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栖息成一景
乌鸦栖息地,北京有多处,师大厦前学院南路两侧白杨树上,成为乌鸦栖息一景。每到天刚刚亮,它们就成群结队地向西南方运动。临近天黑,乌乌压压地又从西南方向飞回。
别看他们飞行的姿态不好看,队形也不成形,早出晚归的大方向,掌握的很好。北京的乌鸦多主要原因是环境和气候适合乌鸦的生存。乌鸦还真是聪明,很会找地方。
据说,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乌鸦报喜,始有周兴”。唐代以后,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
满族认为乌鸦吉祥,清太宗专门在沈阳故宫设立“索伦杆”祭祀乌鸦。
武当山把乌鸦奉为灵鸦,在山上建有乌鸦庙,“乌鸦接食”为武当八景之一。
北师大是北京乌鸦最集中区域之一,最多一年统计有12000多只乌鸦。它们主要栖息于京师大厦前学院南路两侧白杨树上。可谓“良禽择木而栖”。
每天傍晚北师树枝头的乌鸦,还有地上密密麻麻的乌鸦屎。汽车只要停一个晚上,车身就落下大白屎印。
城市热岛效应使乌鸦形成了夜宿城市的习性。白天,大群乌鸦飞至郊外农田或垃圾场觅食,晚上则飞回城里休息,车来车往、街灯通明都不能吓走它们。北京冬夜寒风烈烈,城内温度相对郊区更高,乌鸦喜欢在城市过夜,说白了就是为了取暖。说乌鸦是“不祥之鸟”,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它们只会挑选适合生存的场所。乌鸦智力在鸟类乃至动物中都名列前茅,其高智商有利于它们选择更舒适宜居的栖息地。
京城大部分乌鸦是南迁冬候鸟,所以在北师大,只有冬季才能见到乌鸦——它们11月入冬前后来到师大,翌年3月就陆续离开,迁徙到更北地区繁殖。大部分乌鸦只在冬季几个月间比较集中,北京其他地方,如前门,西单,万寿路,也是乌鸦栖息地。
(一种迷信的说法是,北邮北师那边曾经都是坟地,四面环坟啊,铁狮子坟+小西天+北太平庄+索家坟,北师尤其乌鸦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