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在,而人却找不见故事
(2012-10-27 16:22:02)
标签:
唐崇健杂谈 |
分类: 随感/杂谈 |
故事里的人在,而人却找不见故事
最近,一时兴起,去了一趟我28年前生活过的城市,想见一见多年的老友。因为,在这个城市,我生活了近2年,城市给我留下了很美、很深、很静、很闲、很韵的印象。我最后一次来这个城市是20年前的事。
凭着过去的记忆,沿着我想象中的路与景,就是找不见我要找的地方。这个城市的姓没改、而名字却改了。我当时生活在这个城市,借住在一个沿街而建的三层木楼的人家,木楼很有历史,设计、雕刻很精致。沿木楼半径2000米的范围内有公园、剧场、电影院、人民旅社、酒楼、百货商店、拱形石桥、美食一条街、茶水房、土特产商店、公交车站、新华书店、包子铺、铁匠铺、烧饼店、菜市场、医院、卖早餐的小贩、铺着青石板的小溪等等,应有尽有。我问了很多路边的人,他们对于我的描述没有点头,只有频繁的摇头。很深的印象、很深的记忆,我的大脑尚存一点。而在这个城市,在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我描述的地方却突然消失了、消失的干干净净。我一时怀疑起自己的记忆,我仿佛根本没有在这里生活过。如果,未来我和别人再提起这段经历,别人会信吗?故事里的人在,而人却找不见故事。
随之消失的还有老朋友,他们居住的小巷、宿舍楼不见了。没有他们的电话,当时也没有电话和手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有时候,朋友的瞬间分手,也有可能变成永远的再见。
我们身处的这个国家,一方面变得太快,快得有患上失忆症的危险;但又有另一些不好的东西,却总是变得太慢,近乎停滞。过去我们生活的地方,天空是蓝色的、河水是可以解渴的、天野里拨根菜是可以生吃的,那时候人的心灵是不脏的、空气也是干净的。而现在一切都变了,变得一切都很陌生了。
我不是一个怀旧的人,逝去的也不一定就是美好的。但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未来生活的人们,或者说经历和情感的物质载体,子子孙孙是能够传承和分享的,这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传承和分享,在很多的地方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