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书法名家阚志一忙里偷闲……
标签:
杂谈 |
青岛书法名家阚志一忙里偷闲……
正在北京清华大学高级书法班深造的阚志一,前不久忙里偷闲溜回青岛,筹备今年十月份在首都北京搞个人书法展,我一路陪同采访并见证他在青的各项活动,感觉五十知天命的老阚不甘寂寞,正在跃跃欲试,踌躇满志地实现着他魂牵梦绕的书法梦想……
2012年5月7日晚,内蒙古来客人,阚志一在青岛贤明缘召集书法爱好者欢聚一堂,他现场向书法爱好者展示了他在北京书法高研班进修的成果。在酒的微醺状态下,他信笔书写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悠悠长卷,果然布局与书写章法等技巧和过去有所不同,作品浑厚圆润,错落有致,遒劲有力,气度不凡。阚志一也信誓旦旦,大话有朝一日,将在北京的舞台上与大衣哥朱之文合作,朱穿军大衣在前面引吭高歌,阚则在一旁挥笔泼墨,共同演绎一首荡气回肠的《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012年5月8日,阚志一马不停蹄去莱西,悬纸展示他的绝技——“空中飞书”,莱西官方网站全程录制当时的雄壮画面,“堆金积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苍山如血”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当晚,莱西新闻隆重推出青岛著名书法家阚志一的书法盛况,赢得各地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2012年5月15日,青岛书法名家阚志一再次前往青岛法海寺,为其撰写经文。法海寺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境内,因纪念创建该寺的法海大师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地区最古老的一座寺院。据法海寺内元泰定三年所立《重修法海寺碑》记载:法海寺为魏武皇帝创建,宋嘉佑二年重修,清康熙五十二年也有碑记载重修的经过。最后一次重修是民国二十三年,解放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也曾拨款维修过。现在的法海寺占地12亩,共前后两院,前院为大雄宝殿,左为观音殿,右为地藏殿。后院为三圣殿,左为藏经楼,右为送子观音殿。近五十余间房屋,前院有银杏树两株,已有1600多年,相传:先有白果树,后有即墨城之说。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欣逢盛世,青岛第一古刹法海寺迎来了新的春天。2011年12月31日,阚志一曾去法海寺,参加了法海寺举行的庆祝释迦佛成道施粥法会。
2012年5月16日,奈不住寂寞的阚志一又招集书法爱好者在青岛土菜馆聚会,激情洋溢的阚大师酒酣之际淋漓尽致展示了他的狂草书法,只见他在不大的现场边饮边舞,口中念念有词,手下下笔有神,只一袋烟功夫,一幅长四米的狂草长卷便展现在人们面前,画卷上的字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字里行间彰显出狂草之圣张旭的大家风范。张旭系唐代的“三绝”之一(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据说,张旭是这样得其草书笔法的:一日,张旭上街,见一公主与担夫争路;你躲我闪,各不相让,谁也不服谁,谁也没有给谁让路。张旭从她们二人争路的各种动作的“轨迹”中,悟出草书笔法之意。后来,又观看公孙氏的舞剑。当时,公孙氏把剑舞得上下翻飞,左右闪寒,犹如银龙戏水。张旭又从她“剑路”里悟出了草书笔法之神。有了“意”、有了“神”,从而使得张旭的草书能够连绵回绕,行若云龙,逸势奇状,集草书书法之大成。看来,酒后的阚志一正朝着这个方向极力奋斗着。
2012年5月17日中午,闲不住的阚志一再次召集书法爱好者们聚在青岛中山公园餐厅庭院,品尝了店老板自称的“岛城海鲜第一汤”和特色烧烤等菜肴,席间在大家品肴吃酒的同时,阚志一毫不吝啬地在海风中点墨长卷,为店老板书写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的横幅,衷心祝福餐厅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并相约十一国庆节北京见!
几天后,阚志一就要回北京了,诚挚祝愿书法艺术名家——“奇人”、“鬼才”老阚,借助青岛的人杰地灵和大自然赐予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之魅力,凭借崂山独特的山海美景及深厚的文化积淀,紧跟时代步伐,在抒发笔墨情怀,展现自我艺术境界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回馈社会。
2012年5月17日下午写于格里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