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美术专业术语有哪些?
(2020-11-06 19:23:56)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美术专业术语有什么?
造型表现手段、三度空间、质感、量感、空间感、体积感、透视、明暗、轮廓
、构图、色彩、色相、色度、色调、色性、笔触
除了以上百度的这些 点评的时候还能有什么词汇会用到?
a
【二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画等,不要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长方形就是平面的。长方体是立体的 有体积 有空间 等
1、三度空间
三度空间又叫三维空间,是一个表示空间方位的名词,也是绘画中的常用术语。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绘画中,
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立体的原理
假如在桌面上放着一张纸和一个火柴盒,便会觉得纸是平的,没有立体的感觉。而火柴盒却感到立体。其原因是:纸只能看到一个面,火柴盒却能看到三个面,从而不难发现,立体的条件是具有宽、高、深三度空间的。也可以说立体是三个以上面的组合体。
2、构图
构图,是美术创作中的技法之一,就是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根据构思中预想的形象和审美效果,安置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与关系,将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手法。构图时要调动多种因素,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比如留下适当的空隙、空白、边框等。构图的步骤一般是先将要表现的对象勾成轮廓,然后以明暗、浓重等逐步设色,体现出最终的效果。
3、轮廓
指绘画中界定描绘对象形状大小、粗细、高低等基本范围的边缘线。轮廓是绘画中的基础步骤,也是一幅画最基本的起始构图,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作品的成败。
4、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也称为黄金率,黄金比例。是一种有固定比例关系的分割方法,具体为在一线段上,线段总长与较长线段的比等于较长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最早由古希腊人发现,是公认的最美最和谐的比例。绘画中,常常遵循这个比例把线段分割成相应的短段,从而形成最佳的艺术效果。
5、素描
由木炭、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作素描。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国传统的白描和水墨画也可以称之为素描。通常讲的素描多元化指铅笔画和炭笔画。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通常采用可于平面留下痕迹的材料:如蜡笔、炭笔、钢笔、画笔、墨水及纸张等,其他还包括在湿濡的陶土,蘸了墨水的布条,金属,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
6、速写
速写是绘画的一种方式,面对观察对象,运用简练的线条,迅速简要地描绘出对象的轮廓、神态等特征的艺术手法。是培养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把握事物特征的重要练习方法。
7、现代绘画之父——塞尚
塞尚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从而能在画面上做到极大的理性概括。通过色彩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状、体积,并通过这些表现物体的架构,使画面在平面化中具有深度感,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绘画素描和色彩分离的做法。正是由于塞尚对绘画表现形式、色彩、造型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为以后诸多艺术流派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所以他被尊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8、透视法
透视法指在平面上表现立体感、空间感的方法。在绘画的构图中经常运用。在美术学习中有系统介绍透视方法和相关知识的科学,称为透视学。透视法具体可分为:纵透视、斜透视、重叠透视、近大远小透视、近缩透视、空气透视、色彩透视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具体运用技巧。近实远虚就是空气透视,近大远小是视觉透视,两种透视共同作用于空间感
9、造型手段
造型手段是指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和手段。绘画中主要借助于线条、色彩、明暗、解剖、透视等各种方法来实现。在长期的绘画艺术中,形成了一定带有规律性的表现法则。在绘画时,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造型手段,才能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10、明暗
明暗是指画面上物体在正常光线的照射中受光、背光、反光各部分的色彩、亮度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表现手法。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明暗处理是最为出色的。
11、体积感
体积感是指画中所描绘的物体给人的一种占有立体空间的感觉。绘画是造型的艺术,画家通过对物体本身结构的把握,在画面上以不同的角度、方向勾勒出它的轮廓。为了达到准确和逼真,需要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形象,从而就自然有了体积感的效果。在绘画中对被画物体的结构特征以及体面关系进行分析和准确把握,是形成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12、空间感
空间感是在绘画中,依照透视法所营造出来的物体之间的稠密、远近、高下等空间关系,是画面中所体现出的立体感和纵深度如何的一个层面,也是绘画中构图、布局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13、
塑造能力:形和体和结构的准确能力即是塑造能力。形就是物体的剪影,体则是形的体积。结构即是连续相组和的体积。有体一定有形,有形不一定有体。形是平面,体是空间。结构是连续的体积。即塑造形体结构为塑造能力。感觉这个特别重要
线条的运用加、减 法
14、“近大远小”透视
透视的一种方法,把同等物体近处画的比较大,远处画的比较小。这也是最基本的透视手法,近大远小,一方面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协调,符合欣赏习惯;另一方面形成了画面的纵深立体感和层次感。
15、质感
质感是指绘画等造型艺术中,通过色彩的光亮、冷暖以及线条的粗细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物体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和秉性。比如衣服的光滑、粗糙,花朵的娇艳、衰败等等。画面上物体不同的质感,衬托出不同的画面氛围,给人以栩栩如生的真实感。
16、量感
量感,绘画术语。指画面上借助线条、色彩、明暗等造型因素,所表现出的描绘对象厚重、轻薄、稠密、大小等各种感觉。比如云霞的飘逸、大山的凝重等。这要求绘画者在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质地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运用量的对比、衬托以及色彩的细微变化等艺术手法,才能很好地表达出这种效果。
17、结构关系,是指物体本身的形体特征,由于素描的好坏是以再现物体真实性作为评价标准的,因此,研究并理解好每种类型的物体结构并准确表达是很关键的。一般来讲,生活中的不同物体都是由几个基本的模型延伸、变化而来的,比如,石膏体里的球体、圆柱体、四面体、六面体等,延伸成了水杯、苹果、盒子,我们必须先把这些模型研究透彻,尤其是明暗关系的对比与黑白灰关系的理顺等。
18、比例关系,是指物体的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比如各部分的长短比例、明暗层次的比例关系等。在练习中,要学会比较精确的测量,然后根据自己测量的比例表现在画纸上,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要灵活多变。
19、调子是光线强度的物理特征,是形体中的面所反映光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度。它是表现形体、立体、空间、质量等的要素,是造型的重要手段。在色彩画中也是用调子和色彩统一起来进行造型,在平面上构成一面凹下或凸起的既立体又逼真的效果。
光和调子
假如将一个白色的石膏圆球体放在漆黑的暗房里是什么也看不见的,没有光就看不到物体和调子。倘若将它放在有光线照明的地方,就不难看出,受光的那个部分很亮,背光则暗。在受光和背光之间还出现一种由浅到深的灰色,有了光线照明就产生调子,有了调子才看得出物体的形象。
调子的规律
任何一种物体在光的照明下产生的调子层次变化是无穷的,但只要掌握住它们的基本规律,就不难表现出它们的微妙的变化。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基本形体,在基本形体的基础上就可分析出它们的调子规律。
一,圆形物体的明暗调子规律。属于圆形物体中的有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他们都有5个调。
即:亮调、灰调(也称过渡调)、明暗交界调、反光调、投影调。
亮调是一个形体受光的部分。而在受光的部分有一处离光源最近,并且受到光源直射的焦点叫“高光”。亮调的最远部分到高光是浅灰到极亮的渐变。
灰调(过渡调)。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这个调子由于没有受到光源的强烈照射,受到背光部分的影响较小,它最能显示物体的本质特征。因而它的层次最丰富,最微妙,它的调子从背光到受光是由深灰到浅灰的变化,是由背光到受光的一个过渡。
明暗交界调。物体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交接的地方叫做明暗交界调,在圆形的物体中,这个部分面积较大,它不受光源和反光的照射,在5调子中除投影在某种情况显得最深外,是最深的一个调子。
反光调。此调处于背光部分,它受到环境光的反射影响,这种反射光比光源暗些,所以它的深浅程度比起受光调要深些。如果将反光调画得很亮,就会破坏调子的统一性,就会给人一种混乱的印象。在此调中,接近明暗交界线的地方逐渐深些。
投影调。被物体遮住光线的背景部分是投影调,这个调子的深浅取决于物体固有色度和背景固有色度的比较。如果将一个石膏圆柱体或圆球体放在蓝色的布上,由于布的色度比石膏几何体要深,所以这时的投影调要比石膏几何体中任何一个调都深些。倘若把一个棕色的篮球放在一块浅黄色的衬布上,那么这个投影就会比物体明暗交界调浅一些,甚至比物体的反光调还要浅些。所以我们在写生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和比较。从投影调本身看,它离物体越近就越深,反之就越浅。并且,它离物体越近和离画者越近的这一面的边缘就越清楚,离物体远的和离画者远的一面的边缘就显得模糊些。
20、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在纸上的一个起点与一个终点的标志是线。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线的组合而成的。而画家在画素描时所采用的第一种和次数最多的就是线。线是素描造型中的关键要素。
21、.面的概念
构成面的因素是点和线,有了点和线就可以构成面 任何数量的点和任何数量的线能连结成千变万化的面 无数的点的组合或无数线的排列的效果
在视觉上也成了面。
22、体 块
有些物体的形状是很复杂的,有时会使你眼花缭乱,为了把物体画得准确,首先就要把各个组成部分归纳成为简单的几何体块,然后利用这些几何体来造型,就易于掌握它们的形体。如大卫石膏头像,在头发的那个部分,有许多曲折凸凹的形状,如果从一个局部画到另一个局部,结果肯定会画得很糟糕。若把它们归纳成不同形状的体块再进行刻画,就会自然地统一起来。
23、.体块的分类
一个物体由于形状和构造的不同,会出现各形态的差异。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们体块形状的不同决定的。这些体块的形状和上面基本形一样,它们是立方六面体、圆柱体、棱柱体、圆锥体、棱锥体、圆球体等几个类型,或是它们中间的形状,或是它们中的变形,或是它们的组合(部分或全部)。梨子是圆球体和圆锥这两个体块的组合。而人体则是多种体块的组合。在画组合体块的时候,先要抓住主要的比较大的体块,删去其中的小体块。大的体块抓住以后,然后才抓大体块中的个别体块。
24.少肉:就是少了一块,画歪了,凹陷进去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