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唐崇健杂谈 |
分类: 随感/杂谈 |
对企业存在目的的一些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奉物质主义的时代,对许多人而言,财富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价值,成为一种万能的存在。这种可怕的金钱万能观,使得人和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也被简单地物质化、工具化、功利化。许多企业和个人,得到了财富,却迷失了自我,远离了道义、健康、自由和幸福,少数人甚至为财走险。
我常常在想,企业存在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德鲁克在其1973年发表的代表性著作《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中,对企业存在的目的作了定义,他说:“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创造顾客。”他进一步推论说:“由于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因此,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职能——营销和创新。只有营销和创新能产生出经济成果,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
新东方创办人俞敏洪写过一篇文章《新东方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他在文章中写道:新东方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挣钱吗?肯定不是!挣钱应该是正确方向后的一种自然结果,就像一个人拥有理想,努力学习,成功和成就是必然的回报一样。成功和成就是水面上的睡莲,最重要的是水面下的根系。我们如果不在水下种睡莲的根,就不可能有水面上的花。
乔布斯在谈及企业哲学时曾说过:“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作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着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作为当今企业要追求什么?我更倾向于俞敏洪和乔布斯的观点。
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不一定完全是创造利润或创造顾客,而是创造幸福和建立和谐。
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应当是由物质与精神共同构成的系统。而当下有些企业,虽然创造了物质财富,却破坏了道德与精神,甚至破坏了人生的幸福、和谐与美好。
企业的存在,显然有比创造顾客或创造利润更高级、更复杂的目的和意义,这些目的是多样化目的的一个集合,用当下的词语来表达,就是“创造幸福或创造和谐”。
物质世界具有排他性,分享便会减少。“贫”字,从字形上看,它的意义就是“分钱”(分贝,贝就是钱),钱被分享便是“贫”。但在精神世界,越分享反而会越富有。对物质的追求,会导致竞争、矛盾、对抗;而对精神的追求,却会带来开放、友爱、合作、共鸣和共赢。
把企业存在的目的的定义为创造利润,并不能帮助每个人实现财富。当然,把企业存在定义在“创造幸福或创造和谐”,也不可能帮助每人都能实现。但“创造幸福或创造和谐”可以将人们努力的方向更多地转移到实现幸福上来。
幸福或和谐的企业,更重视人的精神世界,更重视培植员工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克服物质基础的相对不足。
幸福或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企业要富有效率和成就。成就幸福或和谐企业,并不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相反,企业竞争力来源于人们创造力以及对企业贡献的意愿,幸福或和谐企业创建,可激发人们的创造激情和热爱企业的精神,这对提升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是有帮助的。
企业在通达幸福的道路上,时刻伴随着竞争,并要在竞争中建立起自身的优势和实力。软弱涣散和碌碌无为只能导致企业的衰败甚至消亡,那样就完全偏离了企业发展的轨道。
虽然中国当下企业生存的现实环境,在许多领域是非常恶劣的。即使这样,为了获得利益而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触犯法律,是得不偿失的。利益当前,很多时候企业的自律和自觉都是靠不住的,更需要政府拿出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来。
从创造利润到创造幸福或创造和谐,这将是每个企业、每个企业家未来要探讨的问题。对于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转向和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