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散文 徜徉在成吉思汗的故乡2  陪你一起看草原

(2009-10-14 10:27:42)
标签:

内蒙古

呼伦贝尔

草原

散文

影像

纪实

旅游

文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陪你一起看草原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看那白云轻轻地飘/带着我的思念……”

  相信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这是青年歌手林媚演唱的一首《陪你一起看草原》。

在这悠扬的歌声中,我们仿佛走近了苍茫壮阔的草原。抬头仰望,水天蓝蓝,白云悠悠,青青的草地,鲜艳的花朵,洁白的毡房。还有那豪放的牧人,成群的马牛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孩提时起,草原就是我心中一片绿色的梦。时常把收藏在脑海的一幅画,在万籁俱寂的美丽夜晚轻轻打开:看画上青青的牧草,卷一席碧绿伸向远方;望几朵祥云轻浮童话般纯真;等一群游向天边的羊群,渐渐地牵走了毡房上袅袅升起的炊烟。挤奶的姑娘仰起幸福的笑脸,漂亮的头巾迎风飘曳;牧羊的小伙儿扬鞭吆喝,唱出了马背上的欢乐!我不知道这幅画是如何画在我的心中,但却知道我是如何喜爱那梦中的草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告别敖鲁古雅我们一路向西,令人烦恼的雨一直下着,我们的心情也和天气一样,一直高兴不起来,心中暗暗祈祷这雨赶紧停下来。同行的四个人中都是发烧友,我和其中的一位曾经到过草原,深知下雨天对于摄影人来讲意味着什么。

    今天早晨出发的时候,雨就一直在下,途经敖鲁古雅的时候,雨还小一些,对付着还能拍点片子,到额尔古纳根河湿地时基本上不能拍了。当时还想,等返回时候补拍一些。(没想到回来时也在下雨,这是后话)

    或许是我们的祈祷感动了上天,8个小时后,当我们将要到达草原腹部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也终于停了,天空布满灿烂的晚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因其旁边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三大草原之一。

    陈巴尔虎一夜自然少不了一醉方休。

    第二天清晨,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我们来到呼伦贝尔草原。

    摄人魂魄的草原大海一样辽阔,满眼的草浪一波连着一波此起彼伏。一波战栗、一闪惊疑。草浪,一如连天的海水,逶迤地向前推进,又绵延地向后铺排。波动的草色呈现着淡青、苍青,翠绿、墨绿的色泽,随着微风的滚动,它们变幻无穷,溢彩并且流金。在地平线苍远的尽头,是一片片经由大自然精雕细琢的岗峦,弧状起伏的廓线,不断地与风云交错、与云海重叠、与林木渗透,犹如海岸线上迎送日月星辰的光阴老人那恒古永恒的造型,巍峨而且凝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心里一遍遍呼唤着:呼伦贝尔草原,我来了!

    8月的草原,绿茵广袤如海、平坦似毡,我用沉思的心灵和眼睛贪婪地阅读着。远处望:白白的羊群慢条斯理地咀嚼青草;牧羊犬在周围欢呼雀跃;黑白花的奶牛成堆,卧看风景、品味岁月;棕黄或黑色的马儿逍遥悠闲,窃窃亲密、嬉戏奔跑;好一幅迷人的画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近处看:洁白如云的毡房,古老的勒勒车,旋转的风力发电机让你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诗意中,又领略一份和谐的时尚。那星星点点的湖泊,还有那些野性味十足的花儿,无所顾忌地恣意绽放着,随风飘来的是阵阵清香,更让你感觉到草原的多姿多彩。

    风将敖包上的经旗与哈达吹得呼呼作响,在我们耳边吟唱着草原千百年的沧桑。万里晴空,阳光普照,没有任何东西阻挡你的视线。草原的天是那样蓝,地绿是那样鲜,两种颜色在天边合成一线。人仿佛就站在画间,清新的空气流进你的全身,一切都是天然的、清新的、和谐的,你会感到从来没有的自由,完全融入自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脚下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着眼之处,河的两岸平坦对等、绿荫如一,河岸侧沿裸土黑黑,河水明亮如镜,静流无声。河床如刀刻斧凿般镌刻并深陷于绿茵,弯弯曲曲地镶嵌在无垠而柔美的草原上。静静地、柔揉的流淌着、流淌着,不屈不挠,蜿蜒向前。

    据介绍,这段15O公里的曲河抻直了有1500公里。突然间,生发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人生是不是也如同这千折百曲的莫日格勒河?看似平淡无奇的岁月,总有花开花谢雨雪风寒,而曲折坎坷的流变,不正是创造雄奇壮美的必然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草原默默,古老的太阳依然燃烧着,沉重的光芒无遮无盖地倾覆下来。浓郁的草香、花香和阳光的馨香,还有很浓很浓的牛羊奶香,无边无际地弥漫开来,我禁不住闭上眼睛。世界被关闭了,往事被关闭了,身和心都融化了,融化成一棵草,一棵树,一缕清风,自然与人的界限消失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尽情地享受着自然,享受着阳光。我觉得生命的潮息扑面涌来,又接着平息了下来,平静得像一泓清波,像没走进草原那样,像回归到我们生命原初。我知道,我的魂已融入到草原的胸膛上,我的魄已融入到草原的内心里。

    ……

    迈着轻松友好的步伐,我们走向金帐汗蒙古部落。漂亮的蒙古族妹妹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手捧洁白的哈达夹道欢迎,英俊的蒙古族兄弟穿马靴、操着马头琴奏乐相迎。他们端着奶酒,献上哈达,用最古老的迎宾方式,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这就是“下马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按照蒙古族的规矩,接过酒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酒先向上弹--敬天,再向下弹--敬地;然后平向左弹--敬祖先。干杯!如不胜酒力,最后蘸酒在自己的脑门点一下,表示尽心了。如表示爱慕敬酒的姑娘,可蘸酒在姑娘的脑门上点一下。为什么只用无名指蘸酒呢?因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都是握枪、握弓箭杀生的,故不能用。

    导游介绍说,蒙古族在迎接贵宾的时候,敬献的是蓝色哈达,而不是白色的。在蒙古族黄色象征大地;红色象征着幸福胜利和亲热;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我们通常熟悉的西藏哈达,实际上是在元朝时期从蒙古传入的。当年,西藏喇嘛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喝完下马酒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敖包。敖包,蒙古语是“堆”的意思。在遥远的古时候,茫茫草原无边无际,于是草原上的人们垒土成堆或石头成堆,用于界定游牧部落边界,辨别方向。后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又赋予敖包许多神话色彩,使它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

    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按照习俗,我们绕敖包顺时针走了3圈,默默地在敖包边许愿,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太阳西下,天边布满了唯美的彩霞。火红的霞光停留在地平线的那一刹那,陨落的太阳似乎要带走一切留恋和遗憾。苍天安排着一切,却也依依不舍地让白天离去,于是,在天边渲染出这样一片晚霞,让白天的遗憾在这一刻得到最辉煌的弥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草原上的一切都有如裹挟着,或者说隐藏着一股气势,晚霞在这股气势中恰到好处地展现着色彩的柔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草原上看晚霞的心境,也是人生旅途中一种最难以割舍的情怀。是那么从从容容的等待,从从容容的对视,从从容容的感动,天地间是一片亘古的肃穆。晚霞是日夜更替的庄严仪式,茫茫草原历经过许许多多或是欢乐或是悲壮的历史,只有希望,是苍天留给草原人最贵重的财富。我们在看晚霞,也在看希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夜里留宿草原,那是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事情。湛蓝的夜空好似天幕如洗,明亮的星星在穹台上对你眨眼多情,把宁静的草原烘托的像一个从远古走来的童话。寂静的草原流萤飞舞,清风歌唱;洒满星辉的湖水枕着碧草在一往情深的幽眠。

    散落的蒙古包亮出灯火,烤全羊的浓香伴着芳草泥土的气息,让你无法摆脱夜晚美味的诱惑。一堆篝火燃烧起年轻人的心,跳啊,唱啊,舞步踏碎了青春的烦恼忧伤。相爱的恋人在醉人的马头琴中,幸福地对唱一曲《敖包相会》,草原上的爱情是如此慑人心魄。月亮爬上了半个云天,褪去羞涩,映照着绿色的原野,向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呈现出天上人间和美的团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是谁唱起一首深沉忧郁的歌,给这美丽的草原之夜带来一丝忧伤?

    夜色下的草原,处处生腾着雾气,在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远山衬托下,让你分不清这是天上,还是人间?悠扬婉转的蒙古长调时而低沉时而忧郁时而高亢,仿佛在诉说他们的历史:

    在蒙古人的心中,凡是马能跑到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家园。而长天是无边的,大地是无垠的,所以草原上的匈奴人在公元5世纪20年代,把他们的家从亚洲迁到欧洲。建立了西达莱茵河畔,南至阿尔卑斯山,北至波罗的海,东至里海以北强大的阿提拉帝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他们的帝国加速了腐朽没落的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打破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他的子孙旭烈兀也完成了蒙古历史上的第三次西征。他们的铁骑从中原出发,经阿拉伯半岛进入埃及,把蒙古帝国的版图扩展到北至北极、南到印度洋、西至欧洲中部、东至东南沿海的广阔地区。

    在人类没有机械力帮助的历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的铁骑走过长达7000多公里的路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呼伦贝尔草原归来已经二个月有余了,我一直被一种莫名奇妙的思绪困扰着。是烦恼、是困惑、还是忧伤?我没有答案。

    直到有一天听到了一首歌,心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樽/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诉说思念的情/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我知道,呼伦贝尔草原已经印在我的脑海里,溶化在血液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完)

草原啊草原

“草原啊,草原/我可爱的家乡/马背呀,马背哟/生命的摇篮/你用圣洁的乳汁,把我哺育/你用深情的歌声,为我催眠……”

相信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这是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一首《草原恋》。

在这悠扬的歌声中,我们仿佛走近了苍茫壮阔的草原。抬头仰望,水天蓝蓝,白云悠悠,青青的草地,鲜艳的花朵,洁白的毡房。还有那豪放的牧人,成群的马牛羊。

孩提时起,草原就是我心中一片绿色的梦。时常把收藏在脑海的一幅画,在万籁俱寂的美丽夜晚轻轻打开:看画上青青的牧草,卷一席碧绿伸向远方;望几朵祥云轻浮童话般纯真;等一群游向天边的羊群,渐渐地牵走了毡房上袅袅升起的炊烟。挤奶的姑娘仰起幸福的笑脸,漂亮的头巾迎风飘曳;牧羊的小伙儿扬鞭吆喝,唱出了马背上的欢乐!我不知道这幅画是如何画在我的心中,但却知道我是如何喜爱那梦中的草原。

告别敖鲁古雅我们一路向西,令人烦恼的雨一直下着,我们的心情也和天气一样,一直高兴不起来,心中暗暗祈祷这雨赶紧停下来。同行的四个人中都是发烧友,我和其中的一位曾经到过草原,深知下雨天对于摄影人来讲意味着什么。

今天早晨出发的时候,雨就一直在下,途经敖鲁古雅的时候,雨还小一些,对付着还能拍点片子,到额尔古纳根河湿地时基本上不能拍了。当时还想,等返回时候补拍一些。(没想到回来时也在下雨,这是后话)

或许是我们的祈祷感动了上天,8个小时后,当我们将要到达草原腹部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也终于停了。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因其旁边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三大草原之一。

陈巴尔虎一夜自然少不了一醉方休。

第二天清晨,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我们来到呼伦贝尔草原。

摄人魂魄的草原大海一样辽阔,满眼的草浪一波连着一波此起彼伏。一波战栗、一闪惊疑。草浪,一如连天的海水,逶迤地向前推进,又绵延地向后铺排。波动的草色呈现着淡青、苍青,翠绿、墨绿的色泽,随着微风的滚动,它们变幻无穷,溢彩并且流金。在地平线苍远的尽头,是一片片经由大自然精雕细琢的岗峦,弧状起伏的廓线,不断地与风云交错、与云海重叠、与林木渗透,犹如海岸线上迎送日月星辰的光阴老人那恒古永恒的造型,巍峨而且凝重。

我心里一遍遍呼唤着:呼伦贝尔草原,我来了!

8月的草原,绿茵广袤如海、平坦似毡,我用沉思的心灵和眼睛贪婪地阅读着。远处望:白白的羊群慢条斯理地咀嚼青草;牧羊犬在周围欢呼雀跃;黑白花的奶牛成堆,卧看风景、品味岁月;棕黄或黑色的马儿逍遥悠闲,窃窃亲密、嬉戏奔跑;好一幅迷人的画卷。

近处看:洁白如云的毡房,古老的勒勒车,旋转的风力发电机让你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诗意中,又领略一份和谐的时尚。那星星点点的湖泊,还有那些野性味十足的花儿,无所顾忌地恣意绽放着,随风飘来的是阵阵清香,更让你感觉到草原的多姿多彩。

风将敖包上的经旗与哈达吹得呼呼作响,在我们耳边吟唱着草原千百年的沧桑。万里晴空,阳光普照,没有任何东西阻挡你的视线。草原的天是那样蓝,地绿是那样鲜,两种颜色在天边合成一线。人仿佛就站在画间,清新的空气流进你的全身,一切都是天然的、清新的、和谐的,你会感到从来没有的自由,完全融入自然。

脚下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着眼之处,河的两岸平坦对等、绿荫如一,河岸侧沿裸土黑黑,河水明亮如镜,静流无声。河床如刀刻斧凿般镌刻并深陷于绿茵,弯弯曲曲地镶嵌在无垠而柔美的草原上。静静地、柔揉的流淌着、流淌着,不屈不挠,蜿蜒向前。

据介绍,这段15O公里的曲河抻直了有1500公里。突然间,生发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人生是不是也如同这千折百曲的莫日格勒河?看似平淡无奇的岁月,总有花开花谢雨雪风寒,而曲折坎坷的流变,不正是创造雄奇壮美的必然吗!

草原默默,古老的太阳依然燃烧着,沉重的光芒无遮无盖地倾覆下来。浓郁的草香、花香和阳光的馨香,还有很浓很浓的牛羊奶香,无边无际地弥漫开来,我禁不住闭上眼睛。世界被关闭了,往事被关闭了,身和心都融化了,融化成一棵草,一棵树,一缕清风,自然与人的界限消失了。

我尽情地享受着自然,享受着阳光。我觉得生命的潮息扑面涌来,又接着平息了下来,平静得像一泓清波,像没走进草原那样,像回归到我们生命原初。我知道,我的魂已融入到草原的胸膛上,我的魄已融入到草原的内心里。

……

迈着轻松友好的步伐,我们走向金帐汗蒙古部落。漂亮的蒙古族妹妹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手捧洁白的哈达夹道欢迎,英俊的蒙古族兄弟穿马靴、操着马头琴奏乐相迎。他们端着奶酒,献上哈达,用最古老的迎宾方式,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这就是“下马酒”。

按照蒙古族的规矩,接过酒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酒先向上弹--敬天,再向下弹--敬地;然后平向左弹--敬祖先。干杯!如不胜酒力,最后蘸酒在自己的脑门点一下,表示尽心了。如表示爱慕敬酒的姑娘,可蘸酒在姑娘的脑门上点一下。为什么只用无名指蘸酒呢?因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都是握枪、握弓箭杀生的,故不能用。

导游介绍说,蒙古族在迎接贵宾的时候,敬献的是蓝色哈达,而不是白色的。在蒙古族黄色象征大地;红色象征着幸福胜利和亲热;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我们通常熟悉的西藏哈达,实际上是在元朝时期从蒙古传入的。当年,西藏喇嘛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

喝完下马酒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敖包。敖包,蒙古语是“堆”的意思。在遥远的古时候,茫茫草原无边无际,于是草原上的人们垒土成堆或石头成堆,用于界定游牧部落边界,辨别方向。后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又赋予敖包许多神话色彩,使它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

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按照习俗,我们绕敖包顺时针走了3圈,默默地在敖包边许愿,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

太阳西下,天边布满了唯美的彩霞。火红的霞光停留在地平线的那一刹那,陨落的太阳似乎要带走一切留恋和遗憾。苍天安排着一切,却也依依不舍地让白天离去,于是,在天边渲染出这样一片晚霞,让白天的遗憾在这一刻得到最辉煌的弥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草原上的一切都有如裹挟着,或者说隐藏着一股气势,晚霞在这股气势中恰到好处地展现着色彩的柔美。

在草原上看晚霞的心境,也是人生旅途中一种最难以割舍的情怀。是那么从从容容的等待,从从容容的对视,从从容容的感动,天地间是一片亘古的肃穆。晚霞是日夜更替的庄严仪式,茫茫草原历经过许许多多或是欢乐或是悲壮的历史,只有希望,是苍天留给草原人最贵重的财富。我们在看晚霞,也在看希望。

夜里留宿草原,那是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事情。湛蓝的夜空好似天幕如洗,明亮的星星在穹台上对你眨眼多情,把宁静的草原烘托的像一个从远古走来的童话。寂静的草原流萤飞舞,清风歌唱;洒满星辉的湖水枕着碧草在一往情深的幽眠。

散落的蒙古包亮出灯火,烤全羊的浓香伴着芳草泥土的气息,让你无法摆脱夜晚美味的诱惑。一堆篝火燃烧起年轻人的心,跳啊,唱啊,舞步踏碎了青春的烦恼忧伤。相爱的恋人在醉人的马头琴中,幸福地对唱一曲《敖包相会》,草原上的爱情是如此慑人心魄。月亮爬上了半个云天,褪去羞涩,映照着绿色的原野,向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呈现出天上人间和美的团圆。

是谁唱起一首深沉忧郁的歌,给这美丽的草原之夜带来一丝忧伤?

夜色下的草原,处处生腾着雾气,在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远山衬托下,让你分不清这是天上,还是人间?悠扬婉转的蒙古长调时而低沉时而忧郁时而高亢,仿佛在诉说他们的历史:

在蒙古人的心中,凡是马能跑到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家园。而长天是无边的,大地是无垠的,所以草原上的匈奴人在公元5世纪20年代,把他们的家从亚洲迁到欧洲。建立了西达莱茵河畔,南至阿尔卑斯山,北至波罗的海,东至里海以北强大的阿提拉帝国。

他们的帝国加速了腐朽没落的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打破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他的子孙旭烈兀也完成了蒙古历史上的第三次西征。他们的铁骑从中原出发,经阿拉伯半岛进入埃及,把蒙古帝国的版图扩展到北至北极、南到印度洋、西至欧洲中部、东至东南沿海的广阔地区。

在人类没有机械力帮助的历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的铁骑走过长达7000多公里的路程……

从呼伦贝尔草原归来已经二个月有余了,我一直被一种莫名奇妙的思绪困扰着。是烦恼、是困惑、还是忧伤?我没有答案。直到有一天听到了一首歌,心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樽/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诉说思念的情/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我知道,呼伦贝尔草原已经印在我的脑海里,溶化在血液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