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长廊 1

标签:
奇石实际上汪濊全长应听 |
颐和园长廊
我记录下来,是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绿荫丛中,一段全长 728米的长廊,连接着颐和园中心地区的主要游览景色,北靠万寿山,南临昆明湖。漫游其中,美哉悠哉,当你能讲述长廊画里的故事,孩子和老人,也都愿意驻足倾听呢。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中间有一个楼(山色湖光共一楼)、一舫一轩(对鸥舫和鱼藻轩)、四个亭子(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清遥亭)。长廊里都画了些啥故事呢?那是妙不可言。(留佳亭——东:桃花源记,
邀月门:来自李白“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据说中秋之际,东升月亮的月光透过婆娑的树影斜射到长廊邀月门之内,犹如被邀请的嫦娥进入人间仙境。匾额之下悬挂的是杭州西湖全景图,说明颐和园的建造正是仿照杭州西湖而建。
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清遥亭,四亭寓意四季,春夏秋冬。
留佳亭。字匾有:
草木贲华:(贲(音‘奔'),位于留佳亭内东侧。草木多彩呈天然之美。语出《文心雕龙.原道》“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文思光被:位于留佳亭内西侧,大意是帝王的睿智广施天下。语出《文心雕龙.时序》“今圣历方兴,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发”。
璇题玉英:璇读音旋,大意是椽头装饰美玉。语出汉朝扬雄《甘泉赋》“珍台闲馆,琁题玉英”。
烟霞天成。
寄澜亭。字匾有:
函海养春:大意是象大海一样包容万物,似春风一般养育万物。语出《汉书.
夕云凝紫:(寄澜亭内东侧)傍晚的云彩凝聚成紫色的烟霞。
华阁缘云:楼阁辉煌壮丽高耸入云。语出三国.魏.曹植《七启》:“华阁缘云,飞陛凌虚,俯眺流星,仰观八隅。”
对鸥舫:与湖水海鸟互赏的水边画舫。
秋水亭:观赏清澈湖水的亭子。字匾有:
禀经制式:(禀读音丙,秋水亭内东侧)大意是:继承五经取其典雅,用来创造更高的艺术形式。语出《文心雕龙.宗经》“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
徳音汪濊:(濊读音汇,秋水亭内西侧)大意是:仁德声誉如湖水般深广。
三秀分荣:大意是奇花异草繁茂,分成祥瑞之象。三秀是指灵芝,一年内三次开花,故称三秀。
鱼藻轩。字匾有:
鞶鉴可征:(鞶读音盘,皮质衣袋;鉴:铜镜;征:验证)大意是湖水明亮就像镜子一样,可以借鉴考察。语出《文心雕龙.铭箴》“指示配位,鞶鉴可征”
芳风咏时:大意是香风阵阵仿佛在歌唱这美好时节。语出朝魏晋.陆云《从事中郎张彦明为中护军》“思乐华堂,云构崇基,公王有酒,薄言飨之。景曜徽芒,芳风咏时,宴尔宾傧,具乐于兹。”
斧藻群言:编辑、归纳、整理众贤之言。语出《文心雕龙.原道》“重以公旦多才,振其徽烈,制诗缉颂,斧藻群言”。
山色湖光共一楼:湖光山色共收于同一座楼内。
石丈亭:化动八风:德音之乐可以教化人心,移风易俗。语出《文心雕龙.乐府》“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
石丈人亭。石丈就是石丈人,丈人在古代岳父的同义词,而是对老人及长辈的尊称。丈人,谓严庄尊重之人。
名日石丈亭,实际上并不是亭子,而是一座典雅别致的庭院。在石丈亭院内藏有一块十分珍贵的南太湖石,高近4米,宽1.5米,石体完整,石色青润,宛转百曲,逶空崎峭,厚重饱满,四面皆可赏玩。静观此石,犹如一位老丈,慈眉善目,傲然挺立,堪称京城名石之冠。石下衬圆形纹饰石座,雕饰精巧,细腻极具帝王风范。
“石丈”典故出自宋米芾任无为知军时,对官衙立石下拜,口称“石丈”的千古佳话。长廊内有米芾拜石的绘画,容后细陈。当然这块石丈并不是当年米芾下拜的那块石丈,米芾当年所拜之石今天尚存安徽省无为县米公祠。乾隆对这块上供来的太湖石非常满意,曾写诗道:”襄阳如到此,下拜亦应听。”襄阳就是米芾的字,乾隆说:就是米芾到此,也会被这块奇石所打动而下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