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夜鹭属4种鸟类的第3种—棕夜鹭:
棕夜鹭(学名
Nycticorax caledonicus,英文名 Rufous Night-heron, Nankeen Night Heron, Rufous
Night Heron),别称:肉桂夜鹭、红夜鹭。为鹭亚科、夜鹭属4种鸟类之一,共有5个亚种。
棕夜鹭是一种中型涉禽,身长56 -
66 cm。这是一个矮胖的鹭。黑色头冠,腿爪是明亮的黄肉桂色。头部硕大,短脖子,腿较短。

(图示棕夜鹭邮票的发行地为:新喀里多尼亚、帕劳、帕劳)
棕夜鹭在繁殖期枕后长出两根别致的白色长翎羽。该鸟喙是深橄榄绿色,眼睛黄色。幼鹭身上有各种颜色的条纹如:白色,棕色,橙色,棕色。随着它们的成长,身体羽毛也慢慢一致了。
棕夜鹭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棕夜鹭栖息于临近水域的树林中、湿地、植被茂密的溪旁、红树林,公园和花园。白天常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晨昏和夜间活动。主要取食蛙类、小鱼、虾等水生动物,偶尔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棕夜鹭可以全年繁殖,以资源丰富与否而定。不过,高峰期在南部为九月到明年二月,北方是3至4月。它在其领地与白鹭和鸬鹚杂处筑巢,巢是一个松散的平台,通常位于邻水的树上。每巢产卵2-5枚,孵化持续大约22天。幼鸟在巢逗留42至49天不等。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下图为网络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