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能亲自在中国著名指画家王春林工作室观赏王春林先生作画,是一种享受,一种使自己的艺术意识升华的过程。艺术上美不美,就看王春林老师画指画山水吧:五指并用,上下翻滚跳舞,像一只翱翔在蓝天的飞鸽,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非常有灵性的“小精灵”,它随着王大师的手指翻动,欢快地展示自己的天性——灵活激动,跳跃腾挪,灵动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舞,热舞不停,狂放不羁,你看,王春林先生独创的“金钱点”“五指树”“露屋痕”等指墨技法应运而出,点人了宣纸上的热情,更点亮了传统艺术国画里的奇葩——手指画的前程和似锦年华!
在传统的中国画论评中,有所谓逸品,逸品或者指精神的超越,或者指画法的突破,这种精神的超越往往是个体的超越。著名指画家王春林浸润中国书法和指画水墨艺术近50年,每天刻苦练画写字,集书画大家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及高小岩等多种技法为一炉,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绘画与书法的创作中,目前已经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收藏大家赵世文老师称:王春林老师的水墨山水指画,传承了中国绘画大师的特点,并加以创新,就当今中国画坛的手指画来说,他近些年来独创的指画水墨山水作品,看后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颇感匠心独运,独树一“指”,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其作品堪称指画艺术中的“逸品”王春林目前的艺术成就可誉为中国手指画水墨山水画派中的一位逸品画家。
与其他逸品画家优裕的生活境地相比,王春林起步是在非常困难甚至是生活十分窘迫的境遇中作画的。王春林有师承高小岩的书法根底,指画拜张伏山、王仙坡为师,经过勤学苦练,后来他以中国的绘画大师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为榜样和目标,从一点一滴入手潜心揣摩,集大师之长补己之短,终于在继承精华中不断开拓出新的绘画境界。王老师常说,谦受益,满招损。即使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不少成就,如在法国巴黎卢浮宫获金奖上了大画集,在日本美术大展中获得一等奖作品被收藏家收藏,在台湾书画个人展大获成功受到高度评价等等,王春林老师都没有沾沾自喜,趾高气昂,即使被国外的有些国家称为“指画大师”,也没有忘乎所以,回国后仍然踏踏实实作画,规规矩矩做人。他说,一个好的画家,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画德,才能真正画出好的作品。
笔者有幸2016年6月19日下午欣然走进著名收藏家赵世文老师的“世文轩”画廊,更有眼福看到了赵老师刚收藏的著名指画家王春林最新国画――指画水墨山水精品。听了赵老师头头是道的介绍后,这些作品令我震撼的同时深深感到:国画中有逸品、神品和精品,眼前,王春林老师的作品堪称“逸品”,整体指墨山水立体感强,层次分明,有力度,崇山峻岭,云雾缭绕,瀑布飞泻,船帆荡漾,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少远望上去,不同的作品画面中,有的群山显得高远,有的峻岭显得深远,有的山岭平湖显得静谧,用墨浓淡相宜,参天的大树玉树临风,颇具鬼斧神功的神韵,更有“马良”神来之笔的仙气。
在王春林老师工作室,我经常有机会和王春林老师聊起了绘画与书法的一些相辅相成的关系。王老师告诉我:中国书画均以真、善、美为审美理想。但“真”,是更主张情真、意真,并非强调形似之真。按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发自真心或内心深处的创作冲动,掺不得半点虚假,这是决定书画作品格调高下和感人力度的关键。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徐青藤的《杂花卷》堪为楷模。所谓“善”,指书画作品的内容,就书法来讲,是包括文意和强化文意的书意在精神性上的共同表现,在文意与书意的统一中对何等的显示,所以,向有人品与书品、人品与画品之统一观。所谓“美”,就是艺术规律,按美的规律来造形,如书画用笔,美的追求和标准几乎同趣,所忌、所病者亦极相近相通。
的确。从哲学思想而言,儒、道、释都曾从精神的内面上对书画艺术有深刻的影响,并共同体现出在天人合一的大框架下的艺术思维,并最终以主、客观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为归宿,以心与物游,物我两忘,心手相忘为最佳状态,以及西方古代哲学崇尚自然之真、科学之理,与西方现代哲学走极端地转向意识流泄、纯任主观都有所不同。中国书画以自然、自如、素朴为最高表现境界,虽都曾高度程式化,解析至点划都有其法度和美学上的要求,但又最终以无法而法为高,以“清水出芙蓉”为美,以熟后生为至境,以造作、假饰为病,这都是艺术至高度成熟后的美学境界。
王春林老师绘画,正是从六岁就学习书法开始的。他说,画好画要有书法的基础,中国画的基本点画都和书法的基本功紧密相连。王春林老师隶书师从高小岩老师,严格的训练为他以后画手指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春林老师说,从形与意的关系而言,中国书画均以不似之似为真似,都曾在抽象性上有高度发挥,而又没有跨过意象的门槛走向纯粹的抽象。如形容书意,“如”“若”而已。它们只是在强调“形而上”的精神表现时,找到了一条“窥意象而运行”的中界,用器而不为器用的自由度。
是呀,我们所说的诗、书、画、印,甚至于包括着戏曲、音乐、气功,有些可以统一于一个形式格局之中,又有些可以产生通感,更主要的是,这诸多文化因素在内面上有着精神品格上报道线性互补。为使自己的书法浑厚圆润、刚劲有力,王春林老师每天都坚持练气功,并将此运用到书法中,做到气韵贯通,刚柔相济,屏气凝神,一气呵成。王春林老师说,正因为书画在同一中国大文化背景上起源,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演变,而形成不止以上诸多共性。正同一文化背景下演变,而形成不止以上诸多共性。正因为有以上共性,书画遂结为近亲,遂多有亚补,也代有兼擅书画的大师跃出。但书就是书,画就是画,共性可以互补,却不能阻挡二者离、独立的趋势,把握书画的独立性又是分别升华书、画艺术的另一个要点。
王春林老师最后告诉我,一幅精美的画作,必须配有一幅让人赏心悦目的好字。王老师画指墨山水和指墨大写意比较多,所以他落的款多是用金石味的字体,不是写上去,更像是用笔戳上去,看上去惟妙惟肖,与画面相得益彰。
下面,请大家浏览王春林老师作画现场和欣赏他的指墨山水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