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元旦过后,1月4日至6月11日上证指数下跌21.58%,返向下跌707点,半年内下挫20%。按照华尔街经验,中国股市已属于熊市。---即半年内下降20%,便称为熊,而在这一过程中,近600余只个股实现了正收益,数量比超过30%。
从数据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均好于预期。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25.9%,实际增速23.7%,继续回落但回落幅度小于此前市场预期。并且5月份我国出口1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5%贸易顺差195.3亿美元,出口好于预期。市场却是相反的反应,尤其是4月15日,地产新政引起股市急挫是一种阵发性的疼痛,调控地产是引发宏观和股市台阶式下降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激进的政策继续退出。
当然,消费和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而从企业数量上有上乘的表现,但消费和新兴新的个股当下不能构成市场的权重股,于是市场在传统行业个股跌跌不休(而它们中多数为权重股),于是市场下跌后,市场的整体估值虽然很低,但反弹力度却不大。而新兴产业在创业板的反应却是优良的,单从创业板指数看,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已经开始,值得大家细细体会。
这种结构性的牛熊(消费和新兴产业的繁荣,和传统行业的阵痛),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各行其道,个别人认为3—4年内,中国股市再次到达6000点,仅是一种臆测和奢望。但波澜壮阔的创业板大牛市是值得期待的。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能不能值得期待的关键点是:实体经济中,消费和新兴产业能不能持续的繁荣起来。而在这一过程中(新兴产业兴旺),政府的推波助澜,是相应企业的股价步步高的催化剂,而相对应政府对传统行业的打压(如提高某种税或提高耗能工业的电费等),则是相应股价步步低的推手。而消费和新兴产业股的权重大到可以成为举足轻重的权重股时,是漫长的过程,不是2—3年能完成的。
这个阶段如何在二级市场投资呢?今年基金的口头禅是把握结构性机会。更进一步说,就是以高成长和高成长确定性来筛选,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段的选股标准。国信证券分析师黄学军认为,结构转型的过程类似。很多经济体进行转型之前,都经历了进口替代,出口主导,重工业化的过程。在整个重工业化发展的阶段,都过度依赖于资源的经济模式。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转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黄学军认为能获得超额收益的版块一类是传统升级中有技术优势的产业和一些现代服务业,包括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如拥有核心技术的高铁装备业等都可能成为未来产业升级得受益行业。还有,产业导向的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信息通讯等政策推动未来技术至高点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值得大家长期研究的。
今年以来,剔除掉重大资产个股,涨幅居前的20只股票,市场涨幅接近90%,根据Wind行业划分,20只个股大致分居四大行业。信息技术(歌尔声学),材料制造(鼎龙股份),医疗保健(爱尔眼科,信立泰),消费品(汉王科技,海宁皮城),等等。可以说,行业集中度很高,极具有特征。都属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次新股,这一现象,是否演示产业转型阶段的新特征。
波澜壮阔的创业板大牛市已经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