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威——青岛画虎名家刘振起作品欣赏青岛李岩热心推荐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虎虎生威——青岛画虎名家刘振起作品欣赏
青岛李岩热心推荐
刘振起,号虎石居主人,1943年出生。历任青岛画院*兼秘书长、青岛市文联副秘书长兼文艺部主任、山东省美协理事、青岛市美协副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任青岛市美协顾问、青岛齐鲁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 国画作品《虎》2001年获中国美协“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群英会》2003年入选中国美协“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远瞩》2004年获中国美协“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铜奖。
附录:美哉画虎
刘振起先生要我在他的画集前面写几句话,这似乎有些不合常规。有言隔行如隔山,做为一个画苑门外人,尽管喜爱这门艺术但终归有所隔膜,相关文字也未曾有只言片语,委实难当此任。只因意会到振起只把事看得随意淡然,犹同随手在街上抓个“公差”,亦不指望我能为他的画作行一番“有效”鼓吹,如那般当抬出画界大佬才是,他们的话才一言九鼎大大的管用。这么想也便释然,也就恭敬不如从命。
振起是我的老乡,同事,现在又是一部电梯上下的邻居,可以说相熟相知。只因画虎,他在机关被很多人称为“刘老虎”,而实际上他在大家眼里从来就不是只虎,虎虽被尊为“山君”,可终归是一介猛兽,虎视眈眈,肚子空了还会吃人,振起没有虎相虎威,更没有将自己武装到牙齿。只须看他眯起眼嗨嗨地笑,便知其是一付怎样的心性,他为人平和宽厚,不具攻击性,无须防范。鸣呼,一个与虎相去甚远的人却选择终生画虎,倒也值得玩味。
有时会想,世界上许多事情奇妙莫测,却又不是没来由的,比如振起对绘画(特别是画虎)的钟情与执着。对此我常常想到我俩的家乡——山东牟平,那是个文化底蕴丰厚之地,乡亲们酷爱绘画、书法和京剧。绘画尤对画虎情有独钟,家家户户以挂虎为时尚。为求得一幅,通常是“换工”替“画家”干几天农活,这当是艺品在民间最早的一种“市场”形式了。我始终觉得振起走上从艺之路并专攻虎画,当是与家乡这种“文化DNA”之传承所分不开。当然,振起对艺术的追索并非“一步到位”,他一开始在政府部门工作。官场,历来是人们趋之若骛之地,从这里出发可“一步一个阶梯”向上攀升。而振起对此却不甚热衷,后毅然离开转行与绘画“对口”的艺术部门,为艺术可谓是孤注一掷。不过以今天的眼光看,振起的这一人生选择对自己倒是一种“成全”,他“失马”得虎,方有今日之造就与这本不俗画集的出版。
如前所言,我无意在这里对振起的绘画艺术妄加评说,一者从根本上讲在作品面前说什么皆属多余。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绘画最直观,是无藏无掖一览无余的。哪个上乘,哪个下品;哪个锐意创新,哪个抱残守缺;还有,哪个是强驽之末单纯卖弄技艺,哪个意蕴丰厚是源于画家的心灵,这一切皆现于纸上一清二楚。二者,对于画品的鉴赏,圈内人自有一套品评标准,严格分明,“放之四海而皆准”。而对于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者,则是兴之所至,多从个人的艺术感受出发,这便难免偏颇。对于振起画作,我看过一些相关的评介,各方给予很高的赞赏。认为作品在布局、构图、用笔以及主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处理上,具有相当的功力与品位。就作品而言,已完全进入到目前国内一流虎画艺术家所跻身之“虎殿堂”。我个人“见识”振起的作品则是在这几年之前,他赠我一幅”上山虎”,虎雄踞于我家客厅至今尚未“下山”。最近又有机会看振起的近作,看后惊喜不已,似乎觉得自己置身于虎的苍穹世界中,这个世界是那样的奇异,壮美与磅礴一体。苍茫天地间,虎或凝望长天神定气闲,或相守嬉戏情意绵绵,卧虎、立虎、山上虎、水中虎,只只敦厚可爱,情趣盎然…我想这也便是属于振起独有的温情虎界——他心中的虎的伊甸园。“化干戈为玉帛”,变厉狞为良善,这是否体现出振起的人生的态度与人文理想?振起有着强烈的艺术渴望他坦言自己的追求“即工非工”既写意非写意的画法。而这事实上已经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艺文相通,在我所熟悉的文学行当中作家们在追求真实的同时还追求作品的现代意识.而所谓现代意识,我想也就是画界所说的“写意精神”了.中国人在人生态度上崇尚中庸之道,这必不可免地要渗透到艺术之中。对中国画而言,它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再现,而且还要通过“笔墨”的假定性去疏离现实空间。所谓“知白守黑” “得意忘象” “离形得似” 等画论,都强调了“虚”“意”“似”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性。事实上,中国画家长久以来都在自然客体的再现与自我主体的表现两种属性中寻求对应合一的创作方法。对此振起有着可贵的艺术自觉,并切切以求,当是对艺术真义的一种领悟,这种领悟才是真正的才能,它决定一个艺术家倒底能走多远。对于振起我特别的要说的是他对艺术充满了虔诚与敬畏,他傾注了全部的情感,是用心来作画。塞尚说过一个艺术家应当具有“宁静的热情”,“宁静”由心性与修养来,热情则来自对艺术的大爱,大爱如壮阔的海面,承载着艺术之舟。振起专心致志地“泅渡”,从内心发出热切的呐喊,也正如此,他的画作才有了热度,有了情感,并由此将我的心触动,使我浮想……我从画中看到的不是具体的的虎、山林、水瀑,而是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这个世界苍茫而美丽,真实而虚幻,从中呈现出来的是王气与高贵,以及苍凉、孤寂、混沌和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于是一种幽远怆然的人生感油然叩击着心扉。什么叫艺术染力,我想这就是。
振起自学成才,对绘画潜心研磨孜孜以求,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真是可喜可贺。艺无止境,他当然会再接再历更上一层楼。一位国画大师说过:进入中国画状态起码得具有三个条件,一是淡泊,二是学养,三是笔墨经验。我想振起知道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振起能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走好,尽管艺界“生态”并不尽如人意,也要将心把定致志不移,因为真正的艺术毕竟崇高也值得追求,美好的事物终归是美好,这一点连我三岁的女儿似乎都感受得到,在家里动辄向我发出指令:“爸爸我要看莫奈”,或者“爸爸我要看塞尚”,接过画册,便聚精会神地翻看。艺术和美能给人很多,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难道不是这样?
尤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