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待遇”小议
(2011-11-20 07:56:07)
标签:
唐崇健杂谈 |
分类: 随感/杂谈 |
“特殊待遇”小议
11月17日,我在深圳偶遇两件事,颇有感慨。
一件事是:我在五洲宾馆用早餐时,正在打粥,突然来了几个服务员说,请让一下,还没有等我同意,他们就打粥的打粥,打菜的打菜,边上一位看似经理的人还在催,快一点,快一点,领导在等。听了领导在等这话,我很纳闷,什么领导,在这个五星级大酒店享受这个特权,连早餐都不能亲自来取吗?看来今后用餐还要服务员喂他们呢。
第二件事是:在深圳机场的一个贵宾通道过安检时,我的前面也就3个人,这三个人是某机组成员,在我后面也排着两个机组成员,等到我过安检时,安检人员说:“请在边上等一下,让后面的机组人员先过。”我真是无奈,机组人员一定要比旅客享有优先安检的特权吗?
在我国,特殊服务,特殊待遇很容易让人产生优越感,让人上瘾。而一旦上了瘾就回不来了。“特殊”其实是权钱的货币,当权没有时,你就无法享受,你就会心理失衡,也就没有风光了;用钱可以买到特殊待遇,也不会长久。
我们有很多的地方,为了满足一些特定阶层、特定对象的需要,设立各式各样的贵宾服务、贵宾通道。反映出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特权思想”和“特权思维”,当权者与民争利比比皆是。一个和谐共生的社会,弱者才应该享受到更多的“特殊”待遇,接受更多的帮助。甘肃校车事件使我们无言以对,而最应该成为“特殊车辆”的校车却没能够享受“特殊待遇”。
11月5日我从西安去杨凌,正逢杨凌农高会,整个高速公路上没有车,而沿途每一百米就有一个警察站在路边,外面下着雨,很多警察没有雨具,怪可怜的,还不知道哪一个大领导来,也不知在车上的大领导有没有看到这些可怜的警察。
我并不知道他们的官究竟有多大,我倒是想建议他们看看前段时间,瑞典国王夫妇在德国用餐被晾在一边、英国首相在意大利用餐被晾在一边,要喝咖啡只能自助的场景。他们不妨再去看看去年,奥巴马和卡梅伦在美国的一个餐馆用餐,却排队,并且没有包间,没有保安,没有随从(当然有时保安和随从可以看不到、可以不报导)的“惨淡”景象。
当然,草根也会遭遇“特殊”待遇,但大多是被特殊。如,有些部门为了竞争客户,给你发各式各样的贵宾服务证件,有了证件享受了服务,但同时会平添很多烦恼。比如银行卡,白金卡给你提供很多的方便,但你一旦有了招行、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等几家银行卡时,你就烦了,因为,你怕失去信用,必须不断查询信用卡的信息。如果卡丢了,密码忘了,你会更闹心。
17日晚上,我在苏州和一教授用餐,他说,现在出去演讲和做报告最烦的有四件事:一是,演讲台上放鲜花,我个头不高,鲜花正好挡住我半个脑袋,很别扭;二是,给你西装上戴贵宾证,贵宾证上的别针把衣服扎上洞让我心痛(当然有的地方用磁铁来代替别针);三是,领导和陪同紧跟你,没有一点时间和听众交流;四是,本来一堂报告做下来已经很累了,说是领导还要陪吃饭,一吃就是两小时,不但我坐着累,整个吃饭的过程,光是听领导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我听的也很累。
由此,我想,特殊待遇应起因于特殊需求,特殊是极小部分。平常人及平常心者本无需要什么特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