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届高三2020-2021学年8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标签:
材料财经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示铁路线走向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冻土分布 B.地形地质 C.资源分布 D.年降水量
2.该对慢火车开通后保留至今,主要目的是
A.吸纳沿线更多的客源 B.让游客能体验慢火车
C.维护列车低运营成本 D.为沿线人民提供便利
3.类似这样的“慢火车”在我国还可能存在于
A.唐古拉山脉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太行山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4.2020年4月15日、16日黎明时分,一轮下弦月将与木星、土星、火星相约夜空,上演“三星伴月”的精彩天象。如果天气晴好,将在清晨的东南低空看到这四个天体“相依相伴”。如图所示当时各天体的位置关系为(
A.
B.
C.
D.
5.与原能源运输线路相比,浩吉铁路的主要优势是(
A.运量大 B.运费低
C.运输效率高 D.安全性好
6.浩吉铁路沿线(
A.经过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区
B.经过了地势二、三级阶梯
C.可见荒漠、草原、针叶林和阔叶林景观
D.主要途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江南丘陵
7.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 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
8.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图
9.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A.6点前后 B.11点前后 C.18点前后 D.24点前后
10.与夏季相比,该气象站冬季谷风(
A.出现早,风力大 B.出现早,风力小
C.出现晚,风力大 D.出现晚,风力小
11.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
A.白天多上升气流 B.白天多下沉气流
C.夜晚多上升气流 D.夜晚多下沉气流
12.人口负增长即人口减少,中国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人口负增长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将带来一系列潜在风险。如图示意中国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缩减情况(含预测)。下列关于图中中国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8年后,总人口持续减少
B.2062年后,总人口有上升趋势
C.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26年达到峰值
D.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先于总人口负增长出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 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 D.先侵蚀,后淤积
14.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提高
15.影响蒸发的因素复杂。伊利湖、安大略湖分别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南、最东的湖泊。伊利湖面积约25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8米,最深64米。安大略湖面积约196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86米,最深244米。如图分别示意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位置及其1972-1973年蒸发量变化。安大略湖蒸发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比伊利湖推迟近2个月,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面积 B.深度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17.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交通拥挤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8.图中(
A.甲地树木稀疏,草原广布 B.乙地近海海域,寒暖流交汇
C.丙地板块交界,地震多发 D.丁地河网密布,含沙量较大
19.该日,日环食带沿线地区(
A.西侧比东侧先看到日出 B.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C.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 D.白昼最长,黑夜最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茶叶品牌在新加坡创立,主要由于当地(
A.制茶技术先进 B.原材料充足
C.市场需求量大 D.贸易条件好
21.该品牌茶叶的核心竞争优势是(
A.多样的原料来源 B.多元的创新产品
C.较低的销售价格 D.优雅的销售门店
22.该品牌茶叶销售门店的最佳区位是(
A.茶叶批发市场 B.住宅区周边
C.大型商业中心 D.茶叶种植园
23.该城市的风频图为(
A.
B.
C.
D.
24.在我国,一般偏南盛行风速小于偏北风。考虑到对居民区影响最小,大气污染最严重的企业最适合布局在图中(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5.黑河(
A.流经青、藏、陇、内蒙古等省区 B.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C.下游集水面积大,流量大于上游 D.初春时节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26.居延海一分为二(
A.主要原因是当地围湖造田 B.适合在春季调水加以改善
C.其形成受湖底地形的影响 D.可提高当地的环境承载力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咖啡原产于非洲,现在我国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均有种植,但9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图一为“咖啡原产地非洲某地的咖啡种植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咖啡种植已成为我国云南部分地区支柱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农村扶贫产业,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咖啡生豆产量位列全球第13位,但人均咖啡消费水平低,产业利润丰厚的加工、流通环节多为外国品牌控制。图二为“我国咖啡种植面积和生豆产量、出口量、消费量统计图”。
(1)结合咖啡原产地和我国的种植状况,概述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应具备的自然条件。
(2)简述近十年来我国咖啡生豆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3)简析我国发展咖啡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为提升我国咖啡产业水平,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3)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是黄河的支流,因其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流速不定,清浊不定,故有无定河之名。下图是无定河水系略图,芦河是无定河支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其河床深度随无定河加深加深。
(1)分析芦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原因。
(2)无定河流量增大期间河水逐渐变浑浊,对此作合理解释。
(3)推测芦河河床深度随无定河加深而加深的原因。
(4)芦河河床深度加大会导致流量加大,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B
2.D
3.C
【解析】
【分析】
1.从图可以看出,铁路主要沿河分布,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铁路沿河谷延伸起伏较小,故对图示铁路线走向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地质,该地区没有冻土分布,资源分布和年降水量对其影响较小。故选B。
2.该地区位于横断山脉边缘,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高铁暂时无法到达该地,共停靠26个站,运行平均时速不超过40km/h,几乎每10分钟停一站,说明该对慢火车为沿线人民提供便利,吸纳沿线更多的客源不是主要目的,乘客多为沿线的人民,并不是让游客能体验慢火车;票价低,至今22年未涨过价,说明并不是为了维护列车低运营成本。故选D。
3.类似这样的“慢火车”在我国还可能存在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铁路是青藏高原唯一的铁路,排除A。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不可能存在,排除CD。太行山区交通不便,可能存,C正确。故选C。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和月球绕地球的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表现为逆时针方向。下玄月时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西边,B、C图中月球出现在太阳的东边,故排除;四个天体“相依相伴”图中火星位置最靠东,然后是土星,最后是木星,故A正确,D错误。故选A。
5.C
6.B
【解析】
【分析】
5.
根据材料可知,原能源运输线路为经过水运,即与水运相比,铁路的优势表现在运速快、运输效率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
浩吉铁路并没有经过我国东部地区,故A错误;浩吉铁路经过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故B正确;浩吉铁路沿线无法看到针叶林,故C错误;浩吉铁路没有经过华北平原,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通过文字材料背景和区域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读图能力。
7.A
8.B
【解析】
【分析】
7.
读图可知,60º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该航线对风阻和逆水等因素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故BC错。从图文信息不能看出该航线的岛礁的多少,D错。从题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线,因为大圆劣弧球面距离最短,故A对。故选A。
8.
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错。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北移,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小西风带影响,降低风阻,B对。航线北移,纬度更低,受热带风暴影响更大,C错。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航线,D错。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气压带风带熟悉并掌握。
9.B
10.C
11.A
【解析】
【分析】
9.
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10―12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故选B。
10.
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高度更小,谷底受山体阻挡明显,气温上升慢,谷风出现时间较晚。夏季普遍温度高,气压梯度小,风力小;冬季谷底、山峰之间温差大,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故选C。
11.
与谷底相比,坡地近地面空气白天升温较快,盛行上升气流,夜晚坡面降温快,坡地气流多下沉。故BC错。白天坡地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夜晚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对茶树生长不利,故A对,D错。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山谷风的理解。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12.D
【解析】
【分析】
【详解】
2018年到2026年期间,我国净增人口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在增加,故A错;2062年,我国净增人口数量为负值,说明此时人口在下降,故B错;2026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数量最多,而不是劳动人口的总数达到最多,故C错;图中在2018年我国劳动人口负增长已经出现,而我国总人口负增长要到2026年,故D对。故选D。
【点睛】
13.B
14.D
【解析】
【分析】
13.1976年至1996年,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1996年之前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海水深度减小,近岸淤积明显,但淤积程度逐期减缓;1996至2002年,水深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减小,缩减速率逐期增大,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先淤积、后侵蚀,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2002-2014年期间,水深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减小,说明海水深度增加,泥沙淤积减轻,黄河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水深加大,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含沙量减少,D正确。年降水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增大、年蒸发量减少对2002-2014年期间水域面积减小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
15.B
【解析】
【分析】
【详解】
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蒸发量最大值应出现在湖水温度最高的时间,安大略湖的面积尽管比伊利湖小,但是水深远远超过伊利湖,所以安大略湖的湖水体量更大,温度的变化更小,增温和降温都比伊利湖慢,因而安大略湖最高水温出现的时间比伊利湖晚,安大略蒸发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比伊利湖晚,A错误,B正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差不大,C、D错误。故选B。
【点睛】
16.D
17.C
【解析】
16.人口总数的变化受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因素影响。读图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机械增长率始终为正值。根据数值可以计算出2012年人口增长率等于0,2006-2012年,该省人口增长率大于0,总人口增加。2012-2014年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总人口减少,所以是先增后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读图可知,该省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机械增长率逐渐降低且大于0,因此净迁入人口减少,可能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该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内地省份,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导致净迁入人口减少,C正确。城镇交通拥挤不是净迁入人口少的主要原因,A错误。我国东部地区省份经济水平是增长的,B错误。没有资料显示该省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错误。故选C。
【点睛】
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导致一个地区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18.C
19.D
【解析】
【分析】
18.
结合图示可知甲地位于非洲几内亚湾,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不是树木稀疏,草原广布的热带草原,A错误;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阿曼湾附近,该地近海海域,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冬夏季节流向不同的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不是寒暖流交汇的海域,B错误;丙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震频发,C正确;丁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D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9.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侧比西侧先看到日出,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日环食沿线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附近,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环食带沿线地区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白昼一年中最长,黑夜最短,D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0.D
21.B
22.C
【解析】
【分析】
20.此题考查“当地”的优势条件,材料中“产品由欧洲顶尖的制茶师手工调配”,说明当地不具备“制茶技术先进”的条件,A错误;材料中“该品牌茶叶的原材料来自全球不同的茶园”,说明当地原材料不充足,B错误;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面积狭小,总人口约564万,人口少,市场需求量不大,C错误;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附近有马六甲海峡,交通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大量货物、人口在此中转、流动,便于发展对外贸易,贸易条件好应是该茶叶品牌在新加坡创立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选D。
21.该品牌茶叶的原材料来自全球不同的茶园,茶园的茶叶不可能只供给新加坡,因此多样的原料来源不是核心竞争优势,A错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该茶叶品牌,推出了牛奶乌龙茶、火烈鸟茶、鸡尾酒时光茶等800多种不同口味的产品,可以满足大多数顾客的需求,这是其核心竞争优势,B正确。较低的销售价格、优雅的销售门店其他品牌茶叶、其他商品也可以做到,CD不会成为核心竞争优势。故选B。
22.由材料知“该品牌茶叶产品由欧洲顶尖的制茶师手工调配、销售门店的装修风格气派优雅”、“销售价格从每50克60元到6000元不等”,特别是高档茶叶价格不菲,销售门店利润较大,付租能力强,适合布局在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大型商业中心”,C正确。茶叶批发市场环境较差、一般布局在城市郊区,人口少,不适合布局该门店,A错误。住宅区周边流动人口数量不如大型商业中心多,且大型商业中心顾客休憩期间就可以饮茶,住宅区消费水平比大型商业中心低,不是最佳布局位置,B错误。该品牌茶叶的原材料来自全球不同的茶园,新加坡应该没有茶叶种植园或茶叶种植园极少,D错误。故选C。
23.D
24.A
【解析】
【分析】
23.
读图,图示居住区布局在东侧,工业区布局在西侧,中间有绿化带,故该城市的风频图为D,以偏东风为主,工业区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故选D。
24.
由题干可知,②④离居住区近,可排除;如果考虑风速,在我国,一般偏南盛行风速小于偏北风,故选择①处比③处好,可以减少污染物吹向居住区。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工业区的布局要求,工业区的布局原则为: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带,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等。
25.D
26.C
【解析】
【分析】
25.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注入居延海,并没有流经西藏,A错;黑河主要依靠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位的季节变化大,B错;该河为内流河,下游集水面积小,流量上游更大,C错;该河冬春季节河流结冰,同时,该河由低纬流度向高纬度,初春时节气温回升,河段可能发生凌汛现象,D正确,故选D。
26.由于黑河中上游地区灌区用水量的增加,导致注入居延海的地表径流减少,居延海面积缩小,一分为二,所以居延海一分为二的主要是中上游地区用水增加导致;同时,水位降低,而湖泊一分为二,表明湖底地势中部较高,A错,C正确;春季祁连山冰川融水量相对较少,同时,春季农作物需水量大,不是调水的最佳时间,B错;居延海一分为二,说明其水位下降,湖泊水量减少,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劣,不会提高当地的环境承载力,D错。故选C。
【点睛】
凌汛是发生在有结冰期的、且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流河段特有的现象。它的形成通常是由于下段河道先结冰或上游先解冻而造成的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水流不畅,而导致河水上涨的现象。在有些地方也将之称为冰排,是冰凌(冰块)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27.(1)气候:热带、亚热带;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丘陵、山地。
(2)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仍需进口
(3)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大;政策扶持。
(4)培育良种;提高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扩大种植规模;创立品牌;培育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咖啡种植的区位条件、我国咖啡生产的特点及发展的措施,考查对图表的阅读和应用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
(1)从左图的原产地分布图和我国咖啡种植区的分布可知:咖啡种植区的自然条件应具备以下条件:气候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并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以山地丘陵、山地为主,海拔在1000-2300米最好。
(2)本题主要考查对图表数据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从图可知,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但由于部分生豆出口,导致国内咖啡仍需进口。
(3)本题考查我国咖啡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可从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大;我国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政策优惠。
(4)本题考查发展措施,可从培育良种、技术、产业链、品牌等方面分析。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加强种植技术研究,提高种植技术;对咖啡生豆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专业化生产,扩大种植规模;树立品牌意识,创立自主品牌;加快国内咖啡销售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培育国内市场。
【点睛】
28.(1)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
(2)可可与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提供荫蔽环境,有利于可可幼苗生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事活动可错时进行,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生产效率。
(3)此时段为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值湿季,可可采摘后易霉变腐烂需及时晾晒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北部热带草原区该时段正值干季农闲季节,有大量闲置劳动力。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分析、农业活动优点分析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考查等知识点。可以借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农业活动安排的优点回答。
【详解】
(1)据图2可知,加纳可可带大致位于2°W、7-8°N,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之间,属于二者的过渡地带,因此降水应该是年内分配不均;据图3降雨量可知,该地区6月份、10月份附近降水较多,说明有两次雨季,1月、8月降水相对较少,形成两次干季。
(2)可可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幼苗生长期间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治霉烂。结合图3,中幼苗期农事活动、结果期农事活动可知,可可和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期可以为幼苗提供荫蔽环境,利于幼苗生长;可可、谷物生产忙季、闲季基本错开,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3)据图3分析,每年9月至次年1月,是结果收获的大季,此时降水较多,是雨季,“可可收获时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治霉烂”,可可收获应该及时晾晒加工,此时需要大量劳动力;可可带以北草原地区农忙主要在其湿季,每年9月至次年1月可可带以北草原地区应该进入干季,是农闲季节,此时有大量劳动力闲置。
29.(1)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附近无高山,缺少冰雪融水补给;流经沙漠,地下水较为丰富。
(2)流量增大说明降水量增大;因植被覆盖率低(地形起伏大),造成坡面水土流失;同时流量增大引起流速加快,对河床侵蚀加剧。
(3)无定河加深,芦河比降加大;流速加快,对河床下蚀作用加强。
(4)河床深度加大,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加快。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无定河为背景,考查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芦河所在地区降水小于400mm,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表水缺乏;附近无高大山脉,因此缺少冰雪融水补给;流经沙漠,下渗量大,地下水较为丰富。
(2)无定河流量增大说明此时降水量增大;因该区域植被覆盖率低,地形起伏大,造成坡面水土流失较严重;同时流量增大会引起水流的流速加快,对河床侵蚀加剧,含沙量增加,河水逐渐变浑浊。
(3)无定河位于芦河的下游,无定河加深,与芦河的落差加大;河流的流速加快,对河床下蚀作用加强,导致芦河的深度加深。
(4)由第(1)小题已知,芦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因此芦河河床深度加大,水位下降;因地下水位变化不大,地下水补给加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