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卷”到底伤害了谁?

(2024-02-26 10:00:19)
标签:

唐崇健

电缆技术

分类: 电缆技术

“内卷”到底伤害了谁?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唐崇健

最近对电缆行业用屏蔽料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这个很小的细分行业很“内卷”。市场现状是:一、产品卖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二、产品质量没有底线,只有下线。经过对多家内外屏蔽料的研究分析,绝大多数内屏蔽料和为数不少的外屏蔽料均含有碳酸钙和其它不明物质。为什么在屏蔽料里添加碳酸钙?说穿了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因为碳酸钙价格低,而成为屏蔽料的一分子时,就从“灰姑娘”变成“金公主”。此外,碳酸钙中的“钙”属于金属元素,它对电缆的性能和寿命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内卷”到底伤害了谁?
       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屏蔽料炭化灰分的检测结果 

什么是“内卷”?最直白的解释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同行之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争夺这些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内卷”说白了是同质化的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内卷”也是低水平的“拼”,是拼蛮力、不走脑子的做事方法。“内卷”的对手往往是国内同行,导致了无意义的“内耗”,长期“内卷”只会扼杀企业的活力。

诚然,很多“内卷”厉害的企业确实非常善于控制成本,内部管控制度也非常完善。但是靠“内卷”完善起来的管理体系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内耗并阻碍创新。

有不少企业采用“内卷”的方式激励研发人员。但确切地说,这些研发都属于工程设计,并不具有创新性。说得更直白一些,“山寨式”的产品开发可以通过“内卷”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但这个过程不存在创新。

我国大部分的优秀制造企业都是在拼命地“卷精益”,就是在精益生产上追求卓越。虽然没有错,但是精益生产能提升的效益毕竟是有限的,当精益生产做到一定程度后就要考虑研发和创新了。一味地追求精益而不兼顾创新往往适得其反。

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一定是品质,价格高低只是体现了性价比。当前国外对我国的出口产品要求越来越高,价格却压得越来越低,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因为“卷”,就有厂家不注重品质、只想着做一单赚一单,导致原先正规的企业也不得不想方设法用差一点的材料来节约成本,但是其品质就难以符合国内、国外标准了,相信很多外贸同行都做过这样的事情。只有我们的产品品质得到世界认可,才会赢得价格话语权,才能实现长期发展。

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是很“拼”的,比如爱迪生、稻盛和夫、杰克·韦尔奇、乔布斯等,马斯克甚至都有“自我剥削”的倾向。但是他们的“拼”是为了实验新技术,测试新方法,开发新产品。他们的目标是颠覆性创新,而不是加班赶工赚辛苦钱。

“卷”的本质是双输或者多输。表面上,“卷”使消费者获得了廉价的产品,但实际上消费者失去了获得更优产品的机会,生产者的“卷”彻底伤害了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会走向衰亡。

简而言之,“内卷”的结果就是所有企业的努力,最后是看不到回报,从而走向“关、停、并、转”的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