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时代已经开始许多年了,只不过这两年,从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来观察,由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相关的行业的趴下,以及外贸的疲软,在A股市场中的大消费类股显的亮眼。从老百姓日常的消费的产品中,我们突然发现许多大牛股的出现。从老牌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云南白药、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上海家化,到新牛股富安娜、酒鬼酒、汤臣倍健、探路者、舒泰神等等,都是百姓的吃、穿和用相关的,而同期的股市大盘从3000点跌倒2100点附近。
以上的优秀企业,都是提供满足人们的欲望的商品,企业的商业模式几乎一样都是做品牌(舒泰神例外),商品的提价随着品牌的提高而提高,大部分和吃相关,那么是不是满足人们吃的欲望的商品都是投资好标的呢?我们都知道人们的的几大欲望:吃、喝、嫖、赌,第一大欲望就是吃。回答是否定的,第一就是农产品,满足人们不饥饿的粮食和蔬菜,几乎很难涨价,玩品牌也很有限,不能无限制的涨价。
还有,就是中国的餐饮业。昨天和朋友打球后到了一家连锁饭店吃饭----西贝莜面,感觉很好。就和朋友说起中餐连锁的商业特点来,回家后整理了一下,给大家看看:
贾国龙:把家常菜卖到10个亿如果说餐饮也有一定的时代性,贾国龙的西贝莜面村正在试图缔造自己的黄金时代。如何把主流菜系的餐桌上的客人分流到尚未成熟的西北菜跟前,甚至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忠实消费者,这是贾国龙当下所面临的商业命题。
西贝的前10年是在打造一个餐饮连锁品牌,而当西贝的品牌立起来之后,它所承担的使命变成开创一个菜系。现在,西贝已经是在全国拥有50多家门店的连锁品牌,以每年新增10多家店的速度扩张。如果按时下流行的等位人数指标来衡量西贝,它绝不输阵,甚至在北京的非商业繁华区,排长队都是平常景象。2011年,西贝的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西贝餐饮正酝酿在A股中小板上市,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严格执行规范的上市公司财务制度,明年将加速开出60家直营店,计划于2015年实现上市目标。
下面是朋友们的观点:(1)从这几年的中餐连锁来看,快餐不行、饺子不行、面条,高端餐厅不行、各特色菜系也没看到有很难统一标准,各地的口味也不一样。中餐和西餐的区别:中餐就目前全球来说,是极其发达的。各地方的菜系很完善,口味符合老百姓长期味觉的高档要求,西餐的菜系较为抵挡(在味道上说),才有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成功(精神的满足超于舌尖的感觉)。 从小肥羊到真功夫,是不是完全成功,还要给予时间来观察。
(2)
品牌的提升满能满足心理要求,例如酒、烟等,但满足不了舌尖,也满足不了对于艺术的高要求(电影电视制作很难长期具有竞争力),难于形成长期宽阔的护城河。
(3)最后大家的一致观点,这些连锁要观察很长时间,才有肯定的结果,不确定性太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