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淡雅清新——徐宝军绘画作品清赏:青岛李岩撰文摄影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春风拂面,淡雅清新——徐宝军绘画作品清赏
青岛李岩撰文摄影
徐宝军毕业于青岛纺织学院美术系,人过半百,仍踌躇满志,志在千里。文质彬彬的他,既有文人气质,更有做事业的本领。四年大学的生活,让他热爱上了绘画艺术,时隔多年,他和当年9名同学在青岛柒美术馆相遇,重拾旧时的梦想,纷纷拿起画笔,描绘春天,描绘心中最美图画和遥远的梦。于是,三年来,他试画了多种题材,如水彩静物,有鲜亮重彩的,有清雅淡抹的,人物、山水、花卉,他都有尝试,但笔者在画室看到最多的,还是淡雅清新的静物绘画作品,它们静静地躺在雪白的墙壁上,霍然为室内增添了丝丝温馨,一股暖意,更如一夜春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
观赏徐宝军的水彩作品,最多的还是以静物为主,远远地看,近近地赏,他打破了传统的西方表现手法,融入了更多的东方人文意识和时代感,加上淡雅而精致的刻划描写,形成了清新而恬静的画风,令人赏心悦目,久观不舍。
徐宝军说:绘画是精神状态的一种存在方式,而色彩则是承载着艺术家的细腻情感和审美理想,表达作品精神内涵的最重要的媒介。于是,徐宝军在他的绘画艺术中,所建构的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最鲜明的特点即在于对色彩表现力的开拓创新和写实性的品格。欣赏这部分徐宝军淡雅水彩静物和人物肖像作品,显然有一种深邃而又悠远的诗意,分明是一个宁静而又澄澈的色彩世界。他所特有的这种色彩的光影和韵致,明度和纯度,饱和和对比,透明和柔和,粗犷和纤细,他所致力的色彩的书写性和表现力,以及他在对物象敏锐感知后的色彩主观设定,共同构成了作品单纯而饱满的色彩基调,响亮而抒情的色彩审美特质,达到了色彩与态形在审美上的和谐统一,成为自然的交响,生命的吟唱,被赋予了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内涵,同时,也饱含了他对多年同窗的深厚情谊。
在徐宝军作品的色彩中,又与他浸润着岛城特有文化的内在气质相契合,信手描绘心中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面蕴涵着淡雅柔美、温馨灵巧和从容舒徐的无穷意味,色彩表达的境界已然超然物外,从视觉转入内心,建构起他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色彩语言体系。
细看徐宝军的静物作品,一个花瓷瓶,有的是细细的腰身,有的是粗壮的体魄,上面不同的花纹,各异的图案,上面插一支枯败的莲蓬,亦或几支涩涩的青果,已经是唯美的小资情调了,再加上满地的鲜果,苹果、葡萄、大枣、仙桃、李子、黄杏......这又使人垂涎欲滴,酣畅心舒了。
徐宝军的水彩静物画小品,无论是面对实景和实物写生,或是在画室根据素材绘制完成,都透出一种鲜活的清新感和宁静感,但又别开生面,注入了他以精神性层面对现实景静物的内心解读,在保持与具体物象的视觉关联中,又有意识地拉开距离,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主体作用,重视审美情感的自我抒发,从而将作品提升到精神性的表现高度。淡雅清新的画面上,笔触与色彩的冲突,以及与线条的动势相交织纠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绚丽而空灵,雅致而淡泊,充分显示了他对色彩和空间的独特理解与控制,使他的作品不但成为人们畅神适意、愉悦心灵的视觉图式,同时也具备精神性审美的价值取向,充溢着一种本真的发自内心的文化品格。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徐宝军说:静物,首先是确立主题摆设静物,经常使用的日用器皿和其他物件,大多是经过实用美术家根据实一个画家应该真诚地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热情地追求生活中的内涵,这样你不但会拥有自己的技法,还会拥有自己的思想。
他还说:对于西画风格的绘画,善于用审美的要求,通过造型和装饰设计出来的。它往往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如有古典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不同特色。在风格上,有典雅古朴的、简洁单纯的、饱满庄重的、轻巧优美的、瑰丽精致的等等。在组合静物时,不能忽视这些特点,应该尽量通过选用的器物和色彩、构图等手段,充分显示出不同的格调。摆静物还经常需要临时去购买些新鲜瓜果、花卉之类的物品作为静物的主体物。选购这类瓜果,要考虑形状、色彩是否符合写生。
徐宝军的艺术生涯才刚刚开始。笔者期待,有着扎实基本功的徐宝军,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一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逐渐走上绘画艺术的巅峰,领略那美轮美奂的艺术成果!
衷心祝愿,热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