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固化理念
(2013-11-27 08:38:56)
标签:
唐崇健企业管理 |
分类: 企业管理 |
制度固化理念
在每个高速路口,都有一个弯道。设计弯道,是为了减缓车速,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不在高速路口设计弯道,而是设立减速的警示牌,能否起到同样的效果?
实践证明,在高速路口不设计弯道,而是设立警示牌,哪怕是设立再多的警示牌,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会明显增多。
设立警示牌,只是从思想上提醒人们的警觉,它“看管”的只是一个人的思想,而思想是无形的、复杂的,看管一个人的思想永远不如看管一个人的行为有用。
而高速路口的弯道,正是对一个人行为的看管和约束,它管束往来的司机的手脚,必须把车速减缓下来,否则就可能车毁人亡。弯道,就是看管和约束行为的一个“框”、一个制度。
行为上的规范和制度,远比思想上的一千遍说教、一万次警戒更有用、更起效。
由此,我想。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的管理理念不能停留在观念价值之上,要确定为机制价值和制度价值。这样才能被全体员工去执行和坚守。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并不能完全通过教育与倡导,使每一名员工理解公司的管理理念,而是要通过制度的设计进行固化。人的意识指导行为,但意识很不稳定,往往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很难驯服,而行为就像是缰绳,可以慢慢改变意识。制度的作用就是约束行为。
高速公路是公共基础设施,正如企业也是员工的公共平台一样。任何一项工作,仅期许于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不现实的,企业内部要形成一种契约精神,每件事之间都有相互关联,每个人之间都应相互负责,就像高速公路上你不减速不但自己会有危险,还会威胁到其他人的安全,破坏了公共安全。而团队的契约精神就是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机制,需要制度去实现,冗繁的制度并不见得有效,制度设计成功的关键点是:使每一名员工感觉到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团队的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够统一和固化员工的理念。外化于行,方内化于心。等真的内化于心了,才叫无为而治,为管理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