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冬的芦花,洁白得如雪花一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第一次感到冬天的景致也如此美丽。
在季节的轮回里,芦花是一支古老的岁月歌谣,飘过风花雪月,流淌于诗人的笔端。早在《诗经·蒹葭》里就有对芦花的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的蒹葭就是芦花。依水而居的芦苇,它扎根、拔节、分蘖、抽穗、扬花,挺直无数秆细长翠绿的身躯,繁盛茂密、蓊蓊郁郁,一片接一片,一方连一方。绵绵延延的壮丽,正是一道令人心醉的景观。
芦花开满了孤独与醉意,如歌的咏叹漫卷整个冬季。很难想象,芦花那么柔弱的植物竟然顶风斗雪,成为寒冬腊月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万顷寒烟外,茅茨枕碧流。枫林巢乳鹤,沙溆乱鸣鸥。漠漠菰蒲晚,苍苍芦荻秋。”,“暮霭隐栖鸦,三两人家,么蟾瘦瘦小艇斜。几点惊鸿飘渺处,霜覆芦花。”这都是古人笔下的芦花美景。今天,身临其境,我方能感受到古人诗中写芦花之美妙!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想到芦苇花的柔韧和坚强。虽然它没有树的挺拔、花的美丽,却多了一份自立与豪放;以执着的追求装饰着乡村秀美的画卷。它朴实得实在不能称为花,没有娇艳的身影,没有沁人的香气,文人墨客中也没有多少人赞美它。只是它的那一份清高,那一份安静,那一份空灵,无不透着原始般的单纯……
芦苇花的品性,只有深思之人能懂。它天性与世无争,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自在随意,绝不矫情。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的挑亮。密密的芦花象一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渗透着一股深沉的内在力量,使秋色显得苍凉而悲壮。从拔节生绿,到吐花飞絮,经历了春、夏、秋三个季节。这时,只要你仔细观察它,你会感到它象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那么慈祥,那么温馨,那么沧桑。它静静地伫立在风中,思想一生走过的历程。
芦花长在尖头,像白色的霜露般低头顺风,那有情节的低头不语中,是远方的思念?乡情?还是恋情?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哪一种,都是柔顺韵味的流露。就像一个女子,淡淡而不招摇着她的心事。
芦花在飘荡,飘荡着一种解脱与释然,飘荡着冬日的期盼与希望。那畅叙风中的淡泊与宁静,犁起伊人的致远与眷恋。在这燃情岁月里,有许许多多擦肩而过的风景。而久违的芦花,在我脑海里不再模糊,她是圣洁白雪的仙子,有一种婉约般灿烂的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