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改革的症结所在
(2012-03-05 09:40:38)
标签:
广西升学高考改革症结所在中国高等教育高考移民异地高考教育 |
分类: 草根力量 |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日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在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异地高考是有条件的,除了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外,还对家长和孩子有一定条件要求,家长要在当地有工作。”
袁部长斩钉截铁的告诉大家,异地高考政策不用十年,连十个月都不用就会出台。虽然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并不景气,出国留学火爆,就业问题严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立志进入象牙塔的梦想。而除了通过艺术考试降低文化课标准外,异地高考无疑成了一块更好的敲门砖。
在笔者分析去异地参加高考的有三类人群:一种是成绩差本地升学困难的学生,第二种是学习优秀但是名校在当地招收名额较少,只能去外地争取名额的。第三种才是跟随父母在务工地升学的。这三种人组成高考移民的大潮。
广西北流教育局长说:很多学生在外地学习后,回来考试并不是很理想。山东教育厅在近些年也一直在推广异地高考给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便利。其实这两个现象面对的是第三种人群,然而对于常驻北上广的打工族子女他们接受比家乡好的教育,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选择当地。回到本地不反而更容易升学。当然这其中也有上述中的第二种情况,以北京为例,很多学习优秀的人在老家不能上北大,但是如果获得了去北京高考的资格,自然上北大如探囊取物一般。
笔者是山东人,在我的高中时代,一个班有十几个东北人,他们在我们学校接受教育,回老家参加高考,基本上每个都是重点高校。更有同学在新疆乃至广西地方重建学籍考入名校的例子。所以异地高考让更多人所亲睐,并且产生了一条以买卖学籍,异地升学的利益链。一些异地来参加高考的学生多是升学希望较大的人,所以学校也乐于接受。父母也愿意为孩子去走这一条捷径。所以户籍部门,招收学校,老师,教育局等等都成了受益者。一些人受益一些人就会受损,在前几年海南高考移民潮也反应了这一点。
为何以前是反对高考移民,而现在却要实现异地高考呢?从反对到实现的转变,说明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匀。而外出务工人员也是因为当地经济不景气而被迫外出打工。但是我们目前无法解根本的经济问题,而是去解决由于经济造成的衍生问题--异地高考。其实这是一种变相逃避。也就是说只有经济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是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教育才能实现更大程度的公平。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看待这次异地高考的政策出台呢?其实我们可以看发达国家,他们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所以让更多的人受教育无疑是我们改革的重点。也就是制定合理的放宽异地高考的政策是很必要的。但是高考不是最终目标,我们都要走向社会,所以要想有个好的未来还是要不断努力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