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2021-01-12 09:23:14)
标签:

材料

财经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成都市2018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5页,第II卷(非选拜题)6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1. 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A. 由东南流向西北        B. 由东流向西

C. 由东北流向西南        D. 由南流向北

2. 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A. 1650        B. 1770        C. 1980        D. 2200

3. 甲、乙、丙、丁四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可能是(  

A.         B.         C.         D.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题详解】

由图中等高线分析,河流发育在河谷地区,等高线凸向高海拔区,又根据山峰位置分析,河流干流向东北海拔增高,所以干流的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图中等高距为200米,从700米等高线依次推算,山峰海拔在1700—1900米之间,B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气候相对干旱,水分条件较差,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位于河谷地区,临近河流,并且位于山地北坡,蒸发弱,水分条件好,植被覆盖率最高,D正确。甲、丙位于山地南坡,向阳坡蒸发强,水分条件差,乙地位于山顶,海拔较高,水分易下渗流失,水分条件较差,甲、乙、丙三地植被覆盖较丁的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第一小题注意等高线判读中的凸高为谷可以逆向利用,即为谷凸高;第二小题注意相对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对植被的限制要强于光照。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的桃花初始观赏日期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4. 影响图中桃花初始观赏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海拔

5. N地相比,M地桃花初始观赏日期较早的主要原因是(  

A. 离海洋较远,增温快        B. 冷空气被阻,气温较高

C. 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D. 云层较厚,降水量较多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可知,图中等值线为桃花初始观赏日期等值线。图中桃花初始观赏日期由南向北推迟,南方温度较高,桃花开花较早,故影响图中桃花初始观赏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正确;降水、光照、海拔的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图中M地桃花初始观赏日期较早,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知,M地是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温度较高,桃花开花较早,B正确;离海洋较远,不是影响因素;N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较低;云层较厚,降水量较多,气温较低。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藏区碉房,称为卡尔宗卡尔,原意为堡寨。主体多为石木结构,高有三至四层,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近一米,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因外观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大致有平地碉房和山地碉房两类,山地碉房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下图为山地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6. 碉房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主要目的可能是(  

A. 遮挡阳光   B. 防御野兽   C. 稳固墙体   D. 防风避寒

7. 山地碉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多向空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A. 地形   B. 光照   C. 气温   D. 风向

8. 受藏区气候影响,山地碉房一般选址在(  

A. 迎风阳坡   B. 迎风阴坡   C. 背风阳坡   D. 背风阴坡

【答案】6. D    7. A    8.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碉房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严寒,大风日数多,碉房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可以防风避寒,D正确;屋内需要采光,目的不可能是为了遮挡阳光,A错;防御野兽不是主要目的,B错;碉房为石木结构,外墙用块石头和片石砌筑,墙体本身较为稳固,所以不是为了稳固墙体,C错。故选D

7题详解】

山地碉房多建设在险峻的山石上,地形因素导致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所以山地碉房占地面积较小,多向空中发展,A正确;这种发展模式与光照、气温、风向等关系不大。故选A

8题详解】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受藏区气候影响。藏区气候高寒,气温低,风力强劲,山地碉房应建设在背风(风力较小)阳坡(气温相对较高)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民居具有空间性,是人们在适应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总结一些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

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小。反映的环境特点: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

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

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

云南傣族竹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

青藏高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反映的环境特点:高寒、光照强。

东南亚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大,多木桩支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

因纽特人冰屋的特点:防寒保暖,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特点:终年寒冷的寒带环境。

下图中左图示意198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变化,右图示意198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9. 1980-1984年水稻总产量变化趋势主要得益于(  

A. 农业技术的发展        B. 种植面积扩大

C. 水稻需求量增加        D. 全球气候变暖

10. 影响右图所示区域水稻生长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 台风   B. 旱涝   C. 滑坡   D. 沙尘暴

11. 据右图推测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A. 华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东南地区

【答案】9. A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1980—1984年,水稻总产量显著增加,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发展,A正确;读图可知,1980—1984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B错误;水稻需求量不可能在短期内快速增加,且受土地产出的限制,水稻需求量增加不可能使水稻总产量快速增加,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与1980—1984年水稻总产量显著增加关系不大, 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图示区域位于鄂、湘赣交界处,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多旱涝灾害;台风、滑坡对该区域水稻生长影响不大;图示区域沙尘暴天气较少。故B正确,ACD错误。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1980—2010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和种植面积重心都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移动,结合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地位的强化,可以推测出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东北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

下图为我国年日照总数(h)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12. 图中显示,我国年日照总数分布特征大致为(  

A.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 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C.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 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13. 四川省境内年日照总数最大差值可能为(  

A. 898h    B. 1198h  C. 1498h  D. 1798h

14. 造成四川省境内年日照总数差异大的主导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大气环流   C. 纬度位置   D. 地形地势

【答案】12. C    13. D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年日照时数总体来看,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加,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故选C

13题详解】

四川省境内年日照时数最大值在2400-2700小时,最小值在900-1200小时,计算可得,差值应在1200-1800小时之间,结合选项,最大差值应为1798小时,故选D

14题详解】

四川中部地区为盆地,地势低,降水多,云量大,日照时数少,周边地区地势高,尤其是西部地区为川西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达,所以导致四川省境内年日照时数差异大的主导因素为地形地势,故选D

【点睛】影响光照时数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影响昼夜长短变化)、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近影响降水,导致日照时数差异)、大气环流(受不同的大气形势控制气候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日照时数)、地形地势(影响大气运动状况及云量多少,从而影响日照时数)。

2020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经科学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现红色。下图为南极区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15. 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16. “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降雪量少   B. 紫外线强   C. 风力强劲   D. 气温太低

17. “西瓜雪的出现会导致当地(  

A. 地面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        B. 太阳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

C. 大气逆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   D. 大气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

【答案】15. A    16. D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昆仑站和沃纳德斯基站均为南极科考站,昆仑站较沃纳德斯基站更靠近南极点,纬度更高,所以应位于沃纳德斯基站南部,从东西方向来看,南极俯视图是顺时针方向的,自西向东,则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东侧,所以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东南方向,故选A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粉红色的西瓜雪,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现红色,说明其出现的因素主要与气温有关,而昆仑站纬度较高,气温更低,该藻类不适宜迅速生长而呈现红色,故选D

17题详解】

西瓜雪的出现使得部分地区的积雪呈现红色,白色的积雪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部分地区积雪由于西瓜雪出现不在呈现白色,从而使得反射作用减弱,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地表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从而加速冰雪消融,CD错。是由于地面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太阳辐射并未增强,A对、B错。故选A

【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暖大地三个过程,主要区分热量来源是解题关键。

莱茵河是流经西欧的一条国际性河流,全长1320公里,是欧洲西部第一长河,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世界最繁忙的河流航道之一。流域内乳畜业发达。下图为莱茵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18. 莱茵河主要补给来源是(  

A. 地下水        B. 冰川融水   C. 雨水   D. 季节性融雪

19. 莱茵河下游航运繁忙的主要原因有(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流量丰富 结冰期短 水流平稳 流经地区经济发达 流域内粮食运量大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20. 流域内乳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有(  

人口稠密 河网密布 多汁牧草丰富 经济发达 地形平坦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答案】18. C    19. C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莱茵河流经地区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丰沛,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故C正确,ABD错误。

19题详解】

莱茵河航运价值非常大的原因:莱茵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平稳;莱茵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大;莱茵河绝大部分河段流经地区气候温暖,可全年通航;莱茵河流经发达国家,货物运输量大。①③④正确;莱茵河流经地区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份平均气温高于0,河流不结冰,错误;欧洲西部为经济发达地区,以二、三产业为主,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乳畜业发达,因此流域内粮食运量小,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西欧乳畜业的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是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适合粮食生产,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乳畜业的发展于地形、河流关系不大。故选D

下图为东北三省降雪最初日期、降雪最终日期和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21. 下列四个城市中,雪期(降雪最初日期至次年最终日期的天数)最长的是(  

A. 大连   B. 长春   C. 哈尔滨        D. 齐齐哈尔

22. 影响伊春、富锦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距海远近   C. 地形地势   D. 植被状况

23. 推测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可能具备的特征有(  

A. 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朝南   B. 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朝北

C.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朝南   D. 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朝北

【答案】21. D    22. C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雪期为降雪最初日期至次年最终日期的天数,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大连雪期大约180天,长春大约234天,哈尔滨大约227天,齐齐哈尔大约为239天,最长的为齐齐哈尔,故选D

22题详解】

伊春属于林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气温低,冬季积雪量大,而富锦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气温相对较高,冬季积雪量少,所以导致两地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地形地势,C对。两地纬度位置相同,A错。富锦较伊春离海近,但是积雪厚度小,B错。植被状况对于积雪厚度影响不大,D错。故选C

23题详解】

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积雪时间长,为了防止积雪压塌房屋,所以房顶坡度大,由于冬季气温低,为了保温,墙体应比较厚,为了便于采光,冬暖夏凉,民居应朝南,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念理解能力,雪期是降雪最初日期至次年最终日期的天数,将横线下方的日期减去上方的日期,即为该地的雪期。

火地岛树木大多低矮,或匍匐在地,或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之为醉汉树,下图为火地岛轮廓图,右图为醉汉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24. 火地岛西侧轮廓破碎多峡湾,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冰川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火山喷发

25. “醉汉树形成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主要原因是(  

A. 土层浅薄   B. 西风强劲   C. 地形崎岖   D. 气候严寒

【答案】24. A    25. B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南美洲火地岛的位置、地形及植被景观,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成因分析能力和植被景观的分析能力。

24题详解】

峡湾地形是海水侵入冰川作用形成的U形谷而形成的,属于典型的冰川地貌,故火地岛西侧轮廓破碎多峡湾,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冰川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由图可知,醉汉树统一向一侧倾斜,从火地岛的纬度位置分析,该地地处西风带,周围海域广阔,西风风力大,从而使树木统一向一侧倾斜或匍匐在地。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西风强劲,B正确。土层浅薄、地形崎岖、气候严寒都不会使树木统一朝一侧倾斜,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要利用环境整体性的规律,区域某种自然特征受其他因素影响,峡湾地形可以类比北欧的峡湾地形分析。图中醉汉树低矮、倾斜等特征是受风力作用。

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岭雪山,距成都95公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区内最高峰海拔5364米,终年积雪,杜甫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西岭雪山滑雪场建于1998年,以初级滑道为主,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达60厘米以上,雪质优良。下图为西岭雪山位置示意图。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1)分析西岭雪山滑雪场吸引成都市民前往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说明游客冬季在西岭雪山滑雪场游玩需重点防范的问题。

3)有人反对在西岭雪山大规模发展冰雪旅游项目,请说明反对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理由。

【答案】(1)积雪厚度大、雪质优良,冰雪风光独特;景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旅游体验丰富;知名度高,对游客吸引力大;距离成都(主要客源地)近,便于往返;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需注意预防高原反应;冬季气候寒冷,且昼夜温差大,需注意防寒保暖;太阳辐射强,注意防晒;地表积雪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需注意防护眼睛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开展冰雪旅游项目的时间有限;建设投入大,使用时间短,维护费用高;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客源市场有限;海拔高,生态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过程中应注意防范的问题以及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调动和运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该题可从滑雪场本身的条件、交通、与成都的距离(客源市场距离)等角度分析作答。首先,根据材料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达60厘米以上,雪质优良可知,该滑雪场积雪厚度大,雪质优良,对游客的吸引力强;其次,根据材料西岭雪山,距成都95公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区内最高峰海拔5364米,终年积雪,杜甫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可知,景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资源组合性条件较好,旅游体验价值高;同时,西岭雪山还是世界自然遗产,知名度高,对游客吸引力大;距成都95公里,距离成都近,靠近客源市场,便于游客的往返;最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滑雪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条件好。

2)注意关键词气候角度、冬季,可从气压、气温、太阳辐射、昼夜温差等角度分析作答。首先,读图可知,西岭雪山所在地区海拔高(注意海拔设色),空气稀薄,游客易缺氧,需要注意防范发生高原反应;其次,注意季节为冬季,冬季气温低,同时海拔高也导致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要注意防寒保暖;再次,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白天太阳辐射强,需要注意防晒;最后,冬季地表积雪深厚,积雪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需要加强对眼睛的防护。

3)注意该题并非开放性试题,需要阐述反对的理由,可从该地开展冰雪旅游项目的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首先,根据材料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底为积雪期可知,该地开展冰雪旅游项目的时间有限,大规模发展冰雪旅游项目投入资金大,但成本回收周期长。同时,大规模开发冰雪旅游项目投入资金大,但开展冰雪旅游项目的时间有限,景区设施的使用时间短,造成设施的闲置,维护费用高;其次,该地位于川西地区,距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即便交通条件改善,但路途所花费的时间还是较长,客源市场有限(以上为该地大规模开发冰雪旅游项目的不利条件);最后,该地所在地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开发冰雪旅游,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该点为该地大规模开发冰雪旅游项目的不利影响)。

2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岛,欧洲西北部岛国,位于大西洋中脊之上,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并存,数不胜数的温泉点缀其间,被称为冰与火之国,首都雷克雅未克是冰岛最大的港口城市。下图为冰岛区域图。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1)描述冰岛的地形特征。

2)推测冰岛公路的分布特征并说明理由。

3)分析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的原因。

【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屿中部地区,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起伏较大;火山地貌和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

2)特征:主要沿海分布。

理由: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修建成本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交通需求量大。

3)纬度较高,气温低;(盛行西风影响)降雪丰富,冰川众多;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大西洋中脊),火山众多,地热资源丰富。

【解析】

【分析】

考查冰岛的自然环境特征,具体考查学生对地形特征的分析、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以及特殊景观形成的原因。

【详解】(1)考查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地形倾向以及特殊地貌等方面间分析,根据图例(等高线)及材料进行分析,冰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中部乙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海岸线曲折,多冰川地貌和火山地貌。

2)根据图例,冰岛公路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主要环岛分布在沿海地区,岛屿中部公路分布较少。根据图中城市符号城市集中分布在岛屿边缘的沿海地带,沿海地区人口众多,需求量大,公路密度大;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修建成本和难度较低。

3)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因此火山大范围分布。同时冰岛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西风带来大量的降水,冰岛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冰川广布。所以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米易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区,境内最低海拔980米,最高海拔3447米,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光照充足,全年基本无霜。近年来米易县利用地形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芒果种植,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芒果种植基地,与海南、广西等芒果主产区形成竞争态势。下为米易县位置示意图。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1)分析米易县所在地区山高谷深的成因。

2)说明地形对米易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米易芒果的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原因。

4)以芒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米易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板块挤压使岩层弯曲形成高山和谷地;河流流量大、流速快,下切侵蚀加深谷地。

2)高山阻挡北方寒冷气流和南方暖湿气流;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芒果品质优良;纬度相对较高,芒果成熟较晚,错时上市,市场竞争力强;地形起伏大,芒果品种多样,供货时间长。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芒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芒果销售市场;促进以芒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措施。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1)由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示信息知,米易县所在地形区为我国的横断山区,横断山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南北走向高山谷地;随着地层抬升,落差增大,流水向下侵蚀剧烈,河流不断下切,形成深谷。

2)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干热河谷其实考查温度,主要应考虑纬度与地形因素;河谷的考查降水多少,是受远离海洋和山高谷深地形的焚风效应影响的结果。当地位于横断山区,图文信息表明,北部高大山地,阻挡了北方寒冷气流,使得冬季气温较高。且当地地形具有山高谷深的特征,盛行风越过高山到达谷地,气流下沉,很难成云致雨,因此当地降水稀少;越过高山的下沉气流产生焚风效应,下沉气流绝热升温,气温较高;谷地地形比较封闭,风力较弱,热量不易散失,导致气温较高,从而形成干热的气候特征。

3)分析农作物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气候条件,通常从光照、热量、水分、昼夜温差、生长期等方面去分析,上市较早说明区域热量条件好。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米易县地处金沙江谷地,四周有高山屏障,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山谷地形,因受下沉气流影响,气温较高,有利于枇杷提前开花结果;位于山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枇杷品质高。所以市场竞争力较强。地形,当地海拔高差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大,种植的品种较多,延长了供货的时间。

4)当地芒果产业的关键在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突出当地生态优势、晚熟优势和优质特色,引进和筛选适宜的优良栽培品种,打造当地芒果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当地栽培技术水平不高,标准化、规范化栽培程度低,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深入开展当地芒果栽培技术研究和集成,开展以推广发展优良品种为目的的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开展抗灾防灾技术研究、开展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开展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提高当地芒果标准化栽培技术水平;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研究,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以提高芒果商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芒果深加工能力,以提高当地芒果的附加值,延长芒果贮藏保鲜时间,提高运输能力;对当地适宜发展种植芒果的区域作全面考察和规划,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投入发展当地芒果产业,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实行芒果生产良种区域经营、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产销系列化,做到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

2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勒拿河地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勒拿河干、支流解冻期时广泛使用浮运木筏,很少有桥梁相通。勒拿河三角洲为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曾有猛犸象象牙出土,2012年,在泰梅尔半岛北部发现了一具距今约3万年、保存良好的长毛猛犸象尸体。下图为勒拿河所在区域图。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1)说明勒拿河下游河段5月中旬河水易泛滥的原因。

2)解释勒拿河下游河上很少有桥的原因。

3)分析泰梅尔半岛北部长毛猛犸象尸体保存良好的原因。

【答案】(1)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解冻,流量大增;河流下游尚未解冻,冰块运行受阻形成冰坝,出现凌汛;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2)地广人稀,运输需求量小;河流封冻期长,冰层厚,便于通行;河流解冻后,水流平稳,有便捷的木筏;气候恶劣,建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地处高纬,生态脆弱,建桥对环境破坏大。

3)纬度高,气温低,利于保存;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

【分析】

该题以勒拿河所在区域图为材料,考查勒拿河河水易泛滥、河上很少有桥和动物尸体保存良好的原因。

【详解】(1)根据河流所处位置,结合地形、气候等条件分析成因。由图可知勒拿河流域地处中高纬度,该区域地势北低南高,冬季降雪量大,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于冬半年积雪量大,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快,造成大量融雪水补给河流;图中显示勒拿河中、下游地区海拔大多在200米左右,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排水不畅;该河流由于所处纬度较高,流经地区冰期时间长,而且该河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即自南向北流,易发生凌汛现象,春季大量冰凌阻塞河水,水位上涨快,所以每年春季(5月中旬),勒拿河中、下游河水猛涨,常常泛滥成灾。

2)该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可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从桥梁建设的难度、资金、技术,以及该区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修建桥梁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方面作出回答。俄罗斯地域辽阔,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而漫长,地广人稀,运输需求量小;河流封冻期长,冰层厚,便于通行;河流解冻后,水流平稳,有便捷的木筏;气候恶劣,建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地处高纬,生态脆弱,建桥对环境破坏大。

3长毛猛犸象尸体保存良好,说明猛犸象尸体不易腐烂,当地少有类活动。高温潮湿的气候易造成尸体腐烂。由图中纬度可知,泰梅尔半岛北部纬度高,气温极低,猛犸象尸骸不易腐烂;沼泽广布,淤泥深厚,冻土广而深厚,利于猛犸象尸骸长期密闭封存;人口稀少,人类对地层的干扰活动少,不易破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