中暑之后,人完全没了神,写作时比较痛苦,让他直接在作文本上写时,一稿只写了大本的一页(300字不到),完全不满足老师的字数要求,而且差得太多了,如果是在原稿上修改,天天的字本来就难认,这一改,页面就会更难看了,所以只好让他重写。
二稿之前又再次提醒他要在体验的过程中加入他的心理描写,体验本身也要多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天天躺在沙发上构思了半天,终于又开工了。写的过程中,我经过天天,正看见天天端起杯子往纸上倒水,以为天天又是边写边玩了,还责问了一句,天天解释说:“我是想听一下水洒出来是什么声音!”这声音,还需要这样去研究啊!
写完交稿,看看这次字数是满足了,体验过程中也增加了不少描写,但仍感觉体验过程中的心理描写不够,而且最后的“感想有两点:……”与一稿的写法相同,当时看一稿时我就感觉这段文字象什么报告,或是回答问题的套语,而不象作文的写法,只可惜当时没提,这会儿又是这样干巴巴的语句了。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多说他了,夸了一句:“原来你还是会描写的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