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启迪慧想
启迪慧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974,111
  • 关注人气:10,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2020-12-14 08:25:59)
标签:

杂谈

材料

财经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茂名市2020届五校联盟高三级第二次联考文综试卷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

人口政策的执行,不仅影响婚姻生育行为,而且影响人口的空间移动。下图示意新加坡不同时期人口变化情况,包括人口增长量、自然增长量和净移民人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1.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 自然增长量、净移民人数、人口增长量        B. 自然增长量、人口增长量、净移民人数

C. 人口增长量、净移民人数、自然增长量        D. 人口增长量、自然增长量、净移民人数

2. 新加坡移民政策最宽松的时期是(  

A. 1958-1970      B. 1971-1980       C. 1981-1990      D. 1991-2000

3. 2000年以来,新加坡外来移民中,来自中国大陆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华人占70% ,远高于马来人和其他族群,其主要原因是(  

A. 空间位置邻近   B. 文化习俗相近   C. 经济收入差异   D. 教育水平差异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人口增长包括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所以为人口增长量;总体趋于下降,应为自然增长量;新加坡经济发达,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大,人口迁入多,因此为净移民人数,故选D

2题详解】

移民政策宽松的时期,净移民数量较大,由图可知,1991--2000年净移民数量最大,应是移民政策最宽松的时期,故选D

3题详解】

马来人等族群分布地区与新加坡空间位置更邻近,同时也存在经济收人差异和教育水平差异。而新加坡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与中国大陆习俗相近。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其次有战争,国家政策,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文化背景等。

龙港市原为温州市苍南县下属的乡镇,2019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龙港市,以原龙港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港市行政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4. 龙港撤镇设市,改变了温州市的(  

A. 城市体系   B. 城市等级

C. 服务范围   D. 服务种类

5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龙港撤镇设市,可以(  

A.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 降低人口密度

C. 减缓人口老龄化        D.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6. 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温州市逐步由沿瓯江发展轴滨海发展轴拓展,这样做是为了(  

A. 发挥沿海区位优势   B. 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C. 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D. 改善瓯江水质环境

【答案】4. A    5. D    6. A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龙港撤镇设市给温州市带来的影响。龙港撤镇设市使得温州增加了一个县级市,故改变了城市体系,A正确。并没有改变温州市的城市等级,B错误。龙港市原为温州市苍南县下属的乡镇,龙港撤镇设市,温州市的辖区范围并没有扩大,故服务范围没有改变,C错误。温州市依旧是地级市,服务种类没有改变,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龙港撤镇设市带来的影响。撤镇设市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A错误。撤镇设市增加了城市人口密度,B错误。和老龄化无关,C错误。撤镇设市提高了城镇等级,利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温州市由沿瓯江发展轴滨海发展轴拓展的目的。温州向沿海发展能充分发挥温州沿海区位优势,开发沿海滩涂,增加城市土地供应,拓展城市空间,A正确。温州市的辖区范围并没有扩大,因此城市服务范围没有扩大,B错误。和城市的创新能力无关,C错误。该举措对瓯江水质环境的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圆柏是山地暗针叶林带常见树种,受水、热条件差异影响,其分布上限海拔高度不同。圆柏原是高大直耸的外形,但在我国台湾玉山,却演化成小叶、呈匍匐状的高山灌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山地圆柏上限高度由高到低排列是(  

A. 天山博格达山、台湾玉山、秦岭太白山、小兴安岭

B. 小兴安岭、秦岭太白山、台湾玉山、天山博格达山

C. 台湾玉山、秦岭太白山、天山博格达山、小兴安岭

D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小兴安岭、天山博格达山、秦岭太白山、台湾玉山

8. 玉山圆柏演化成小叶、呈匍匐状的高山灌丛的原因是(  

A. 多强风        B. 光照强        C. 降水少        D. 土层薄

9. 圆柏所在针叶林(  

A. 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B. 林下多为藤本植物

C. 集中于土壤肥沃区   D. 多与高山草原相邻

【答案】7. C    8. A    9. D

【解析】

7题详解】

水热条件越好,圆柏分布上限海拔高度越高,由于台湾玉山纬度最低,降水充沛,所以分布上限最高,而小兴安岭地处纬度最高,热量条件最差,分布上限海拔最低,C正确。故选C

8题详解】

玉山地处台湾岛,临近太平洋,海拔高,风力强,圆柏受强劲的风力作用和山顶低温影响,演化成高山灌丛,矮化、小叶更有利于在大风环境生存,A正确。故选A

9题详解】

针叶林多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同纬度地区多海洋,多分布于山地林带,土地相对贫瘠,AC错误。藤本植物主要为热带雨林的植物,B错误。按垂直自然带一般分布规律,针叶林分布区气温较低,上部多分布高山草原,D正确。故选D

当地时间32119时,中国援助塞尔维亚(1)的首批来自广州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此后,医疗队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抗疫援助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专家医疗队抵达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时,321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 1/2       B. 1/3       C. 2/3       D. 3/4

11. 医疗队开展抗疫援助工作期间,广州(  

A. 日出方位东南方向   B. 正午树影逐渐变长

C. 日落时刻不断推迟   D. 昼夜差值逐渐变小

【答案】10. D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日界线的判断,要计算出0时经线的度数,此时东一区为16:00,0时经线为90°E,此时321日的范围为从90°E向西到180°,占全球的3/4,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产生的地理意义,321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广州白昼渐长,日落逐渐推迟,C正确;321日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广州日出东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树影逐渐变短,昼夜差值逐渐变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组考查时间的计算、日期的判断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茶树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又怕涝、喜阴的生长特性,光的性质也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通常红光、黄光更容易被茶树吸收利用。湄潭县(如下图)位于贵州北部、遵义东部,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为革命老区,系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湄潭县平均海拔972.7m,年均温15°C,无霜期284天,年日照时数1163小时,年降水量1100mm以上,森林覆盖率56.5%。其土壤多呈酸性,气候等地理环境条件特别适宜茶树生长。近年来,湄潭县坚持特色在茶、优势在茶、希望在茶、出路在茶、成败在茶的发展主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1500,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贫困镇发生率从33.3%下降到零,形成了产业扶贫的湄潭模式;下表为湄潭县适宜茶叶生长的立地区域统计。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1)归纳湄潭县适宜优质高档茶叶生长的地形、土壤条件。

2)湄潭县冬季多云雾,春季多夜雨,分析该气候条件对茶叶生长带来的有利影响。

3)为使茶园功能更加趋近于森林功能,湄潭县大力发展套种遮荫树,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简述该做法的好处。

4)谈谈湄潭县通过茶叶产业扶贫脱困对其他贫困地区的启示。

【答案】(1)地形条件:海拔500~1200米之间的低山和低中山、坡度26°35°的陡坡。

土壤条件:酸性、土层厚度大于0.4米。

2)冬季多云雾,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以免茶树遭受冻害;白天云雾天气使得太阳辐射形成漫射,红光、黄光更容易被茶树吸收利用。春季多夜雨,相应地白天降水量较少,使茶树白天有丰富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夜雨多,大量的雨水渗入土壤深层,保持土壤水分充足。

3)套种遮荫树,实施树冠生物覆盖,建立以茶树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在垂直结构上,形成由乔木、灌木、草本等组成的多种不同生态系统,使光能和土壤营养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又起到上层树木调控茶树光照与温度,下层草本保持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作用,改善了茶园的生态条件,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4)因地制宜,围绕优势资源(特色物产),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形成品牌优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绿水青山,并且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任答2)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湄潭县优质茶叶的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依据图文信息可知,湄潭县适宜优质高档茶叶生长的地形大致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之间的低山和低中山、坡度26°35°的陡坡。土壤多呈酸性,土层的厚度大于0.4米。

2)读图可知,湄潭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冬季受准静止锋影响大,冬季易受冻害威胁;冬季云雾较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以免茶树在夜间遭受冻害;白天云雾天气使得太阳辐射形成漫射,红光、黄光更容易被茶树吸收利用。春季为茶树生长旺盛的季节,此时多夜雨,相应地白天降水量较少,使茶树白天有丰富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夜雨多,大量的雨水渗入土壤深层,使土壤水分充足,保证茶树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3)发展套种遮荫树,这样可以实施树冠生物覆盖,建立以茶树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更好地满足茶树对光照的特殊 需求;在垂直结构上,形成由乔木、灌木、草本等组成的多种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使光能和土壤营养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又起到上层树木调控茶树光照与温度,下层草本保持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作用,因而从整体上改善了茶园的生态条件,从而达到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4)对其他贫困地区的启示有: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物产,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从而获得规模效益;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形成品牌优势,获得品牌效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要致力于保护绿水青山,并且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0年意大利威尼斯与我国苏州结为姊妹友好城市。这两个城市位于欧亚大陆东西两方,都以水城著称于世。下图为苏州、威尼斯气候统计图。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材料二201911,威尼斯市遭受严重的水灾,85%的城市街道处于水下,城市进入紧急状态。市长布鲁尼亚罗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威尼斯在本世纪末面临被海水完全吞没的风险。

1)比较苏州和威尼斯的气候特征。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苏州成为水城的原因。

3)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城威尼斯的影响。

4)说明为避免威尼斯被海水完全吞没,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共同点:年降水量均较多;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不同点:苏州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季节差异大,威尼斯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苏州气温年较差大于威尼斯。

2)苏州地形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形成了众多河湖水系;冬季气温大于0C,无结冰期。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水城”;洪涝等灾害增多;导致水城生态系统失衡;导致旅游业凋敝,人口外迁。(任答3)

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燃烧,开发使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公众参与,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任答4)

【解析】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分析】

本题以威尼斯与苏州两座水城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苏州和威尼斯气候的共同点:都属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距海近,年降水量均较多;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不同点:苏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季节差异大,威尼斯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苏州气温年较差大于威尼斯。

2)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大,形成了众多河湖水系;冬季气温大于0ºC,无结冰期。

3)威尼斯是沿海城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逐渐淹没水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频发,洪涝等灾害增多,导致水城生态系统失衡;海平面上升,逐渐淹没水城,导致旅游业凋敝,人口外迁。

4)为避免威尼斯被海水完全吞没,人类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植被覆盖率及加强国际合作等。具体措施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燃烧,开发使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公众参与,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14. [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

黎里地处苏州市吴江区东南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黎里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古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明代成化年间成为江南大镇,与吴江同里、湖州织里、常熟古里并称江南四里。古镇内河网密布、港汊纵横,民居临河而建。沿河分布了大量宋、元、明、清朝代的历史遗存,环境幽静,弄堂、古桥、河岸为特色,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该地近年来积极发展旅游业,但与周边乌镇、同里等江南水乡古镇相比,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较低。

分析黎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不足。

【答案】优势:位置优越,黎里紧邻上海、苏州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阔;古镇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不足:旅游资源同质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与非凡性较低;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较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详解】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黎里地处苏州市吴江区东南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说明其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客源市场广阔;该古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古镇内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该镇交通便利,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高。不足方面结合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及知名度等进行分析,该地大量的旅游资源为人文历史景观,自然景观较少,说明旅游资源同质化,多样性较低;且与该地区其他著名景观相比,该镇知名度较低等。

15.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鸬鹚属于大型食鱼游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青藏高原繁殖的鸬鹚种群,一般每年9月末、10月初就开始飞离繁殖地,迁往我国东南沿海、海南岛等地越冬。近年来,一些偷懒的鸬鹚逗留高原也能生存。

解释近年来,鸬鹚偷懒逗留青藏高原的原因。

【答案】自然原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冬季更温暖、更湿润,鸬鹚栖息环境改善;青藏高原河、湖众多,有充足食物来源。

人为原因:近年来,青藏地区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工投喂频次增加;偷猎现象减少,鸬鹚栖息地受人类活动干扰减少。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青藏高原鸬鹚的生态习性和近年的迁徙变化,考查区域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

【详解】鸬鹚迁徙主要是越冬躲避寒冷和觅食,鸬鹚偷懒逗留青藏高原,滞留原地就可以越冬,说明环境温度和食物来源发生了变化。所以可以从气温、食物方面进行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自然原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冬季更温暖,满足鸬鹚的越冬需要;冰川融水增加,青藏高原河、湖湿地面积增加,有充足食物来源;鸬鹚栖息环境改善。人为原因: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青藏地区的环境保护增强,人工投喂频次增加,食物来源有保障;偷猎现象减少,栖息地受人类活动干扰减少,环境安全度升高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