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标签:
材料财经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及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图片上1粮仓表明该省区是我国产粮大省,3油田磕头机表明该省区石油资源丰富,3冰雪造型表明该省区纬度高或海拔高,4丹顶鹤、芦苇表明该省区存在比较大面积的湿地。由此就可推断出该图片展示的是我国黑龙江省的彩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国庆假期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的白天逐渐变短,日出时间会逐渐延后,故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逐渐延后,A正确。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会逐渐变小,天安门广场正午旗杆影子逐渐变长,B错误。国庆期间北京日落西南,旗杆影子朝向东北,C错误。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要求学生根据彩车的特点能够分析出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而进行判断,同时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带来的影响。
在新疆啥密地区的北部,有一片宽约5 0千米,长约400千米的戈壁滩,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这片浩如烟海的戈壁滩的中心位置居然出现了一抹绿色一一淖毛湖地区。在淖毛湖地区中心位置是淖毛湖镇(下图),淖毛湖地区哈密瓜的种植面积达6.5万亩,与其相关的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在津毛湖镇东南方向还分布着大面积的胡杨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每年一进入夏季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人来到淖毛湖镇。推测淖毛湖镇吸引这些人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
西部大开发政策
C.
哈密瓜的成熟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新疆交通线路布局主要受绿洲、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B. 天山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比南坡低
C. 伊犁河年径流量小、汛期主要在夏季
D. 胡扬抗干旱、喜高温、耐盐碱、喜光
【答案】3. C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分析,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给出“淖毛湖地区哈密瓜的种植面积达6.5万亩”,每年夏季正值哈密瓜的成熟季节,所以会有数万人来到这里从事哈密瓜的采摘,装箱等工作。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分析,胡杨生活在西北内陆地区,那里冬冷夏热,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夏季气温高,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强,土壤的盐度比较高,胡杨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说明其抗干旱、喜光、耐盐碱 、耐高温。喜高温的植物分布在低纬度热量条件好的地区。因此D错误;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交通线路布局主要受绿洲、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A正确;天山北坡位于西风的迎风坡且处于阴坡,因此降雪量较多且气温较低,因此雪线分布的海拔比南坡低,B正确;伊犁河位于新疆地区,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河流年径流量小、汛期主要在夏季,C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原因,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要求学生抓住干旱的地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据香港亚洲时报报道,缅甸13亿美元的皎漂深水港项目,距离实现又近了一步,缅甸政府为获得中国方面的经济援助,愿意同中国一起开发位于印度洋附近的皎漂深水港。皎漂港(左图)位于缅甸若开邦的兰里岛北端城镇的皎漂经济特区,是兰里岛和大陆构成的一个南北向的狭长海港,是中缅汕气管道(右图)的起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对皎漂港描述不符是(
A.
港外航道很深
6.
下列全都属于中缅两国高度重视皎漂港的原因的是(
①促进缅甸本国境内资源的开采与输出
②加强缅甸与周边国家水路交通的中转
③增加中国源自中东油气的运输成本
④减少中国能源进口在马六甲海峡受到的威胁
⑤促进缅甸经济对外开放并消除当地的贫困
A. ①②③
【答案】5. B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结合图示信息判断,皎漂港位于热带,所在水域没有结冰期,B错误;该港口为深水港,说明港外航道很深,A正确;处于岛屿与陆地之间,港内风浪小且地势平坦,C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港口开发的区位优势,皎漂港的建成会缩短中国从中东进口油气的运输距离,会降低中国源自中东油气的运输成本,③不对;皎漂港的建成促进缅甸经济对外开放但不会消除当地的贫困,⑤错误;其建设促进缅甸本国境内资源的开采与输出,①正确;港口建设后,可以加强缅甸与周边国家水路交通的中转,②正确;该港口建成后,中国的能源进口可以减少从通马六甲海峡通过,进而减少中国能源进口在马六甲海峡受到的威胁,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以港口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中点的布局及影响,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2019年11月开始的澳失利亚山火,烧的全球瞩目。这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丛林火灾造成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超过600万公顷土地因山火被毁,5亿动物葬身火海。下图为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着火点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弱
8.
下列关于山火带来的不利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森林功能受损
【答案】7. D
【解析】
【7题详解】
澳大利亚西部沿海自然带以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为主,森林少,着火点少,D正确;受西风等影响,风力北不弱,A错误;降水多不是着点少的原因;气温较高。故选D。
【8题详解】
丛林火灾造成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超过600万公顷土地因山火被毁,森林功能受损,5亿动物葬身火海,生物多样性减少;烧毁的碎屑冲入河流、水坝、海洋,污染水质;但有利于森林物种自然更新,B说法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B。
【点睛】本题以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归一化植被指数( PIDYI)是利用卫星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指标(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裱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下图示意2000
- 2015年汉江上游山区归一化植被拍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获取汉江上游山区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10. 2010年以来汉江上游(
A.
平均降水量增多
C.
含沙量呈增加趋势
11.
南坡的NDVI总体比北坡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貌类型
【答案】9. A
【解析】
【9题详解】
获取汉江上游山区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主要通过卫星遥感(RS)获得的数据信息,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主要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数字地球是指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计算机系统。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从图像变化分析,2010年以来汉江上游平均降水量减少,A错。南北坡归一化植被指数下降,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D错。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河流含沙量上升,C正确。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水下渗减少,B错。故选C。
【11题详解】
汉江上游位于秦岭山区,南北坡地貌类型、海拔高度相同,A和B错。图中信息不能确定两坡坡度差异,C错。南坡为阳坡、夏季风的迎风坡,水热条件优于北坡,故植被覆盖率较高,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并能够进行选择;以及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和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昝。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赣州地区(下图为赣州地区局部图)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为76. 23%.土壤为千枚岩风化毋质红壤土,土层深厚达1
米多深,疏松透气,土中更含多种微量稀土元素,其对果实色素的形成,提高糖分、维生素C和香气的含量,提高脆爽度和耐贮藏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该地培育的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一般成熟期在10-12月。该地区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提倡“绿色”经济,因此,该区脐橙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
(1)赣州地区脐橙种植空间分布规律
(2)说明图示区域产出优质脐橙的地理环境特征。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地发展该产业链结构的意义?
【答案】(1)①分布不均;②西北部较多,东南部较少;③多沿地势较低(海拔多在300米以下)河谷(山间小盆地);④多沿交通线(铁路、公路)布局。(任意写出三点即可)
(2)①气候:赣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果汁含量高。②气候:秋冬季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和维生素C的积累,提高品质。③土壤:为千枚岩风化毋质红壤土,土层深厚达1米多深,疏松透气,土中更含多种微量稀土元素(稀土对果实色素的形成,提高糖分、维生素C和香气的含量,提高脆爽度和耐贮藏性等方面,起到了其他矿物质营养元素不能代替的作用);④环境: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好;⑤种植:赣南脐橙在种植上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鼓励果农在肥料使用上由以往的化肥为主转向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品质优良。(任意写出四个方面即可)
(3)①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②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③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压力);⑤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⑥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及优质脐橙产地的优势发展旅游业。(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1)注意要从整体描述和局部描述。从图中可以看出,脐橙种植分布不均;其中西北部较多,东南部较少;种植区海拔多在300米以下,多沿地势较低河谷、山间小盆地分布;多沿交通线(铁路、公路)布局。
(2)图示区域产出优质脐橙的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土壤、环境等方面来说明。赣州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果汁含量高。一般成熟期在10-12月,秋冬季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和维生素C的积累,提高品质。为千枚岩风化毋质红壤土,土层深厚达1米多深,疏松透气,土中更含多种微量稀土元素,对果实色素的形成,提高糖分、维生素C和香气的含量,提高脆爽度和耐贮藏性等方面,起到了其他矿物质营养元素不能代替的作用;森林覆盖率为76. 23%,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好;该地区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提倡“绿色”经济,赣南脐橙在种植上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鼓励果农在肥料使用上由以往的化肥为主转向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品质优良。
(3)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来作答。从脐橙产业链结构图可以看出,当地脐橙质优且丰富,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使用沼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压力);产业链的增加可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及优质脐橙产地的优势发展旅游业。
13. 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解析】
【分析】

14. 【旅游地理】
2002年2月,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这是我国旅游服务行业唯一的著名商标。“天下第一漂”位于湖南省猛洞河风景区内,起点哈妮宫距王村约40公里,行车1小时,终点牛路河距王村30分钟的车程,漂流术路长17公里,漂流两个半小时。从哈妮宫放舟而下,一路是古老的河道,哈妮官.山脚岩、捏王瀑布、回首峡、落水坑瀑布、梦思峡、牛路河天桥等景点。绝壁百里,怪石嶙峋,滩奇水异,两岸苍翠的林木,云雾缭绕,飞瀑流泉与溶岩峰林交相辉映。拐一百五十五个弯,在一百三十三个滩潭中穿梭而行,迂曰流连,驰魂奔魄,心旷神怡。
根据材料分析猛洞河能够获“天下第一漂”商标的原因并从景区管理角度对游客游玩提出相关建议。
【答案】原因:漂流水路长,历时久;险滩激流多,惊险刺激;沿途景观丰富多样,旅游资源丰富。(答出两点即可满分)
建议:注意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心脑血管疾病者应禁止游玩;规定可以游玩的年龄限制;提醒游玩中需要携带的物品,保管好个人贵重物品;禁止漂流过程中的打闹;倡议绿色游玩,不破坏沿途环境。(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及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等基本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由材料可知猛洞河漂流到17公里,需要两小时,说明其漂流的路程长,时间长;且漂流水陆中多险滩、急流,让游客体验丰富;且沿途经过古老的河道,哈妮官、山脚岩、捏王瀑布、回首峡、落水坑瀑布、梦思峡、牛路河天桥等景点说明旅游资源丰富,景观多样。结合前面分析,漂流过程中速度快,能够让游客体验到刺激等,因此在漂流项目中应注意个人安全,特别是有心脏或心脑疾病者不应该参与;且由于漂流为先较大,因此年龄较大者应禁止参与,应限制参加的年龄;在游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
15. 【环境保护】
抚育是指在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指导下,对人工林及天然林等进行的人为干扰活动,通过调节树木生长的密度、生长空问和生长状况等保证树木健康生长的环境,是森林经营管理措施之一。在东北大兴安岭南段,通过抚育间伐的形式,创设人工林窗(林窗通常是指因一株或数株冠层树木死亡或倒伐后,森林在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并将间伐的部分林未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枢。通过抚育间伐彤式产生的林窗,改变了光、热、水、土条件,有效维护了林下物种多样性及森林更新。下图为林窗景观与林窗结构图。
推测抚育间伐形成的林窗对促进林下物种多样性及森林更新的作用。
【答案】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形成的林窗可以增加林木通风采光能力。林下光热条件改善,促进其他物种的生存与生长,增加了生物生长空间,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林下的温度和湿度,加速幼苗的生长,有利森林的更新;留下的带芽树桩削减地表径流,且根系保存完好,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枯枝落叶及倒伏树木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林窗内植被数量短时间内减少,降低对土壤的压力增加林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空气中的含氧量。(任答5点即可满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林窗景观与林窗结构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通过抚育间伐形式产生的林窗,改变了光、热、水、土条件,保证树木健康生长的环境,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调节树木生长的密度,形成的林窗可以增加林木通风采光能力。林下光热条件改善,促进其他物种的生存与生长,增加了生物生长空间,调节生长空间,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林下的温度和湿度,加速幼苗的生长,调节生长状况,有利森林的更新;留下的带芽树桩削减地表径流,且根系保存完好,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枯枝落叶及倒伏树木产生的废弃物腐烂转化为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林窗内植被数量短时间内减少,减少土壤肥力的消耗,降低对土壤的压力增加林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空气中的含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