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稀缺的专注力
(2012-10-12 15:05:53)
标签:
唐崇健杂谈 |
分类: 随感/杂谈 |
被稀缺的专注力
现在很多的人怕吃苦,不愿做日复一日的工作,都想走捷径。很多的人一边无法专注于当下,一边又感到时间不够用。究其原因是,心正在怨叹过去、烦恼未来,浪费当下这一刻。很多时候我们缺乏成功所需要的时间耐心,不讲规律,而讲究短平快,连学者也不愿意坐冷板凳。很多人羡慕别人的成功,而不愿意付出别人成功的汗水。
最近我看了一些文章,文章中所说的一些事和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留下的这些印象恰恰是我们当下很多人所缺的专注力。
一篇是介绍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的文章,文章说他画的最好的画是在他89岁到91岁之间创作的,他曾画了足有三担画稿,画上不落一个字,更不写任何落款,纯为磨炼艺术而练习。
1982年出生的安徽小伙了许单单,研究生毕业5年,跳槽3次,从一名年薪10万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变成年薪几百万元的互联网分析师。2011年12月,他离开了工作两年的顶级中国基金公司加盟美国对冲基金,成为美国对冲基金唯一一位中国雇员。这样的励志故事听过许多个,但是许单单说了一句话却耐人寻味:“人们往往看到光鲜的结果,而不会去想象背后的黑暗中的准备。”
有一个青年叫乔小刀,9年前是一名电焊工,在中关村焊接“海龙大厦”四个字,还做过印刷工,在北京流浪,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就睡在公司里,晚上搭着盖电脑的大红布。9年后,他拥有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创意师、手工狂、丝网印刷专家、杂志主编等多重身份。今天的乔小刀在全国办新书签售,走到哪里都被人簇拥着——人们仿佛都想在他身边分享或者沾染一点才华的气息,但其中有多少人给自己一个9年的时光用来蛰伏呢?
其实,我们在关注别人的结果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别人奋斗的历程。我们在花时间去抱怨时,不如动手或迈开脚步去行动。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也能够做得到,前提是我们要有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