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2020-09-01 08:33:37)
标签:

财经

美食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杂谈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2020年高考地理百日冲刺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

近年来,日本各地掀起一股植物工厂热,即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环境中,借助人工光照,是配育绿叶蔬菜的场所。日本幕张地下植物エ厂利用靠近东京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种植蔬菜,该地下综合管廊闲置已久,温度常年保持在1822℃。植物エ厂建成后,从菜苗盒送入地下到长好蔬菜送至地面,实现全程自动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城市出现地下植物工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

A. 耕地资源相对缺乏 B. 综合管廊普遍闲置

C. 市民空余时间较多 D. 地下农业经验丰富

2. 与传统蔬菜种植方式相比,地下植物工厂蔬菜种植

距离市场近,储运费用低地下温度稳定,采暖降温成本低

全程自动化,劳动力成本低技术较成熟,开发成本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 A    2. A

【解析】

1题详解】

地下植物工厂即将农作物放在地下种植,主要的目的是城市的土地资源少、地价高,现代城市建设用地大量挤占耕地,造成耕地资源紧缺。正确答案为A。综合管廊普遍闲置不一定非要发展农业,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这不是地下植物工厂出现的必然原因,B错误。靠近东京的城市,市民从事农业比重较小,空余时间不多,C错误。地下农业刚起步,经验不丰富,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地下植物工厂需借助人工光照,使用营养液,使用自动化设备,因此技术要求高,开发成本高,且技术并不成熟。排除,故正确答案选A

骑行是只需一辆单车、一个背包即可出行的运动旅游方式。骑行属于户外运动,除装备消费之外,出行相关的花费也十分可观。《2017年中国骑行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不同省区骑行速度差异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3. 导致不同省区骑行速度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体格 D. 设备

4. 7月,在速度最慢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省区骑行时,应特别注意防范

A. 暴雨 B. 大风 C. 晒伤 D. 高温

5. 与驾车或乘大型公用交通工具出行相比,骑行的突岀特点是

成本低速度快更环保利于健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3. A    4. C    5. D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以看出,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等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骑行,速度较快,而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形崎岖的地区骑行,速度较慢,因此导致不同省区骑行速度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对,BCD错,故本题选A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骑行速度最慢的省区是青海省,7月,青海省太阳高度角较大,而且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因此太阳辐射非常强烈,骑行速度又慢,骑行时间长,应特别注意防范晒伤,C对;夏季,青藏高原暴雨、大风较少,AB错;由于地势高,不会出现高温天气,D错。故本题选C

5题详解】

与驾车或乘大型公用交通工具出行相比,骑行的工具是单车,无需消耗能源,无尾气排放,更环保;人力骑行,使身体得到锻炼,更利于健康,对;速度慢,不是优势;成本低也不是突出优势,错。故本题选D

海洋难抵极,又称尼莫点(48°52.6′S123°23.6′W),位于南太平洋中央海面上,是地表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与最近的陆地相距约2688千米。该点孤离于陆域、洋流及船舶航线之外(右下图)。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大量的人造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并埋葬在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了航天器的公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6. 尼莫点孤离于船舶航线之外的主要原因

A. 该点附近海水浅不利于大型船舶航行

B. 该地区风大浪高不利于航行

C. 该区域无人类活动,船舶无法补给

D. 该区域远离陆地,航行无需经过

7. 尼莫点附近区域生物踪迹稀少的主要原因

A. 海水水温过低,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B. 无海水扰动,营养物质沉于海底

C. 孤离于陆地、洋流之外,缺乏有机质

D. 纬度较高,光照、热量不足

8. 与其它海域相比,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航天器公墓的有利条件是

A. 海水深度较大 B. 隐蔽条件较好

C. 自净能力较强 D. 受(对)环境影响较小

【答案】6. D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海上航线是船舶在两地间的海上航行路线,每个航次的具体航线,应根据航行任务和航行地区的地理、水文气象等情况,以及船舶状况规定,由材料分析可知,尼莫点是地球表面距高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位于南太平洋中央之处的海面上,最近的陆块与当地相隔2688千米之遥,因此,该点由于距离陆地较远,航行多数不在此经过,孤离于船舶航线之外,故选D项。

7题详解】

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物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有关。尼莫点包夹在南太平洋环流所围海域的中间,因此租出了营养物丰富,温度较低的外部海水流入,而陆块与当地的漫长距离 也表示该点欠缺陆上冲刷入海的有机物, 因此. 由于上述原因,使尼奠点周边的海洋环境不足以供养大量生物,故选C项。

8题详解】

与其它海域相比,该点距离陆地最远,该海域成为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和埋葬地对环境影响较小,D正确。

安徽九华山(30.5°N118°E)地处长江南岸,最高峰1342米。科研人员对九华山北坡持续观测发现:在气温回升期间,气温随地形高度的垂直分布常出现逆温现象,逆温结束前后多成为山区天气转变的前兆,这种现象九华山北坡表现非常典型。下图示意九华山北坡四个测点高度及对应测点的气温随高度变化,甲、乙、丙、丁四曲线分别表示该地春季某日先后四个时段气温随高度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9. 甲、乙、丙、丁四个时段中,九华街百岁宫一带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A. B. C. D.

10. 九华山成为通过逆温预报天气最典型地区,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独特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地理位置 B. 茂密的森林植被

C. 较低的海拔高度 D. 充沛的水汽来源

11. 人们发现:在气温回升期间晴朗的夜晚,山顶附近日最低气温实际值比理论值(按垂直递减率计算值)偏高,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的强弱 B. 云雾的保温作用

C. 风力大小的差异 D. 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9. D    10. A    11. B

【解析】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9题详解】

材料:九华山在气温回升期间,气温随地形高度的垂直分布常出现逆温现象,逆温结束前后多成为山区天气转变的前兆,这种现象九华山北坡表现非常典型,而该现象位于九华山北坡,所以该逆温的形成应与冷锋有关,当冷锋逆温在山前形成时大气稳定,对流不畅(暖空气还没有被推到一定高度),不会产生雨雪天气,只有当冷空气将原来的暖空气推到一定高度,暖空气的水汽出现凝结,才会出现降水,而此时应处于逆温结束时分,图中丁时段处于逆温即将结束时间,故选D

10题详解】

由题干分析,九华山受山区下垫面影响,升温期间有地形逆温出现,消失后必会降温,降温期间必有降水和复杂天气出现。该地地处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北部空气经过长江时带来较多水蒸气,南下受地形阻挡抬升,引起天气变化,所以根据环境的整体性分析,这一现象是受到地形、位置、海拔、植被等因素共同组成的,而这些要素都和其独特的位置有关,故A项比其他选项更加全面,A项正确。

11题详解】

因为在气温回升期间,北风势力弱,风力小,晴朗的夜晚,山坡附近空气冷却下沉,中部空气上升,水蒸气易在山顶附近凝结,形成云雾,对山顶附近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山顶附近日最低气温实际值比理论值(按垂直递减率计算值)偏高,所以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云雾的保温作用。 故选B项正确。

卷 非选择题

()必考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栗是比较高大的乔木果树,喜光性强,花期为5—6月,果熟期为9—10月,果实保鲜时间较短,一般自然条件下,只能保存3个月左右。迁西板栗甘甜芳香,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有东方珍珠的美称,主要出口日本。然而,由于出口渠道单一、市场竞争激烈等,迁西板栗的出口遭遇了寒流,出口形势日益严峻,出口价格一跌再跌,板栗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下图为迁西位置示意图。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1)分析迁西板栗生长的气候条件。

2)指出迁西板栗主要出口日本的原因。

3)推测迁西板栗出口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原因。

4)关于迁西板栗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人说主要是扩大种植面积,有人说主要是延长产业链。你赞成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答案】(1)迁西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为板栗生长提供充足水分;降水集中在78月,既避开花期,又满足果熟期对雨水的需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气温适宜,日照时间长,热量和光照充足。

2)距离近;市场开阔;甘甜芳香,品质高。

3)规模大,质量得不到保证;无序竞争,出口产品过于单一;深加工不足,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4)赞成扩大种植面积。该地区土地开发的潜力较大,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板栗树的生长;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大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建成专业基地,提高专业化程度。

赞成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培育品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农业的区位条件及农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

【详解】(1)气候条件可从降水、气温、光照、热量等角度回答。迁西位于河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为板栗生长提供充足水分;花期为5—6月,果熟期为9—10月,降水集中在78月,既避开花期,又满足果熟期对雨水的需求;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板栗是比较高大的乔木果树,喜光性强,气温适宜,日照时间长,热量和光照充足。

2)迁西板栗主要出口日本的原因从市场、位置、品质等角度回答。日本与我国隔海想望,距离近;日本经济发达,人口较多,市场开阔;迁西板栗甘甜芳香,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有东方珍珠的美称,品质高。

3)出口面临问题越来越多的原因可从质量把控、市场竞争、品牌效应等方面回答。规模大,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出口渠道单一、市场竞争激烈等,无序竞争,出口产品过于单一;果实保鲜时间较短,深加工不足,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4)该题为开放试题,两种方向均可,但需说明理由。若赞成扩大种植面积,可从增加产量、扩大规模、提高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回答;河北区土地开发的潜力较大,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板栗树的生长;扩大种植面积可以增加产量,提高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可扩大规模,增大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建成专业基地,提高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若赞成延长产业链可从增加附加值、培育品牌、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回答;延长产业链,可增加附加值;培育品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利润;相关企业的增加,可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无需新开发土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年均输沙量495亿吨,在河口处堆积成面积达26万平方千米的巨大鸟足状三角洲,且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继续向墨西哥湾延伸。M市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但时常面临地面沉降问题,且该市在飓风来临时,时常遭遇洪水威胁,当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尤其严重。下图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示意图。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1)从河口地区的流水作用角度简述鸟足状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推测M市时常面临地面沉降问题的自然原因。

3)评价M市筑港的自然条件。

4)分析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M市洪水危害尤其严重的原因。

【答案】(1)河口地区地势平坦,海水侵蚀作用弱,河流分岔入海;各岔流的泥沙堆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岔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咀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岔道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起着约束水流作用,使岔流能继续向海伸延;岔道天然岸堤被洪水冲垮,又产生新的岔流。

2)位于河口,地势低洼;多沼泽分布,地层松软。

3)有利条件: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且位于海湾内,风浪小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不利条件:泥沙淤积严重,水域浅。

4M市位于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飓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当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飓风把该市北侧湖区的水吹向南边的海岸,受海岸阻挡,水位抬升,导致洪水灾害严重。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流水地貌的形成及港口的建设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

【详解】(1)该题明确要求从流水作用角度回答三角洲的形成过程,考生从流水侵蚀、流水沉积角度回答即可。从图中可以看出,鸟足状三角位于河口地区,河口地区地势平坦,海水侵蚀作用弱,河流分岔入海;密西西比河年均输沙量495亿吨,在河口处堆积,各岔流的泥沙堆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继续向墨西哥湾延伸,泥沙沿各岔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咀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岔道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起着约束水流作用,使岔流能继续向海伸延;岔道天然岸堤延伸较长,被洪水冲垮,又产生新的岔流。

2)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质地貌等角度回答。M市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位于河口,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多沼泽分布,地层松软。

3)评价筑港的自然条件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M市位于位于墨西哥湾沿岩,为亚热带气候区,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从图中位置可以看出,M市位于海湾内,风浪小。但M市位于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水域浅。

4M市位于位于墨西哥湾沿岩,位于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飓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当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受飓风影响吹偏北风,飓风把该市北侧湖区的水吹向南边的海岸,受海岸阻挡,水位抬升,导致洪水灾害严重。

()选考题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天坑是一种漏斗形岩溶地质景观,是在地下河强烈溶蚀和侵蚀作用下,石灰岩不断溶蚀,导致岩层崩塌,并贯通地表形成。2016年,我国地质专家在汉中南部发现在数量上居世界前列的天坑群。汉中天坑群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深处的禅家岩镇、小南海镇、骆家坝镇、三元镇四个区域,处于我国目前发现的天坑岩溶地貌的最北界,天坑群原始程度高、生态保护好,类型齐全,具稀、奇、峻、雄、险、秀的风景特色。图示意汉中天坑群分布地区。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评价陕西省汉中天坑群景区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汉中天坑群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原始程度高,生态环境好,类型齐全,风景独特,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美学观赏价值。

不利条件:汉中天坑群分布在秦巴山区深处,交通通达度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景区地势起伏较大,环境承载量小;距离东部发达地区较远,客源较少。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的接待能力和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存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由材料分析可知,汉中天坑群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原始程度高,生态环境好,类型齐全,具稀、奇、峻、雄、险、秀的风景特色,风景独特,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美学观赏价值。但是由于汉中天坑群分布在秦巴山区深处,交通通达度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景区地势起伏较大,环境承载量小;距离东部发达地区较远,客源较少。

【点睛】评价旅游资源价值

1. 浏览价值:游览价值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他首先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上,同时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还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等。

2. 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旅游资源要接近经济发达的旅游消费市场才有利于开发。

3.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

4. 地区接待能力:旅游区的活动配套设置、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其接待能力,从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5.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根据旅游活动的环境承载量确定旅游活动规模,是保证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速海最深处14m,平均深度8m,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亚速海平均盐度很低,约911‰,南部的刻赤海峡与黑海相连,黑海平均盐度约为1222‰。近几十年来,亚速海海水逐渐变咸。图?示意亚速海及周边区域。



2020届高三全国卷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简析近几十年来,亚速海出现海水咸化的原因。

【答案】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导致亚速海盐度加大;亚速海原来平均盐度很低,黑海平均盐度相对高于亚速海,在两个海域表层海水交换过程中,亚速海盐度加大。

人为原因:河流流域内生活(城市众多、人口多)、生产(经济发展、工矿业、农业等)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海河流流量减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亚速海海水盐度增加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自然原因: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导致湖泊水体面积减少,盐度增加,海水碱化;另一方面据材料可知南部的刻赤海峡与黑海相连,黑海盐度高于亚速海,在水体交换中,亚速海盐度增加;人为原因,据图可知库班河和顿河在注入亚速海的过程中,由于沿线城市众多,人口众多,大量的过度用水,导致入海径流减少,导致亚速海盐度增加,海水碱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