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里乡村乡里画,村落画上画落村,中国最美乡村让人为之倾倒

(2021-09-23 08:44:26)
标签:

黄山

古徽州

宏村

古镇

民俗

有这么一个地方,她是那样的风情横趣,夺人心魄,迷幻如一帘幽梦,沧桑如岁月烟志,温存如涟漪绉纱。这就是宏村。

如果说,古徽州是皖南的大家闺秀令人一见倾心,绰约露风情装扮显沉稳的话,那么,宏村更像是纯情的小家碧玉让人左顾右盼,山水尽婀娜……

宏村位于安徽黟县东北11公里处,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称。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314/b62d430c7ad848c496a08de400cb13b4.jpeg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317/2030a7fb4d504947b11c7de957be078a.jpeg

宏村古称弘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为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典型代表。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徽派古民居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

宏村的风景,可以用“秀”来形容,但这种秀却朴实,不浮躁不艳丽。它很耐看,初看时只能用“清秀”来形容,并没有让人惊艳的感觉,但是当你一次又一次地回眸时,你会发现她更像一幅水墨丹青。风吹过,雨淋过,依然如故。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314/b5b580d212cb41bbb6f316aa40a328bb.jpeg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321/f04b7958f430446a9eb5d83094c4b044.jpeg

或许有人问,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土豪、富商,为什么不把钱花在房屋的外墙色彩上呢?

中国封建社会对于色彩的运用,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区分。一般的平民百姓的住宅外墙,是绝对不能使用金碧辉煌的色彩来装饰的,尤其是金色。金色是皇家、贵族专用的。

在建造时,聪明的建造师们设计了这种灰白色的颜色,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产生了一种宁静与祥和。经过几千年的日晒雨淋,墙面上的白粉早已斑斑驳驳的脱落,尽管失去了白色的明朗、单调甚至单纯,却因此增添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321/c852126bb4494ac5bbac02068ba294c3.jpeg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314/a1a42dc48f694500b3ab4913bcb8a827.jpeg

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汪氏主籍金陵,在南宋时迁居到徽州,是为宏村始祖。惊叹汪氏家族的眼力,这里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敬佩汪氏的魄力,看到这里的石桥与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你可以想象前人所耗费的心血。

古老的银杏树挺立着身子,将头高高地昂起,枝叶在风中簌簌发响,如泣如诉,幽幽然不绝于耳。据说,宏村最初是被这里的族长夫人打理的,丈夫长年在外为官。偌大的一个家族重担,一下落在了一个女人的肩膀上,而她竟然把这里打理的井然有序,那该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https://p9.itc.cn/images01/20210314/816cb2363a07415fb28458c1063cb1b6.jpeg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314/3cb7c34cb45b4c61a6c594950d654c79.jpeg

时光的镜头回放到八百余年前,一个操劳家事的女子,在一个月光铺满大地的夜晚,独守空房。烛光照在她安静的脸上,思绪如同落英飘在她的肩上,展开了绵延的重,她是在思念远方的丈夫,还是在辛劳一天后独享着难得的小憩?

关于宏村的故事还有很多,但很多都是那么的轻描淡写,也许往事如烟,禁不起岁月的蹉跎吧,只留下一点点想象的空间,任游人的思绪在其中驰骋。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314/6f8c2410d1a94bcfa30fcb7a6d8dbf56.jpeg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314/0ec561646ad543aeb439a4aaa0c4c63e.jpeg

古巷老屋浸透了悠远的文化,思古之情幽然而生。突发奇想,要是下雨,窄窄小巷里一位小家碧玉打着油布伞款款走来,那是何等的富有诗意。或许,戴望舒的《雨巷》,其灵感就源于这种江南水乡的雨巷吧,但绝没有丁香般的惆怅。农家姑娘,有的是朴素诚笃和健康开朗。

穿行于宏村这轴春天的水墨画里,高高的宅院,斑驳的墙面,翘楚的马头墙,讲述着一个个历史传奇。每一个深深的院落,都记载着一段段风雨故事;每一堵院墙,都封闭着一篇篇神奇传说;每一道门槛,都见证着一章章家道兴衰史……

https://p9.itc.cn/images01/20210321/5eaf112161884acda2d41b15bc8c80f9.jpeg

带着这种质朴的感觉去抚摸宏村,你会发现自己的灵魂竟然会有刹那间的恍惚:曾几何时,自己的心灵与这一小村庄是如此的契合。

宏村的美,印象中是大写意的潇洒,感觉里却是细工笔的俏雅。那错落有致的飞檐青瓦,那风雨斑驳的瘦高白墙,简约得只能说是大方,漂亮得只能说是潇洒。

可在细节处,那门那窗,那亭那坊,其砖其石其木,多是不厌其烦地雕、刻、镂出许多繁复的花样。自然,前者透露出曾经主人的文士风雅,而后者就表现出商人的骄奢荣华。这种“儒”、“商”合一的建筑,不但成就了独具气象的“徽派”建筑,而且预示了一种超越传统的“新”文化体系的诞生……

https://p9.itc.cn/images01/20210314/06d9a2d060ef497aa924a17b4d270120.jpeg

历史上,虽然徽商没有象与其并驾齐驱的晋商那样,把“商业”做得那么纯粹和宏大,可在内心世界里,徽商却把“儒商”做得有滋有味,不忘风雅。正如这宏村的水墨的境界,酣畅淋漓地挥洒着浓郁的文士情结。

据说,这与宏村的历史渊源有关。宏村汪九是唐皇室的后裔,当初躲避战乱而来到此地。也许是因为这样正统的身份,使得宏村人把文化教育看得格外重要。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314/e93aa454f8a6471290951834fb3c958a.jpeg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314/efbb9a521ff0405394b766b6a511184c.jpeg

譬如那个汪姓大盐商所建的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它拥有大量的木雕艺术珍品,其精雕细镂、飞金重彩让人叹为观止。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花样繁多、寓意深刻的雕刻技术,都在诉说一个悠久的历史故事……

还有清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的参天古木,百年青藤石木,森严的叙仁堂以及南湖书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314/8e67c3e0416948c08fb871e3d3052574.jpeg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314/3a7b5b8a0abe4fad92b4503e3ab06241.jpeg

南湖书院旧称“依湖六院”,是由南湖边六个不同的私塾组成的。到了清朝嘉庆的十九年(1814年)间,将六院合并,遂取名“以文家塾”,又称“南湖书院”。

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会文阁、启蒙阁、望湖楼及祗园六部分组成。一湖碧水映照着书院,任连体的楼舍连接着书院,才有了今天的气象……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314/a7e83aced1e9444f8e4e587444002422.jpeg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314/45417ead32814976adf677715a50375c.jpeg

人们常说中国画有一种深远的构图方式,画面通常由小桥流水人家组成。而宏村流水潺潺,远山朦胧,蓝天下青瓦粉墙,就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其实,宏村本无这幅画,宏村内部的活水并非天然形成,而是村民们后来修建的。

据宏村村民家谱上记载,宏村形成村落的时间大约在南宋。村落初期,只有山前那一条溪水。明朝永乐年间,宏村人根据徽州地理先生何可达的设计,先把村中那口仅有的小泉窟,开掘成一个宽阔的水塘。按照民间“花开则落,月满则亏”的传统说法,将水塘开掘成半月形,取“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称为“月沼”。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314/18804caaceb9478c81c0e3f7e6db09b4.jpeg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314/c65517336554485fa95b38110f5d3ef9.jpeg

然后村民从山前的那条溪水上游,引出向西流的活水,南转东出,在各家各户门前经过,再经过月沼,最后流回溪水下游。这样,就形成了弯弯曲曲流过每家门口的水渠。

村民们利用天然的地势落差,使水渠中水流始终保持活性,同时在上游设置水闸,控制水的流量,水渠之水就能长年不枯。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314/e76fa12f9e684d9f853f59008ffbb1c2.jpeg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314/f52f2217075d42f19ea89c8cf46d9c1c.jpeg

如果这是一幅画,那么,月沼便是画中精灵;如果这是一段旋律,那么,人便是旋律中的音符。追古抚今,领悟到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夜晚降临,满身的疲惫和白日里的喧嚣,随着走近月沼而被水波荡去。月沼里的水懒懒地躺着,已经看不到沼水的颜色是清是浊,是蓝是绿。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314/c86d61eae90241409916648f07110411.jpeg

https://p9.itc.cn/images01/20210314/8dc0cb680f3e4c8ba16a1ad4d3cb6729.jpeg

此时,月亮像一个温柔的少妇,以她美丽的圆眼睛凝视着沼水,柔柔的。彷佛进入了一个无比静谧的童话世界,又彷佛进入了一幅神奇的画卷,在这里,能感到一种宏大的美与宁静。这时,天地间的精灵最活跃,时而,有一条鱼跳出水面,宁静的沼滨响起一声愉快的“噗啦”,使夜色有了几分灵性……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314/17fa74b794f84df2a6e3622fcf0e2f65.jpeg

宏村归来有段日子了,记忆开始变得朦胧,一如宏村那斑驳的墙面,一如宏村那已漫生野草的屋檐。仅存八分记忆的宏村美得更加迷离,绣出一段江南烟雨中,从雨巷飘过的丁香般的曼妙身姿,沁醉了无数游客……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314/702250cf189149a19d6f4754c7939892.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