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郑州中学,有个知名的PGA中美高中国际课程班。这个班是第一届毕业生.在这个班的29名毕业生中,已有17人收到34所美国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且这些大学,均在全美排名前100名内。班主任说,其余同学4月底前也能接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
----郑州晚报
http://s8/middle/5a2c305bg9ef76b099be7&690感谢校园编辑推荐
去年有个史上“最牛班级”全班54人,31个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个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余下的8个学生也分别获得了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
而今年在这个只有29人的班级里,有17人58%命中美国名牌高校,其余皆命中全美前百高校。很多人竟然拿到两个以上的通知书,真是羡煞旁人.我们不禁在想是什么样的学校有如此实力,神马样的培养方式能收到如此效果.我们知道中国的高校,包括清华北大在内可能在世界上都排不到名次,这样的录取,是说明中国大学把精英培养"平凡"了?还是美国高校近些年对华考生口径变宽?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疑点:
首先,这一届的PGA中美高中国际课程班是第一个班,我们都知道实验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个试点是完全成功的,而这个试点却百分百成功.逻辑上缺乏合理性.他们根据雅思和ACT成绩预测说全班学生都有可能考取世界知名大学,既然有可能考取,又怎么在说全班有17人已经拿到通知书了呢?
我们知道美国的学校有很多分校,像宾州州立大学有24个分校,并不是每个分校都有那么强的资质.通知书并不一定具有较高含金量.
其次,近些年中国一直处在留学热潮中,很多人很小就出国.为的是接外国的地气,混个海归,在国内比较吃的开。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是市场价值规律,有些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在中国大搞留学风,办学校帮助更多人出国,我们知道出国容易,很多劳工都能出国,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当地环境,学的知识满载而归,更多的人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花了钱,却是个无学历,无知识的伪海龟。
再次,PGA课程中开设了很多如《西点军校案例研究与班级管理》、《社交礼仪》、《欧美文化》、《中华武术》等特色课程。我们知道学习这些东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人想深入的融入当地环境,更多的时候和他的思想,性格有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并一定就非常有用,尤其对于留学生来说,好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曾一直以培养清华北大尖子为荣,这些学生都能考上比北大清华还要好的美国大学,那么他们的智力水平应该相对较高,我们承认国内的教育环境会差一点,但是为什么外国的人到中国留学一样会很优秀,我们自己在那么熟悉环境的地方反而不适应了吗?我想除了市场经济在作祟以外,我们的心里虚荣感还是存在的。我们固执的认为外来和尚就是会念经,其实不尽然。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学校是市场需求与供应的问题,留学风气促使了他的发展,虽然他有好的一面,但是在我们作判断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