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中国的宏观数据和美国的数据,很好。大大超过分析师的预期。中国外贸数据特好。出口增长28%,进口增长51%,说明国内国外繁荣程度在加强。中国的,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来看看美国的。
1、ISM发布的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依然处于继续扩张阶段,而且复苏速度似乎有所加快。2011年1月制造业PMI达到60.8(预期为58),继续创出了近6年来的新高。近10年的数据中,也仅仅只有2004年5月录得61.4,高于此值;非制造业PMI也创出了新高,达到59.4。无独有偶,芝加哥PMI也创出了近10年的新高,达到68.8。
2、2011年1月,失业率下降至9.0%,而美联储2011年的目标也仅仅是将失业率降至8.7-9.0%之间。而且,我们认为美联储的QE2就是按照这个目标来实施的。我们在去年年末时已经大胆猜想:如果QE2起作用,在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的失业率即有可能降至9.0%。但这次的降幅速度之快不止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预期为9.5%),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的预期比市场预期的更为乐观,为9.2%)。虽然,失业率的快速下降有部分因素是由于部分失业人口放弃了找工作的努力,进入了非劳动力的名单。但是,不可否认,ADP非农就业人数持续增加187,000人(预期为140,000),家庭就业人数、非农私企就业人数均在不断增加,诸如退职率等指标也说明劳动力市场已出现好转。另外,制造业就业扩散指数达到69.1,创出近10年来的新高,说明未来就业市场依然可能呈现好转态势。从失业率上讲,美联储似乎已经提前完成任务,QE2效果较好。失业率作为经济的滞后指标,也说明了近期美国经济复苏似乎在加速。
3、未来消费可能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原因是:(1)2011年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情绪指数录得75.1,高于预期(预期为75)。消费信心继续呈现良好的恢复态势,为近3年来的最高值,也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值。这说明未来消费可能表现良好;(2)2010年12月个人可支配收入依然增长0.3%,PCE增长1.4%;个人利息支出继续下滑,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下降至1.60%,已经降至10年来的最低值;个人储蓄率也下滑至5.3%,为1年来的最低值;2010年整个第四季度,消费者未偿付信贷保持了增长态势,扭转了持续1年半的下滑趋势,说明消费者的信心有所恢复;消费者信贷利率已有下滑趋势。这些都说明未来消费能力具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与空间。
再次,说明一观点----股改前后,中国股市发生的根本的变化。2005年前的中国股票市场是无效的,而现在的中国股票市场和国民经济关联性越来越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