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聊崂山耐冬

(2010-11-14 14:28:45)
标签:

杂谈

也聊崂山耐冬

 

    父亲金口路庭院里有一棵耐冬,树龄二十年了,和塔形树冠直径一米,树高一米半左右,四季常绿,冬天花开,雪压耐冬花更显其傲霜凌雪的骄姿, 半年的花期里耐寒耐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坚毅之花。父亲说一棵好耐冬树可生长千年,亦花亦树,如梦如幻,冠盖群芳。
    后来,我就对这种非凡的耐冬花格外留意和钟情。耐冬又名山茶、曼陀罗、玉茗等,属山茶科,山茶的园艺品种很多,崂山耐冬只是其中得一种而已。崂山野生耐冬在崂山近海岛屿长门岩、千里岛、大管岛及太清宫的八仙墩均有自然分布,在各个寺庙及沿海村庄庭园也多有人工栽培种植。我记忆最深的是太清宫内那5株百年以上的耐冬树,其中在三官殿院内东侧的一株,即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篇中所描述的花仙“绛雪”,此树树龄已有600年,传说是明朝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从长门岩海畔悬崖上移植来的,为崂山耐冬之最,树高6米,胸径56.9厘米,冠幅8.7米。但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原本枝叶繁茂,生长旺盛的花仙“降雪”,竟然几年前香消玉殒 。事后,一个料峭冬季我又曾去过那里,皑皑大雪中崂山“绛雪”是一个不死的神话,白雪披在苍老虬劲的躯干上,虽显凄凉景象让人痛心,但严寒中却更具坚忍不拔,刚毅不屈的铮铮风骨。
    时至今天,我每次爬崂山来到太清宫时,还会蓦然想起清代作家蒲松龄客居崂山时,以太清宫内的耐冬与牡丹为题材,写下的那脍炙人口传奇故事,令人忘不了栩栩如生的降雪姑娘,正像诗句“雪里开花到春晓,世间耐久孰如君”描述的,这便是此花的真实写照,更令人无比怀念郁郁葱葱,花开灿烂的花仙降雪。徜徉在太清宫,忘不了去三官殿正殿院内观赏难得的白耐冬,这是崂山唯一独有品种“重瓣白雪塔”,名传天下,此树高约5米,枝下干高约1.8米,胸径约0.2米,树冠东西约5米,南北走向约5米,树龄逾 400年,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崂山其他耐冬,其品种归属在南方均可以找到,唯有这一棵白耐冬,为崂山天然造化而生,绽放时花涌雪峰,浪花般层层铺开,我每每见其起伏跌宕的花海都久久驻足品赏,不愿离去,但愿这株古木万古长青,花开千万年。
    又名北山茶的耐冬,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生江南。在崂山东南的长门岩海岛上大面积分布中,其树龄最长的一株根径厘米,高4米,树冠直径4米。据鉴定树龄在880年以上。崂山耐冬,花有红、白两种,白花者稀少珍贵,太清宫三官殿院内有白花耐冬一株。花瓣有单、复两种,花期从11月至翌年5月。最特立独行的是,耐冬能在冰天雪地中开放,花火红,叶深绿,交相辉映,堪与冰霜风雪里的腊梅媲美。据志书记载,在崂山西南方之薛家岛东侧鼓子洋礁屿上,古时遍生白耐冬,花朵大可盈把,每当花期,整个海岛如琼宫雪塔,与礁石下的白浪花相映成趣,蔚为奇观。崂山红耐冬于瑞雪飞舞的冬季开花,花朵硕大,花色艳红,花期可长达半年之久,并可作嫁接名贵山茶的优良砧木,为花中之珍品。原来,崂山耐冬昔日曾如此荣耀,如此辉煌,如此壮丽。可惜,这里的耐冬很久之前就消失了,令人扼腕叹息。令人庆幸和可喜的是,现耐冬已被定为青岛市市花,成为青岛的一张引人瞩目的城市名片。
    追根朔源,耐冬原产地为中国和日本。青岛沿海岛屿是我国耐冬自然分布的北缘,栽培历史悠久。我到南方旅游,经常也可以看到耐冬,但南方人称之为山茶树,开花就叫山茶花。后来我才知道这山茶花就是北方所说的耐冬。耐冬是常绿阔叶花木,叶革质,卵圆形或椭圆形,暗绿色有光泽,花红色鲜艳,花期在严冬长达三个月之久,是一种城乡绿化的名贵花木,有“国宝”之称。
    其实,在历史上青岛市区的八大关、金口路、鱼山路、太平路等路段几乎家家户户栽植耐冬,至今仍有不少近百年树龄的植株遗存。近几年来,市区香港路、南京路等路段,不少居民小区的绿化带及市民的家庭院落里也栽上了一些耐冬,形成四季有花有绿的美丽生态街景。这些枝繁叶茂的栽植耐冬与崂山野生耐冬比肩炫美,更是空前增添了市花的荣耀。
    崂山耐冬名扬天下,让我们在青岛的初冬,谨以下面这首诗,来深情地赞扬凌寒傲雪的耐冬吧:
    太清胜景可人处,明季山茶称异葩。
    枝叶扶疏出墙院,志节虚伫饮月华。
    翠碧三分伴蝶舞,朱红万点引鹊喳。
    耐冬愿托聊斋梦,绛雪常开百日花。

 

也聊崂山耐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崂山茶
后一篇:跋涉山野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