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女画家焦茹芳国画艺术作品清赏——青岛李岩撰文并摄影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脱俗求雅 返璞归真
——青岛女画家焦茹芳国画艺术作品清赏
青岛李岩撰文摄影推荐
焦茹芳 女 66岁,从医三十余年,副主任医师。自幼爱好书画,师从夏连荣先生习写意花鸟并得赵彦基老先生;江标武先生及柳华一老师指导。现为青岛市美协会员;青岛市女书画家协会会员,青岛女画家“巾帼芳馨”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参加青岛市文联青岛市美协;青岛市女书画家协会联展并取得佳绩。
国画作品“秋实”入选青岛市文联、市妇联、市女书画家协会主办的“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国际百名女艺术家优秀作品邀请展”。
国画作品“清气”入选青岛市文联、妇联、市女书画家协会主办的“墨上花开”2016年青岛市女书画家艺术展示优秀作品展。同时应邀参加由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和美术馆主办的“青岛市女书画家优秀作品展”。
国画作品“满园春色”获2016年在青岛市举行的“海峡两岸书画名家邀请展”优秀奖。多幅作品被国际国内友人喜欢并收藏。
2018年7月27日,笔者应邀来到焦茹芳老师工作室,观赏焦老师现场作画。她画牡丹,得心应手。她多用侧锋,花用的是淡红色,画新用黄色、蓝色点缀,叶子就用墨色。这种效果,使画作脱俗清新,避免了绿叶子的俗气。因为,画牡丹很难画好,要画得雅致、淡雅,就要多外出写生,布局有取舍,留出空间,将雍容华贵的“真国香”渲染出来。
焦茹芳老师边画边说:我画国画,最喜欢画国色天香的花之王——牡丹,说起画牡丹,我研究过画牡丹大师王雪涛的作品,他的作品,正像唐代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说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说王雪涛大师被誉为牡丹之王,名副其实,一点也不为过。王雪涛牡丹的画法独树一格,娇艳不媚俗。我非常崇尚王雪涛画的牡丹,能表现出厚实的空间感,其用笔用色的技法,被称其为“散碎叠加法”,很值得学习和临摹并实践。
焦茹芳老师画牡丹,许多图中很习惯地由主牡丹及辅助牡丹构成,可以看出主牡丹占据的空间较大,与辅助牡丹及叶子的大小比较来看,一般都是其三至五倍大小,这也着实突出了主题的优势,正是画牡丹大师们喜欢的画法。
焦茹芳老师做过医生,作为拿过手术刀的她来说,画画也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儿。所以,她对画画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非常注意,大胆布局,任意挥洒,精心收拾,落印有方。作画过程中,她散开笔锋,淡色铺底,浓色在淡色上加重,淡色中适当用水,随着她手腕的灵活转动,画面显示出浓淡相宜,相得益彰的效果,添加的水分并没有让后面铺上去的浓色洇开,一层层花瓣层次分明,犹如一朵朵正在盛开的牡丹花,随风摇曳,美轮美奂。一旁正巧有学画者,焦老师对他说:开始画牡丹,铺淡色时尽量随意一点,用侧锋轻轻扫出即可,不必太在意花瓣的形状是否完整,重要的是铺开花朵的大致形状即可。上浓色时,要注意花心的位置,留出花心处淡色的空间,以花心为中心,在周围的淡色上用浓色或扫或勾,宽、窄、细、都要表现一些,变化要多。相近的浓色间留出一定的空隙,衬着下面的淡色,花瓣间的空间也就表现出来了。听者不住点头,表示赞许。
画了这么多年牡丹,焦老师对画牡丹很有感触,对后来的学习者不断鼓励,并循循善诱,她一边画,一边继续说道:要画好牡丹,浓色尽量散碎随意点,不要太整体一致。当你上浓色时,要边看边想,落笔之前要先在脑子里大致构想出下一笔落到纸上后会是什么样子。画完花瓣后,然后就是花心。牡丹花心一般都是淡墨上点浓墨,配藤黄花蕾。或者是石绿上点浓墨,配藤黄花蕾。画完花心,整朵花的立体感就完全烘托出来了。
笔者表示:焦老师的牡丹已经画得很有专业水平了,焦老师却谦逊地说,“艺无止境。今后,我还要多向大师们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国画技艺不断提高,勇攀高峰!”笔者知道,焦老师除了擅长画牡丹外,她还画雄鸡、画墨荷、画葡萄,画山水,画其他花鸟作品,而且都很见功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笔者希望,焦茹芳老师在现有国画的基础上,能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在国画艺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自己辛勤的双手,画出更多更加惊艳的国画牡丹来,奉献给广大美术爱好者,服务社会,将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发扬光大!
2018年7月27日于青岛格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