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一”真快乐之:玩数学(又:好消息和坏消息)

(2012-06-04 23:35:07)
标签:

育儿

四年级

奥数

分类: 五彩生活

 

 

 

 

 

 

 

 

 

 

 

“六一”真快乐之:玩数学

“六一”白天,不管是早餐的冷餐会,还是中午去医院,或是下午去机场,天天一直是亢奋着的。在回来的车上,看天天笑个没停,想像着到家之后他该蔫了,早早就会犯困,所以早就做好准备,想着要提前半小时让他洗漱睡觉。

回家时,经过二楼平台,看到二楼那家人家的晚饭花居然已经开了,我惊叹:“哎呀,你看,他们家的花都开了,我们家的连花苞都没有呢!”

天天扫了一眼,不屑地说:“可是你不觉得这花开得有点畸形吗?正常情况下这花应该是有五个瓣的,这朵花,竟然有六个瓣!”

我顺着天天的手指望去,果真。虽然这花不是象一般的花那样有明显的花瓣,而是基本连在一起的,但那一朵,确实和一般的花有些不一样,可以说是有六个瓣的。

这种花,都是当天傍晚开,次日就败了的,天天不可能是早就注意到的,只是一眼之下,居然能看出它的特别来,真是对数字太敏感了。

同样的花,我和天天看到的问题,为什么完全不同呢?

真不知是该感叹天天的观察敏锐,还是感叹天天对数字太敏感。

不过看过花,爬楼回家,爬到一半时,天天突然提出:“不过这花还真挺稀有的,我们应该去拍下来!”

于是再拐回去,拍了那花,天天又主动要求与那花合影。

这两天,经过那棵花时,天天总会验证式地去看一眼,然后得意地告诉我:“你看,我说吧?没有六瓣的!那六瓣的很少见的!” “六一”真快乐之:玩数学(又:好消息和坏消息)

“六一”真快乐之:玩数学(又:好消息和坏消息)

“六一”真快乐之:玩数学(又:好消息和坏消息)

到家,天爸还没回来。

天天的作业习惯不好,做语文和英语,常常喜欢边做边玩,没有人盯着,就喜欢偷偷去看课外书或者玩他的指甲,又或者把书翻到后面,看其他没有看过的阅读理解。只有做奥数或编程时不需要我烦心,尤其是奥数,哪怕他也是时坐、时站、时跪,哪怕他嘴里叽哩咕噜、自言自语,我知道,只要他做进去,还是在想题的,那些不同于常人的言行,只是他的坏习惯而已。

我要做饭,不能看着他,又知道他活动回来比较兴奋,怕做其他作业不能令他定心,于是决定让他做奥数。奥数班已经停课了,没有现成的作业,就让他自己去做《提高班》,自己找找其中有没做过的题就把它做了吧——平时都只应付正常的奥数作业了,这《提高班》,还真很久没做了呢!

去厨房忙,突然想起同学妈妈说的一件事,顺口就问了天天,却没听到天天的回答。觉得奇怪,探头看了一下,发现天天正埋头认真地思考着。没想到那么亢奋的天天竟然一下子进入了作业的状态,倒让我暗自佩服,也怪自己没有控制好自己,想到就问,会打断他的学习。

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天天大喊:“不带的!这老师出题也太赖皮了!”

这句话的语调,估计很多家长未必知道,但很多孩子却熟悉。以前也只以为是天天个人的口头禅——“不带的!”“……也太赖皮了!”,最近跟着天天参加了几个大活动,才发现不但是他们班,其他学校的孩子也喜欢用这种语调、这种句式。

不需要我去理睬,天天已经又继续做下一题了。估计刚才那道题是给了他一个什么陷阱,让他一度上了什么当吧!

听他一个人,做着题目,自己跟自己说得带劲,也不去理他。

晚饭后,我洗碗,让他继续做题。忽听天天喊:“妈妈,等你忙完了告诉我一声啊!”

我问:“有事吗?”

天天说:“你总不能一直忙吧?等会儿总要休息吧?等你能告一段落时告诉我一声,我帮你放松放松!”

又补充:“我让你做个好玩的,帮你放松放松!”

听这补充的话,我就知道等待我的不会是什么好事了。他常喜欢把数学题当游戏玩,我可没这乐趣。他让我做的,绝对不会是什么轻松的题。

果然,当我忙完,终于可以坐下来时,天天拿着一张草稿纸过来了,给我出的题目真的一点也不好玩:

384÷122=

1152÷367=

要求都要保留十位小数。

因为听到他之前做的题目与1/70.142857的循环)有关,以为天天给我出的题也会出现这些数字,没想到算了几位数,似乎全无规律,懒得再做,问:“我可以用电脑吗?”——天天的分数和小数计算的题,我常用EXCEL偷偷地做,在单元格里输入算式,一下子就能算出答案来,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也能写成小数形式,真是不要太方便哦!比计算器好。天天却大方地把计算器往我面前一推:“用计算器吧,这个快!”

我算:

384÷122=3.1475409836

1152÷367=3.1389645777

还是没看出有什么好玩的呀?而且还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天天期待地问:“找出有什么规律了吗?”

我摇头。

天天很失望:“我都给了你计算器了,你怎么还找不出规律啊?!你不觉得它们都和什么数很象吗?π你都没看出来!真是的!我精心设计的,你都没看出来!”

其实最初笔算时算到3.14时倒是想了一下,但在找规律时,确实有点思维定势,只是想看它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规律,真没往π上去想。

不过这两个得数,和π也不是很接近呀!这哪里是让我放松,不成心是折腾我嘛?!懒得跟他罗嗦,好在他也没有再为难我。

又:

2号早晨,天天起床时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发现我的两个算式和祖冲之算圆周率的公式几乎是一样的!”

是吗?!我没往心上去,顺口问:“那你的两个算式是哪里来的?”

天天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是我一点点推出来的!”

推出来的?问他是怎么推的,天天讲着,我也没太认真听。

天天去上厕所,突然又叫:“妈妈,我又推出一个公式,应该更接近π了!你帮我用计算器算算看!”

又报了一个算式,我用计算器算了一下,果然还真是更接近了。只是真不知他在那里上着厕所,嘴里嘀咕着,怎么就会推出一个算式来。或许是从早晨醒后我喊他起床之前一直躺在那里计算的结果?

也真服了他,竟然有那么大的兴趣研究这个!

              http://img.blog.163.com/photo/yN9TOMZONGdEJYsrX2KBnA==/5386868104288741728.jpg

休息之后,问他想干什么,他做那《提高班》做上了瘾,表示还想做,我也正好乐得清闲。也只有他做这些题时我可以完全忙我自己的,否则还得时不时地看着他,甚至为他总不肯好好做作业而提醒、催促他。《提高班》的题比较简单,我们又不需要他像平时做作业那样写步骤,他就更喜欢做了。天天反应快,但最怕就是要求他书写认真、写清步骤,这两个要求,足以打击他对做数学的积极性,让本来他最喜欢的数学变得可憎。所以时常也为此而纠结,到底是要保护他对数学的酷爱呢,还是为他考试和进初中着想,一定要让他养成按步骤做题的习惯。不过在非正式作业时,多半就由他了。他爱做就继续做吧,反正才周五,不急着完成作业。

天天在那里,完全不象很多认真的孩子,安静地思考、投入地做作业的样子,而是一个人做得欢,时不时冒出一句:“不带的!这道题出得也太赖皮了!”或是因为书上的印刷错误而开心:“妈妈,你看,竟然会这样!”有时发现一道题与他以前做过的一样,还会翻出来让我对比:“你看,它肯定是抄的!也太会赚钱了!”不搭理他,也就算了,他也只是说说而已,并不真需要我回应。

做着做着,突然间就两眼放光地带着坏坏的笑跑到我这边来,问:“妈妈,这道题,你是希望我按有生活经验的人做还是当呆板的机器人来做?”

见他这种神情,就知道他没安好心。扫了一眼,明白是抽屉原理,什么一个抽屉里有几个红色、几个黄色的球,问每次拿多少个球,至少要拿几次才能确保拿到几个红、几个黄球之类的。不知道他的两说分别是什么,但知道他在动歪心思,于是凭着对他的了解,很坚决地回答:“就按题目要求做!按呆板的机器人来做!”

果然,天天坏笑着解释:“如果按有生活经验的人来做,摸过的球是有温度的,我摸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球是冷的还是热的来判断之前有没有摸过……”

不理他:“做吧,做吧!”

其实他也只是卖弄一下而已,自己也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倒也没太罗嗦。

过一会儿,又问:“妈妈,象牙的筷子摸起来手感应该和竹子的筷子或者木制的筷子不一样吧?我觉得应该是有感觉的。”

一听就知道又是抽屉原理,肯定又是各种不同质地的筷子问他要怎么摸嘛!打断他:“好了好了,就按摸不出来做!”

天天又夸张地说了句:“不带的!明明摸的时候就可以有感觉的,为什么非要按呆板的机器人做!”

不理他,他又闷头做了。

             http://img.blog.163.com/photo/yN9TOMZONGdEJYsrX2KBnA==/5386868104288741728.jpg

眼看着时间不早,我建议他:“早点洗漱睡吧,今天累了。学习重要,妈妈觉得你的身体更重要!”

天天不肯:“不嘛!”

扫了一眼,那一讲,他正好做到最后一题,于是说:“那把这一讲做完就去洗漱,好不好?”

天天没吱声,似乎是默认了。

过了半天,看他怎么还没做完,正要问,头一抬,发现他已经做到另一页去了,赶紧催。天天说那道题一定是出错了,他做了半天也没做出来。我敷衍他:“那你先放着吧,等会儿我再看看。赶紧洗漱去吧!”

天天说:“那我把这一题先做完!”——却是之前我说做完就去洗漱的那一题。为了不洗漱,他竟然先把那题空在那儿,去做新的一讲了。

做完,催他去洗漱,天天不肯,又去磨那道他觉得题目出错的题。我见他做了半天也做不出来,只好把书抢过来,答应立即帮他看,天天才终于同意了:“那你赶紧帮我研究啊!”

趁他去洗漱,我研究了一下,那是一道密码题,给出了1-87相乘所得积的十位数、个位数的密码表示,要求给出2007的密码。在草稿纸上算了半天,终于做出来了,对了一下答案,是对的。等天天洗漱完,想告诉他做题的关键点,才讲一句话,天天却突然意识到了他的错误,原来是他理解错了,题中只讲那些密码是这些积,并没有说“分别是……”,天天还以为那是排序之后的结果呢,想歪了,自然怎么看那些密码都有问题。我说知道原因就行了,赶紧睡吧,天天却非要自己做。我不让,天天就抢了张草稿纸垫在墙上做。没法,估计不让他做,他躺在床上也会心算,既然他不困,就让他算吧!

天天做得真快啊,嘴里说着那些关键节点,边迅速地确定出一些中间结果,转眼间就算出来了。

看着他换睡衣睡裤,我笑:“你的奥数比妈妈强,但学好语文也很重要吧?!你看,如果你题目意思没有正确理解,奥数再好也做不出来!这道题妈妈都会做,你还不会做!”

天天给我戴着高帽子:“老妈英明!老妈你的思维就是比我开阔啊!”

得,还真会说!

想着要让他早点睡的,这么一折腾,最后熄灯时都近十点了。

不过看他那么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真好!

当年单位系统刚切换,每天什么样的怪事都可能出现时,某日发邮件,让领导猜猜某件稀奇古怪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时,邮件的主题写的是:“给你一个好玩的东西玩玩”——我们那领导性格特别好,而我也喜欢开玩笑,以我爱玩的性格,遇到那些问题,常常不是当作麻烦,而是斗智斗勇的有意思的游戏,觉得其乐无穷。当时顺手打了那么一句话,没想到领导倒是很欣赏,后来多次说欣赏我这种工作态度,把难题当作“玩玩”。看来天天对数学,还颇有我对待工作难题的风格呀!

这“六一”的晚上,没有象很多孩子那样好吃好玩的,但感觉天天做着那奥数题,也是自得其乐呢!最后翻了翻,一个晚上竟然做了大半本!这速度!

估计其他孩子在奥数上花的时间、投入的金钱及精力等比天天多的甚至是多得多的应该是大有人在,总觉得天天之所以能够学得较好,与他从小对数学的特殊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象天天这样酷爱数学、不把做数学题当负担的孩子,也真是难得,象这次五年级期中考试最后一道可能会难住很多孩子的关于亲和数的题,其实会背亲和数,直接就能写出答案,但如果不会背,自己计算,就会比较难一些。当时考完出来天天就告诉我:“最后一道题估计会难住很多人,如果不会背亲和数,那道题还是有点难的。”而天天,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时,在课外书上看到这个名词后就特别感兴趣,过段时间就想自己找找看能否找到新的亲和数,学了信息之后更是有两天一心要编程来解决寻找亲和数的问题,所以那几组数,他早就背熟了!还有很多计算,他觉得有意思,做完后就会把那些结果记住了,在做其他题时,常常就把以前计算过的一些算式当作公式来用,省了不少中间步骤。这种对数学或者对数字的特殊敏感性,也真不是旁人能够教得了他的,全凭他的兴趣。

 

http://img.blog.163.com/photo/yN9TOMZONGdEJYsrX2KBnA==/5386868104288741728.jpg

 

好消息:

昨天下午接到书人的短信通知,天天被选到拔尖A班了。

因为之前用的词都是“特长生班”,所以最初接到短信时,还不敢确定这到底是指特长生班的正班,还是备班中的第一个班,毕竟天天这次期末考试考得不太理想,让人觉得可能会有些悬。到书人网站上查询了一下某些通知的措辞,感觉有可能指的就是特长生班。今天打电话去咨询了一下,终于明确天天被选进他心仪的班了。不过这费用真是很贵呀,光一个数学课,暑期和下学期的秋季班,学费就分别是20002500了,而且时间不可选。没办法,只好我们自己调整了。

            http://img.blog.163.com/photo/yN9TOMZONGdEJYsrX2KBnA==/5386868104288741728.jpg

晚上到家后告诉天天,这次英语课文默写,他终于全对了(天天的默写,实在令我头疼。这默写课文,为了拿个全对,每次在家都要提前默上好几遍,不知为什么,在学校默,不是这错就是那错,每次总会有一两处莫名其妙的错来,拿个满分咋就那么难呢?!)。天天听了,很神秘地告诉我:“一个坏消息和几个好消息,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心里揣测着他在学校又犯了什么错,还是说:“先听好消息吧!”

天天刚想讲,却改口:“还是先讲坏消息吧!”

坏消息却不是讲他自己,而是这次信息竞赛,本来说他们班的另一个孩子也是得了二等奖的,但今天得知只得了三等奖。注意到天天的语调里全是为他的遗憾,而不是因此而班上只有他一个人得二等的得意或兴奋。喜欢天天这种习惯,绝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把同学当作竞争对手,而是真心希望同学或其他认识的人能够和他一样取得好成绩。

而相应的好消息是,今天学校已经统一把他们学校获奖的证书一起领了回来,今天早晨在升旗时对他们进行了颁奖。呵呵,天天可是第一次上台领奖呢,看来学校里对信息还真重视啊,从来没听说奥数获奖会上台颁奖的。

另一个好消息是,今天语文课有新加坡老师来听课,天天因为“精彩发言”(全班共两个)而获得了免做今天语文作业的权利(共有5人)。奇怪没见他预习时有什么特别出彩的记录啊,怎么就会有精彩发言了呢?天天很得意地说:“我是灵机一动加现场发挥嘛,关键是我选题选得好,再加上讲得精彩!”原来大多数人是针对课文本身而发言,而天天却选择了对那张黄河的图进行介绍,据说使用了排比等手法,讲得较好(我夸:“看来你写作文还是很有基本功的嘛!”)。但我想听天天说说他在课上是怎么说的,天天却说什么也不肯重复了。我就奇怪了,小博士答辩时那么紧张的天天,在听课发言时为什么就常有精彩发言并赢得免做作业的权利呢?那次看到他上课回答老师问题时,常一句话没讲完就立即坐了下来,老师常会追问,他就不得不再站起来继续回答问题,我建议他一定要等话说完,等老师没有问题问了再坐下,天天却不觉得他这个习惯不好,理由是:“可我听课时经常有精彩发言!”没想到今天还真验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