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开始玩微博(新浪.万倍不是梦),感觉好玩,有意思。也开始琢磨这个新东西会给投资人带来什么?利润增加还是减少?最后的结论是,一定会给市场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羊群行为。
首先,我们来看看羊群行为的定义:就是指投资者在某段时期内同向买卖相似股票的一种模仿行为.它常常是自发形成的并表现为非理性的特征.从而导致意见和行动的转染.
羊群行为有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先进行决策的投资者,其行为对大众的投资方向有决定作用;其次,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很可能是错误的;最后,如果投资决策的失误,凭经验或最新的信息会改变决策,并开始新一轮但方向相反的从众,这样反过来又加剧了市场的多变性.
有一本美国人写的一书《什么是价值投资》,2004年出版.说美国近百年的统计,机构投资者比股民,更容易产生羊群行为(信息渠道多,快;同时信息病毒伴随来到也快).上次投资大师罗杰斯到北京来,告诫大家在市场投资,一定注意羊群行为.
现在由于有互联网和手机,信息渠道多和信息来的快,尤其是微博的出现,更是史无前例,快到让人感到人和人没有距离,海量的信息让人发疯!投资人,尤其是股市中的参与者,往往心里盯着部分经济学家,部分自认为好的投资机构和优秀的投资人,一有风吹草动,不加思索地跟随,羊群行为就成为市场的阶段性趋势,市场波动剧烈。
信息技术的进步,根本不能给投资人带来更多的收益,也没有让投资人持有股票的时间更长,而是相反。上个世纪初机构持股时间(美国)平均为7年,现在为7个月,现在的结果是80%-90%以上的投资机构业绩低于指数基金(美国),巴菲特要是在华尔街天天看电脑和用微博,可能也不会成为投资大师,所有巴老远离华尔街,呆在小镇奥马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