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邮识鸟(12)白颊黄眉企鹅、长眉企鹅

标签:
认识世界鸟类企鹅目白颊黄眉企鹅长眉企鹅 |
分类: 鸟类邮品 |
下面介绍企鹅科、冠企鹅属6种企鹅中另外两种漂亮的企鹅:白颊黄眉企鹅和长眉企鹅。
白颊黄眉企鹅(学名:Eudyptes
schlegeli,英文名:Royal
Penguin)是企鹅科冠企鹅属的鸟类;其外形与帝企鹅相似,又名皇家企鹅;因是澳属亚南极的麦夸里岛(英语:Macquarie
Island)之独有品种,还被某些分类学家划分为王企鹅麦夸里岛亚种。现今其总数约有300万只。(右图为白颊黄眉企鹅邮票:澳属南极领地发行)
白颊黄眉企鹅身高90厘米,体重约15~16公斤,其躯体的大小仅次于帝企鹅,主要差异是身材比帝企鹅 “苗条”些,它们的嘴巴细长,脖子下方的红色羽毛更为鲜艳,向下和向后延伸的面积较大,是企鹅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
白颊黄眉企鹅为一夫一妻制,每年的九月至次年的三月份为繁殖季节。雌性每次产卵两枚,孵化期30-40天,一年后幼鸟才能自由捕食,每次繁殖平均只有一只幼鸟能存活。
白颊黄眉企鹅是群居性动物,饮食和居住都由很多个体聚集在一起。每当恶劣的气候来临,它们会挤在一起,防风御寒,以获得最大的保护。活动时间不固定,白天夜晚都有可能,常年在大洋中,分成小群进行捕食。主要吃鱿鱼和甲壳类动物,也吃少量的鱼。
保护级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Vulnerable(VU)。
长眉企鹅(学名:Eudyptes
chrysolophus,英文名Macaroni
Penguin),别称通心面企鹅、马可罗尼企鹅、浮华企鹅、长冠企鹅。
长眉企鹅1837年由德国自然科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冯·勃兰特(Johann Friedrich von Brandt)命名,它的学名“chrysolophus”取自古希腊语,为“金色头冠”之意,这是因为长眉企鹅头顶上有一束标志性的金色羽毛。又由于头顶上那一撮撮像意大利面的羽毛,因而又名“通心面企鹅”。还有人称它为马可罗尼企鹅,“马可罗尼”音译自于英文通用名“Macaroni”,这种英文叫法源自于英国探险家,因为在发现长眉企鹅的18世纪,该词泛指一群崇尚意大利文化、生活奢侈、打扮时髦的英国花花公子,应该是长眉企鹅头顶上那束显著的金色羽毛与这些花花公子的发型十分相似,因此也得到了同样的名称,也被称为“浮华企鹅”;它的另一个名称“长冠企鹅”,同样是根据它们的显著特征——头顶的长长的金色羽毛而来。
在分类上,线粒体和细胞核的DNA证据表明,长眉企鹅是1500万年前从与他亲缘关系最近的帝企鹅分支出来。长眉企鹅与帝企鹅外形十分相似,但长眉企鹅面部为黑色,而帝企鹅面部为白色。
长眉企鹅体重在3.2-6.1千克,身高在51-77厘米,雄性体型明显大于雌性,但雄性翅膀较小,头顶部有黄色的较长羽毛,眼睛为红色,腹部、胸部和尾部呈白色,头部和脸颊呈黑色或深灰色,背部呈蓝黑色。和所有企鹅一样,马可罗尼企鹅拥有很强的潜水本领,但不会飞行。其外形很容易与凤头黄眉企鹅混淆。每到夏季时,成千上万的马可罗尼企鹅会游到南极海中,在布满岩砾的小岛上交配、繁殖。主要以磷虾为食,也捕食鱿鱼和小鱼。分布于南非到南美西部以及南极洲沿岸。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