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什么是交易日志?该如何写交易日志?
(2018-07-07 21:48:50)| 标签: 股票技术分析 | 分类: 投资技巧 | 
			作为一个交易者,每天的工作除了交易,就是写交易日志。如果你希望走职业路子,那么这件事情最好成为你的日常习惯。所谓“交易日志”,你可以理解为“工作日志”,很多工作都需要写工作日志的,这个概念应该不陌生。
我的《复盘手记》其实就是交易日志,而不是股评。这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讲,总结多过判断。每天猜猜猜,那是股评;每天总结当天得失才是交易日志。所以,文笔好不好,这是其次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可以写的,把交易当作职业,就更应该把每天所做所思做个记录,方便日后进行总结提炼反思。
交易日志的主要构成:
1.你今天做了哪些单子,属于什么性质的单子(入出增减t)
2.每个单子是基于什么理由做的?这个理由是临时出现的,还是计划好的?
3.明天基于哪些条件来判断哪些头寸“留或走”?(下一步的计划框架)
4.哪些单子是已经知道做错了的?错在哪里?( 防范再次犯错)
5.明天仓位的控制范围是多少?
6.今天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哪些是关注点,哪些是可以引导交易的点,哪些是可以引发风险的点。
7.阶段性的总结和思考,将时间分段,给市场发展路径做逻辑推演
8.阶段性的可以插旗的flag —— 观点,前提,逻辑,时间范围,证伪条件
9.锁定一个范围的观察池
大概就是这些内容。记录这些东西的目的是,锁定航线,记录事故,避免同一次错误屡次犯,同时“记忆”市场的阶段特征,以备日后做复制参考。
人的脑子记忆力再强,也不可能超过文字。这些都是资料,可以帮你迅速回忆起何年何月市场发生了什么事,你又做了什么反应,得到了什么结果。
长此以往,你的“专业性”就会提升,市场总是再重复差不多的故事。如果你不记得细节,就翻一下历史记录,很多事就都会再想起。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无所不知,炒二十年的股票,也不见得你就是“专业”。不断总结得失,不断强化记忆,最终会形成条件反射。这才是“专业”的象征。
也许你脑子好使,又不喜欢写字。不过,如果让老湿给建议,这件事应该和吃饭一样日常,才是正确姿势。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不是股评。不需要为吹而吹,简单直白就好。未来的你才是真正的读者,能够勾起回忆就行,没必要罗列一大堆理由,只要写出你最真实的动机就可以了。
至于卖方报告,而是另一种东西,不可以混淆。
“交易的是计划”,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从来没计划做个毛啊?
计划无非三个环节。
第一,推演,有时间有结论有前提也可以有过程,模糊正确也没关系,太精确反而没办法执行。
第二,对了怎么做,判断对了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循序验证,仓位怎么安排,标的如何跟住结论,如何避免看对做歪。
第三,错了怎么做,直接退出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循序验证,仓位怎么安排,万一退不出,有没有对冲策略可以补救(看错但做对)
每次我立flag都会考虑这些问题。权衡之下肯定不是获利最大化的方法,而是安全边际比较高的办法。
如果不需要赌也能赢,赚少一点也挺好。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极端情况,都能做到“全身而退”,或者伤不到筋骨,这才是成熟的策略。
根据一个推导结论就梭,这算不上做交易。
						
		
		
		
		
		我的《复盘手记》其实就是交易日志,而不是股评。这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讲,总结多过判断。每天猜猜猜,那是股评;每天总结当天得失才是交易日志。所以,文笔好不好,这是其次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可以写的,把交易当作职业,就更应该把每天所做所思做个记录,方便日后进行总结提炼反思。
交易日志的主要构成:
1.你今天做了哪些单子,属于什么性质的单子(入出增减t)
2.每个单子是基于什么理由做的?这个理由是临时出现的,还是计划好的?
3.明天基于哪些条件来判断哪些头寸“留或走”?(下一步的计划框架)
4.哪些单子是已经知道做错了的?错在哪里?( 防范再次犯错)
5.明天仓位的控制范围是多少?
6.今天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哪些是关注点,哪些是可以引导交易的点,哪些是可以引发风险的点。
7.阶段性的总结和思考,将时间分段,给市场发展路径做逻辑推演
8.阶段性的可以插旗的flag —— 观点,前提,逻辑,时间范围,证伪条件
9.锁定一个范围的观察池
大概就是这些内容。记录这些东西的目的是,锁定航线,记录事故,避免同一次错误屡次犯,同时“记忆”市场的阶段特征,以备日后做复制参考。
人的脑子记忆力再强,也不可能超过文字。这些都是资料,可以帮你迅速回忆起何年何月市场发生了什么事,你又做了什么反应,得到了什么结果。
长此以往,你的“专业性”就会提升,市场总是再重复差不多的故事。如果你不记得细节,就翻一下历史记录,很多事就都会再想起。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无所不知,炒二十年的股票,也不见得你就是“专业”。不断总结得失,不断强化记忆,最终会形成条件反射。这才是“专业”的象征。
也许你脑子好使,又不喜欢写字。不过,如果让老湿给建议,这件事应该和吃饭一样日常,才是正确姿势。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不是股评。不需要为吹而吹,简单直白就好。未来的你才是真正的读者,能够勾起回忆就行,没必要罗列一大堆理由,只要写出你最真实的动机就可以了。
至于卖方报告,而是另一种东西,不可以混淆。
“交易的是计划”,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从来没计划做个毛啊?
计划无非三个环节。
第一,推演,有时间有结论有前提也可以有过程,模糊正确也没关系,太精确反而没办法执行。
第二,对了怎么做,判断对了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循序验证,仓位怎么安排,标的如何跟住结论,如何避免看对做歪。
第三,错了怎么做,直接退出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循序验证,仓位怎么安排,万一退不出,有没有对冲策略可以补救(看错但做对)
每次我立flag都会考虑这些问题。权衡之下肯定不是获利最大化的方法,而是安全边际比较高的办法。
如果不需要赌也能赢,赚少一点也挺好。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极端情况,都能做到“全身而退”,或者伤不到筋骨,这才是成熟的策略。
根据一个推导结论就梭,这算不上做交易。
(转自程老湿爱吐槽的微博)
							
		后一篇:数浪、规则与策略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