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散文十大名花6 花中西施红杜鹃(杜鹃花影像)

标签:
黑龙江大兴安岭杜鹃散文文学影像旅游文化游记杂谈 |
花中西施红杜鹃
应春天之约,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我从喧嚣的都市走进大兴安岭那厚重宁静的大山深处、云的深处、春的深处,一直走到森林的边缘。为了采摘一片绿盈盈的清静,为了追回那个红彤彤的杜鹃花期。
杜鹃花素有“花中西施”之称,在我国10大名花中排在第6位。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
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足见人们对杜鹃花的厚爱。杜鹃花盛开之时,恰值杜鹃鸟啼之时,古人留下许多诗句和优美、动人的传说,并有以花为节的习俗。杜鹃花多为灌木或小乔木,因生态环境不同,有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形状。最小的植株只有几厘米高,呈垫状,贴地面生。最大的高达数丈,巍然挺立,蔚为壮观。
春天是大兴安岭的节日,这个时候登上高山坡岭,眼前的景致令人不觉眼前一亮。远山近水清朗明澈,空谷深壑纤云弄巧,一片片野生的杜鹃花鲜红似锦,那红是恣意的红,如写意的山水,涂抹得有声有色,连绵数十公里,让人如醉如痴,好一片梦境般的风花雪月。
还有笑声,是春天的笑声还是杜鹃花的笑声?哦,那是开心的笑,笑声在阳光下清脆、婉转、欢快、热烈,还有什么声音能唤起这样的美感和愉悦呢?
世上有两种美丽,一种是超尘出世、撼人心魂的,犹如天上的霞光可望而不可及,但它只能成为我们的梦想;还有一种美丽则是平和而温情的,无需仰视就可以坦然地享受它。这种平凡的美丽,才是我们生命中最真实、最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一如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杜鹃花丛中。
那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的鲜红花瓣哟,映红了朝霞,映红了夕阳,映红了大山的每一个角落。细看这傲骨凛然的花儿,花呈酒盅状,色红、味香,薄如蝉翼,花蕊细长成束状,色泽鲜艳,红粉映衬,赏心悦目。
同行的朋友说,野生的杜鹃,石缝和岩畔是它生长的理想家园。这些杜鹃,一棵多枝、一枝多花,棵棵枝枝,一簇簇连成花海,无限娇艳,流光溢彩;春末至夏初,嫣红、紫红、淡红、粉红色的花儿漫山遍野,各显风韵。是那么娇羞、那么热切,拨开潇潇春雨,撩起蒙蒙晨雾,扑进春天的怀抱;是那么娴静、那么野性,往泉声里躲,往林深处藏,却藏不住春色满山流淌。
我爱兴安的红杜鹃,是因为它是春的“使者”,它们尽可能地接近岭顶的凛冽,是为了得到日月星辰的陪伴;伫立在漫坡冰雪的绝地高峦,是为了舞弄着凛冽刺骨的不断山风;无论是阴冷潮湿的苔藓,还是凄凉寒冷的荒野,它的根总是能够盘结在任何恶劣环境之中。
正因为如此,一片片杜鹃林才汪洋肆意,一树树杜鹃花才生机勃勃。杜鹃们经历了生命的磨练,那铅黛金属般质感的树干,渐渐地透出了铿锵的信念。花朵总是在春寒斗俏的时刻绽放,这一绽放就成了生命的烈焰,呼啦啦地呈现着勇者的非凡。
我爱兴安的红杜鹃,还因为杜鹃中有一些离群的独居者,它们舒展于花林边缘的那份自强、自立、自尊、自爱让我敬仰。离开了群体就开辟了另一种境界,感悟了这兴安雪的圣洁,自己也溢出了异样的风采。无论飘过的岚霭是否青睐,身处边缘平和逍遥,自赏着孤芳也有飘然的醺态。
杜鹃花,俗称映山红、达子香、报春花等,野生,耐寒耐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多生长在高山冷湿地带。春寒未消枯黄满目的季节里,它便在凄凉寒冷的荒山上,悬崖峭壁上,灌木杂草丛中怡然自得无所顾忌地绽放,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等到蒲公英开花,猫眼菜生长出来的时候,它们便悄悄地卸掉了自己的花瓣,悄悄地隐藏在葱茏的绿色中,完成了报春的使命。据统计,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我国就有650余种,因它绚烂的花形花色,故杜鹃有“花中西施”之美誉。
或许是人们盼春、爱春、惜春的缘故吧,冰雪还没有消融,一些人常常上山采摘杜鹃花。然后将采到最美丽的花插在花罐里,注入适量的盐水,放进砂石,置于窗前阳台,居然好几天不退色、不调谢,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一份美丽。
一些爱俏的小姑娘,更是杜鹃花儿插满头,映得红光满面,笑靥常开。生活在山里的人们,还常把采来的杜鹃花去掉花蕊,摘掉花柄,把剩余的花瓣送入嘴中,轻轻咀嚼起来。花味微酸,有少许汁,味道真是不错。据《本草纲目》记载,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清凉解渴、止血解毒之功效。说来也怪,那被折了枝的地方,第二年又“春来发几枝”。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生活在大山中,相依为命。孩子大了,便到山外去闯世界,不想竟一去不回。孤苦的母亲思念儿子,便四外寻找,却毫无结果,最终累倒在崎岖的山路上。天帝怜悯她,就把她变成了一只鸟儿,以便能到达更远的地方。
这鸟儿便不停地飞着,寻找着,并苦苦地呼唤:“子归!子归!”干裂的嘴中流出了鲜血,那血滴在遍山的白杜鹃上,花便被染红了,满山遍野都红了,所以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而那母亲变的鸟因不停地啼叫,而被人称为“子归”,可能是后人觉得太凄惨,便改为“子规”,也叫杜鹃鸟。于是便有了唐代诗人成彦雄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流芳千古的著名诗句。
传说自然是假的,我却没有忘记那则真实的故事:
1987年5月,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举世瞩目的森林大火,吞噬了森林、吞噬了房屋、也吞噬了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笔者曾先后三次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次,我们经过一个叫做瓦拉干的小镇时,发现有一个连的解放军指战员在保护油库。在一簇簇火红的杜鹃花前,他们严阵以待,誓与油库共存亡。
第三天,我们经过这里的时候,发现那片杜鹃花已不复存在,油库却安然无恙。后来听说当肆虐的大火到来的时刻,是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用树枝打、用大衣抽、用身体滚,最终阻止了大火的蔓延,然而几位战士的鲜血洒在了杜鹃花盛开的地方。也有人说,是那片杜鹃花阻止了大火,救了油库。第二年,这片杜鹃花又顽强地生长起来,而且更加火红。每年的5月,总有一些人前来这里凭吊……。
我来了,魂牵梦萦的红杜鹃!正如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因为你,所以我爱整个世界!”
我却说,因为你,我爱上了所有的杜鹃花,今年与你相约之后,你还会不会在我梦里绽放?
我想让风儿告诉你,我已经采摘一片绿盈盈的清静,但却无法找到“原有的”那片绿盈盈的清静,我已经追回那个红艳艳的花期,但却无法回到“原有的”那个红艳艳的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