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格里a
格里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995
  • 关注人气: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荡山的秋【附图】

(2016-09-03 15:42:37)
分类: 散文

雁荡山的秋

李 岩

 

雁荡山秋之旅,晴空云淡,桂花飘香,林木染红,花草芬芳,景色绮丽而迷人,山水灵秀且峻美。在我的想象中,雁荡山,光听名字,就感觉很神秘,很奇幻,给人一种先睹为快的冲动感。

雁荡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山。山里奇峰、怪石、洞窟、飞瀑、流泉多,有灵峰、灵岩、大龙湫、方洞、三折瀑等著名景观。

秋日游雁荡山,是最好的时节。汽车驶过白溪街时,透过车窗放眼望去,天空碧蓝如洗,远处岩峰竞秀,座座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如镀金镶玉,缤纷多彩,山峰上浮动的白云朵朵,不断变幻着形态;打开车窗,徐徐山风吹进来,顿感清爽,心旷神怡。秋天的雁荡山,朦胧中透显着几分妩媚和恬静,我一开始,便被这秋的景色所陶醉,无形中为此次雁荡山之行增添了些许浪漫情怀。

一行人在响岭头步行街下车,最先游览了方洞。方洞位于灵岩西面,具有雁荡金腰带之称。栈道开凿在山的半空,我们围绕着悬崖峭壁边上行走观景,路左侧是峭壁,右边则是落差数百米的绝壁悬崖,好似行走于云端半空的奇妙感觉,走上悬空吊桥,桥,在空中摇曳,晃晃悠悠,令你一步三颤,异常险峻。这里,岩与岩相连,嶂与嶂对峙,可称雁荡山最险要的一个地处。站在栈道上远眺,金龟迎客、狐狸峰、倒挂金钟、人面像身、含珠峰、元宝峰、铁拳峰诸景一一映入眼帘,秋天的阳光披在它们身上,秋光里更显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我的眼里,这里每一处峰岩,都蕴藏着一个故事。雁荡人给它们赋予的种种神话传说,使这些自然景观平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令人浮想联翩。

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之一。相比方洞栈道的有些冷清,这里可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沿着鹅卵石铺就的石径顺势而上,山路的一侧是涓涓流淌的龙湫水,潺潺清流,秋色的渲染使水呈现出幽绿的深邃;另一侧是座座危峰兀立、通天拔地的山峰,如禽若兽,似人若仙,雄奇瑰丽,变幻多姿。一路走下去,高耸入云的芙蓉峰,奇妙无穷的剪刀峰,雄伟如屏的连云嶂,云雨漠漠的经行峡,谷幽潭深的筋竹涧等景观依次展现在眼前,形态各异,秋色下熠熠生辉。

随着我们的脚步离大龙湫越来越近,终于听到了那瀑水从层崖之巅飞泻而下发出的轰鸣声。峰回路转,当我们蓦然进入大龙湫一方天地,举目仰望,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如银珠万斛,从崖嶂之顶潺流而下,一股清泉落到崖壁一半,便化为水雾、青烟,纷纷扬扬,洋洋洒洒,飘落在一潭碧水里了。正可谓“山走矫健,水行灵秀”,雄健的雁荡山有了灵动的秀水,山凭水青,水依山秀,山青水秀,更显雁荡山的俊秀与洒脱,让游人也变得浪漫和潇洒起来了。

翌日,我们来到灵峰景点。灵峰是雁荡山最著名的、不可或缺的观赏景点。一踏入景区,扑面而来的是一片成熟的金黄。抬起头,几座嶙峋的山峰镶嵌在茂密而黄中寓红的树林中,在轻逸的晨雾环绕下,朦朦胧胧,带着几分妖娆与静谧,颇有意趣。走在其中,缕缕晨风裹挟着浅浅的凉意拂面而来,沾着露水的花草散发出的芳香沁人心脾。山里的景致,秋色中有点萧瑟,却能体验到那种魂荡神游的豪情之感。

绕过一个石桥,沿着平直的山径向上行进,一路上,林木森森,山势突兀,不时出现一些奇峰妙石和洞窟。登上观景台,极目远望,四周植被繁茂、古木参天。远处,奇峰突起,崇耸嵯峨,俏石嶙峋,卓异多姿。双笋峰、金鸡峰、犀牛峰在秋日朝霞的映照下,镶上一层光环,美仑美幻。小憩后,辗转来到合掌峰的观音洞。观音洞建有九叠危楼,建筑极具匠心,与天然洞穴融为一体,为雁荡山第一洞天,深藏玄机,经年香烟缭绕。灵岩是雁荡山三绝之一,被誉为雁荡之“明庭”。元代李孝光曾赞之:“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景区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高峻挺拔的屏霞嶂,左右有立地擎天,秀丽奇特的天柱、展旗二崖相对峙,古洞诡怪,幽壑迷漓。

踏进景区,顺着宽广的石径向前迈步,路的两旁古柏参天,云杉蔽日,为雁荡山撑起了一片秋天的绿意。经右边道旁的一座徐霞客雕像和气势恢弘的展旗峰,来到灵岩古寺。灵岩古寺背靠灵岩,寺以岩名,是雁荡山十八古刹之一。寺院四周怪石罗列,岩峰雄壮浑庞、灿若云锦,银杏拔地参天,一派静谧清幽。徐霞客曾赞曰;“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 置身其间,顿觉情思飞扬、心驰荡漾,沉醉于那种从未有过的自在、轻松,令观者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匠心独运。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阴柔娟秀、清丽精致的雁荡山,赋予了她灵气、神采与芳姿,此时也牵动了我的心弦。在那思绪飘过、眼眸瞥见的一霎那间,就已定格成永恒。雁荡山之美,美在婀娜妩媚,美在灵秀险峻,美在雄奇幽奥。在此,我引用徐霞客之句来形容:“四海名山皆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

即将离开秋光中的雁荡山,我想起来郁达夫写过一篇名为《雁荡山的秋月》一文,文中说:“我并且还在月光下立着,目送他们一个个小影子渐渐地被月光岩壁吞没了下去……雁荡山中的秋月!天柱峰头的月亮!我想就是今天明天,一处也不游,便尔回去,也尽可以交代得过去,说一声‘不虚此行’了”。

是呀,雁荡山秋色,明艳着高远的天空,南飞的大雁声鸣,迁徙歇息在这风水宝地;天湖闪着银光,秋风摇曳着醉人的芦苇荡,灵山奇境,秀水幽深,这不正是人们想象中的天上人间?这不正是人们憧憬的人间仙境?雁荡山的秋【附图】

雁荡山的秋【附图】

雁荡山的秋【附图】

雁荡山的秋【附图】

雁荡山的秋【附图】

雁荡山的秋【附图】

雁荡山的秋【附图】

雁荡山的秋【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