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偏激的认为,新财富年年评选出来的卖方市场研究员,是“一帮傻子选了一群骗子”,从文明用语的角度说,确实是尖酸刻薄,极尽嘲讽之能事,但从客观结果来分析,确实有部分道理。
道理有二:(1)明明知道3-6个月的判断是很难做到的,可以说是猜硬币的那一面。是天才和傻子做出一样结果的事情,但乐此不疲,目的---为了客户情绪要求。
(2)明明知道3-6个月份的判断是毫无价值的。但为了高年薪的报酬为目的,千方百计找出中国市场的特色参与习惯,来安慰自己的良知。
起码要说明是一种投机行为,大家或许可以理解。
看看顶级分析师高善文的奋斗目标,高说:“一是投资视野。中国的投资者一般希望在3-6月的时间跨度内获得盈利,对小幅浮亏的忍受通常难以超过十二个月。这迫使资产管理人和卖方研究机构的精力集中在这一时间跨度内的二级市场差价交易,并主要分析和预判3-6月之内的大盘涨跌、板块热点和活跃个股”。还说:“说到底,商业机构是在赚取利润,而不是在发展理论。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未来3-6月趋势的判断上,尽力提高准确率,并随时承认和改正错误,这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最重要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见高的博文)。
我们来看看巴菲特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在2008年年底买花旗银行被套30%多后,被美国财经记者追问时的回答:“我确实不知道半年,甚至是一年后的情况,我只知道5年后花旗银行比现在好,我也敢像我的股东保证未来10年,每年有10%的复利回报!
在来看看同样是顶级分析师张化桥的书《丢掉你的预测吧》(见张的博文),当然这个观点有点偏激。按照巴菲特和其他投资大师的观点---中长期预测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必须的.但都是超过1年以上的预测。
这里写这博文,不是评短论长,而恰恰是为了让喜欢投资的朋友,要拜读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几乎高善文的每篇研究报告,我都拜读,大概我每天要看2-5篇宏观的、行业的、企业的等等研究报告。对于广大爱好投资的朋友,为了把投资做好,也必须这样,尤其在新财富排名靠前的分析师。但我们该如何看,如何吸取精华和弃去糟粕。以下有几点建议。
一、如何吸取精华:
(1)要看和研究宏观的、行业的、企业的趋势数据,行业的平均各类数据,还有企业的市场空间数据。
(2)企业竞争对手的数据。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相应数据的情况。国内外类似企业的发展态势。企业主要财务数据动态的跟踪,趋势性的情况如何等等。
(3)重视研究报告的基本逻辑推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二、如何弃去糟粕:
(1) 3-6个月,甚至1年内的预测,不要太关注。
(2)未来1-3年的每股业绩的预测。尤其是3-6个月份的业绩预测,多数黑嘴都在这里做“文章”,也不要在意这个数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