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术艺考生家长经验分享(一)

(2020-02-24 10:34:43)

两年前,我各方寻求艺考之路的方法和答案,从知乎上收获很多,今天将自己的经验回馈。 话说艺术生,尤其是美术艺考生,要想成功,三分兴趣和天赋,三分个人的努力,三分靠运气,还有一分是合理的规划。做艺考生家长是个技术活,技术含量都在规划上,而规划这个事也是家长唯一可以出上力的方面。作为一个从孩子高一考虑是否走美术艺考,通过努力自学成才的艺考生妈妈,在此给后来人分享一下经验。 题外话 作为2020届的艺考生家长,现在就蹦出来分享经验有些为时过早,但谁让咱孩儿出生赶上非典,高考赶上新冠,大年初一从画室逃难般回家,校考无期,开学延期,做了数个版本的校考路线行程,定了n趟飞机、高铁、宾馆,在这个鼠年前的年二十九一夕报废。2020届的高考生注定不凡,2020届的艺考生注定成仙,2020届的艺考生妈经验注定“早产”。 2020.2.25大年初一从杭州乘火车回家,包成粽子的造型 鉴于孩子坚持要在画室过年三十,给他改签了初一的火车,自己回家,瞧这回家的造型,颇有抱头鼠窜的感觉吧?(鼠年以抱头鼠窜的方式开启,666没毛病。)火车还没到站,画室就传来了杭州市教育局要求所有机构停课的通知,并要求家长避开公共交通,必须自驾车接孩子。当夜,来自全国各地,聚集北京,杭州画室的上万名学生的家长连夜高速奔袭,去带孩子回家。我深信,2020的年初一到年初三,中国的各条高速上飞驰的汽车,大多数是艺考生家庭的。正所谓:战病毒 夜半封城,为救儿 兵发杭州 早一天对形势的预判,使得我家避免了一次二十四小时的千里奔波。此时此刻还想什么校考,守着孩子才能安心。但是,那会儿谁也没想到不仅校考延期,天啦噜,开学也延期……这是历史上最长的寒假,这是个线上教育盛行的寒假…… 上大是湖北以外第一个宣布延迟校考的高校 ,也是我孩校考规划第一站。 1.23夜,收到国美延期的短信,意识到孩子应该回家了。 1.24零时起机票,火车票,宾馆,全部退票免手续费 言归正传,还是继续主题:如何做一个善于规划,不拖后腿的美术艺考家长吧! 艺考扫盲的知识在此不表,可以通过和老师,和过来人交流,查知乎和哔站了解。总之就是兼听则明。 推荐几个靠谱的微信公众号“艺可知”“艺考狸大叔”“画室榜”“51美术网”“美考头条”。 艺考规划简单概括有五个阶段,一是确定目标院校,二是选画室,三是做好统考后勤,四是规划校考时间和路线,五是志愿填报。其中最最最重要的是选画室。(画室选错, 无异于所托非人。)作为家长,在学习上其实帮不了孩子多少,即便你是老师,你是画家,大概率也教不了自己的娃。你能参与的就是以上五项规划,因为需要家庭的资金支持,孩子也是希望父母能明明白白做后盾的。下面就确定目标和选画室两点来做一下分享。 1.确定目标学校 能耐心看到这儿,说明你家已经基本确定小孩要走美术艺考这条路了。那就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打算学造型类?还是学设计类?2.打算上专业艺术院校?还是综合类大学里的美术类专业?3.专攻统考?还是要参加校考?(如果不明白这三个问题中的六个概念,请问孩子或者问度娘。)4.是否有绘画基础?5.孩子文化课成绩如何?其实前三个问题都不急于有答案,因为即便现在有答案,孩子的想法也是会变的,但是家长如果心里有数,后期可以帮助彷徨摇摆不定的孩子坚定目标。甚至有的孩子,整个艺考的过程,都是寻求这三个问题答案的过程。第四个问题最不重要,有基础只会让孩子多那么一点点自信,仅此而已。第五个问题才是目标确定的关键。说白了,就是家长和孩子都要明白,艺考除了专业要求,还要有相应的文化成绩支撑你的梦想。并不是专业牛,又通过艺术生文化控制线就能报考所有学校。 例如:考清美设计,文化起码要达到一本线,央美国美和清美造型,要达到一本线的75%-80%,天美,川美也起码要过400分。(具体参看各校招生简章或查往届录取情况)专业通过集训可以大幅提高,但文化课基本上大体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了。所以目标学校的高度是由文化课成绩来决定的。目标可以略高一点,但太高就是不自量力了。 即便是央清以外的普通艺术类院校,随着艺考改革的推进,美术艺考文化控制线以每年5%提高,2025年后就与普通文化生分数线持平了。之所以只探讨文化成绩,因为专业的潜力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既然选择艺考,专业方面就要有一腔孤勇。 但是如果孩子既没有多少美术基础专业自信,文化分又完全没希望达到艺术类本科控制线,我不建议孩子去学美术。毕竟艺术类就业面窄,学费昂贵,没必要为了美术专科学历浪费时间和金钱。画室为招生计,往往会忽悠学生和家长,其实一个美术专科学历,远没有踏踏实实学个技校,掌握一门应用技术来的实在。 所以说是文化分决定了你目标学校的层次。此外美术类招生院校还有不同的类型,还可以在文化分层次基础上根据你的兴趣方向来确定目标。艺考改革后继续组织校考的院校有48所,去掉不招收美术生的,大约还有34所。可以分成六个大类,见下表: 如果目标是造型方向的,首选九大美院; 目标是动画或戏剧影视美术的首选影视传媒类; 目标是设计方向的,如果有实力考清美设计最佳。其外可根据设计分类选择,例如服装设计首选北服和东华,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选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天津工业,其他如视觉传达,环艺等,美院以外南艺、山工艺也不错,具体可根据喜好城市和学校来确定。 另外,校考院校以外,还有上百所以美术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高校,其中也有重点知名高校,具体参考本省上一年度志愿填报手册中艺术类。只是大多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院在学校地位较低,分配资源较少,艺术氛围不够浓厚,专业强的学生往往并不屑于去这些985,211名校。但这些学校在大多数省都实现了平行志愿录取,如果有一个好的统考成绩,又不是很执着美院和艺术学院的话,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2.选画室 这是重点,这是重点,重点!!! 不啰嗦,先说结论:经济条件允许,文化分尚可,有央清国的梦想,别犹豫,还是要去北京或杭州画室。师资力量强大,全国高手聚集,教与学的条件都是地方画室没法比拟的。 但是,作为面临高考和艺考双改革的2020届山东艺考生,因为省统考成绩份量的加重,在选择之初,很多人认为 一是省统考是本省老师阅卷,本地画室与本省高校老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考好统考,就要在本省画室学。 二是山东的美术统考,一直坚持考素描静物,不像其他省考人物头像,在京杭学统考,教学方向不一致。 三是山东的阅卷标准,画面构图要求,山东的画室能把握的更准确。 以上三点其实是有一定道理和逻辑的。这就要看你的目标学校定的是哪儿了。如果第一目标就是省内校考院校,如山东人的山工艺、山艺,广东人的广美,江苏人的南艺,湖北人的湖美,东北人的鲁美,江西人的景陶……那就在本省内院校所在地学即可。如果目标是外省校考高校(那肯定是高于本省高校水平的),那就别犹豫,去北京或杭州吧! 也有家长和同学会想,平行志愿报考的学校那么多,就只考统考吧,在省内画室学统考更稳,还能比参加校考的多学两个月文化课,综合分计算也能上不错的大学。有这种纯走统考想法的,往往是专业没太高要求和自信的,文化成绩尚可,女孩居多。这个想法总体上没问题,但是有一个隐藏风险。之前我开篇就提到的三分运气,万一运气不好,统考失利,不足220分怎么办?统考只有一次,把六个月的美术集训全押在一天的考试成败上,压力太大了。所以我建议美术生,选择本地画室和京杭画室都可以,但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只以统考一场为目标。反之,假如你起初就打算参加校考,统考后成绩不理想,也还可以再校考来弥补,还有机会。如果统考成绩很好,可以决定回学校补习文化课,比参加校考的同学多一个多月时间。也可以随着专业自信心增强,统考后去北京画室参加校考冲刺,拼一把艺术名校。这个阶段很苦很累,但真的能飞速提高,每年都有这类学生收获惊喜。 以上说的是选择在本地画室,还是京杭画室的大方向。具体到选择哪里?哪个?还是需要家长细致考察,多看,多听,多比较。如果起步早,可以让孩子利用寒暑假或是清明,五一假期就去画室体验熟悉一下。 具体到画室的选择,北京画室大都有自己的侧重方向,有偏重造型的,有设计课超强的,有专攻动漫的,有分别针对央美、清美、中传的,这就需要在确定目标学校的基础上来选择画室。当然,如果目标是国美,就还是要去杭州找画室的。 重点提示:美术生艺考之路有三个台阶 1.够得上:也就是你敢于确定的目标学校,要文化分不拖后腿。只要文化能达到这个学校的最低文化控制线,艺术生就要敢于尝试,大胆追梦。 2.报的上:也就是俗称的拿到证。例如一个学校如果招收300人,通常是四倍放证,也就是能有至少1200个证,取得这个证就说明你通过了校考,取得了这个学校的报考资格。 3.录的上:拿证不等于就能被录取,还要看拿证的名次或成绩,或者还要结合文化成绩计算综合分。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录取办法,根据录取规则,计算自己有没有把握再填报志愿。 最后写给2020追梦的美术生: 也许你统考成绩很牛,也许你统考成绩很差,也许将来你是能拿多张校考证的斩证王,也许你甚至是名校校考状元,也许你只拿到一张吊车尾的校考证。 但是,好的别得意,差的也别沮丧。你看,各所学校或是文过专排,或是专过文排,或是综合分计算,或是设有文化控制总分,或是有单科成绩限制。 你专业再牛,也要不被绊住马腿,录取通知书也只能有一张。 你再差,坚持下来,综合考量所得的这张录取书也一样有分量。 祝福追梦的孩子,祝福辛苦付出的父母。 编辑于 2020-02-20

美术艺考生家长经验分享(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