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2020-09-02 14:28:00)
标签:

财经

美食

启迪慧想文综

汽车

时尚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汽车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车间主要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其中涂装车间为无尘车间,对环境质量要求甚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展现出惊人的责任感,超过3000家企业跨界转产口罩等医疗物资的生产。26日,W汽车企业宣布生产口罩,三天后第一批口罩下线,践行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承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汽车生产企业最适合用于生产口罩的车间是

A. 冲压车间 B. 焊装车间

C. 涂装车间 D. 总装车间

2. 汽车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可以

A. 延长产业链 B. 升级产业结构

C. 转移下岗工人 D. 充分调动产能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四大车间中涂装车间对于车间环境要求最高,属于无尘车间,能够达到生产口罩的卫生标准,故最适合用于生产口罩的车间是涂装车间,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根据材料“W汽车企业宣布生产口罩,三天后第一批口罩下线,践行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承诺可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汽车企业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可以充分调动产能,D正确;汽车企业生产口罩,并不是延长产业链,也没有体现转移下岗工人,也没有促进产业升级,ACB错误。故选D

水温是湖泊的重要性质之一。下图示意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车日格勒湖6月份水温随深度的变化,湖水自上而下分为混合层、相对高温层(水温最高且变化相对较小)和温跃层(水温逐渐下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3. 该月份混合层的深度最可能为

A. 1m B. 3m

C. 5m D. 7m

4. 该月份混合层水温低于相对高温层,原因最可能是

A. 冰川融水汇入 B. 大气降水多

C. 湖岸泉水汇入 D. 太阳辐射弱

5. 推测该湖8月份混合层

A. 厚度增大 B. 厚度减小

C. 厚度不变 D. 完全消失

【答案】3. B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各层的特点,相对高温层应分布在3-4米(水温最高,且变化最小),温跃层应分布在水深在4米以下,则混合层应分布在3米以上的部分,所以该题选B

4题详解】

巴丹吉林沙漠分布众多沙山,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该湖泊周围无冰川分布,故其补给主要为地下泉水,故A错误,C正确;该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气候干旱,全年降水稀少,故B错误;6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5题详解】

由上题,该湖泊的补给主要为地下水补给,其地下水主要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沿断裂带下渗形成,8月份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地下水补给多,所以相对高温层厚度减小,混合层厚度增加,故该题选A

【点睛】本题要注意混合层分布最浅所以其水温受外界气温和补给影响较大,所以其温度变化最大,图示其夏季混合层水温低于温跃层的温度,夏季气温高,故混合层水温低应该不是受气温的影响,得出可能和补给有关。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39°42′N113°41′E)的金龙河峡谷(峡谷成南北走向)的西岸崖壁上。古时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栈道,后世以此为依托建起悬空寺。悬空寺日晒不着、雨淋不着、风吹不着、千年不倒。始建初期,悬空寺距离谷底近百米,后来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下图为悬空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6. 悬空寺建在距谷底近百米的峭壁中部,推测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古栈道

洪水

光照

气温

岩石性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 悬空寺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峡谷两侧山地下沉 B. 峡谷底部地壳抬升

C. 峡谷河流的泥沙沉积 D. 峡谷河流的侵蚀下切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古时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栈道,后世以此为依托建起悬空寺可知,寺的修建与古栈道有关;该地为季风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建在峭壁中部有利于防洪;从图中可看出该处岩石为薄层灰岩夹页岩,下层为厚层灰岩,岩性下硬上软,有利于建设和长久保存,B正确。由材料悬空寺建在距谷底近百米处可知,气温对其影响较小,因此气温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悬空寺日晒不着,光照不是悬空寺建在距谷底近百米的峭壁中部考虑的因素,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该地为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河流含沙量大,谷地泥沙沉积不断堆高,使谷地与悬空寺的距离变近,C正确;若峡谷两侧山地下沉或峡谷底部地壳抬升,可能导致悬空寺与谷底距离变近,但材料和图中缺乏相关信息,AB无法判断;峡谷河流的侵蚀下切会导致悬空寺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远,D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的流水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一般是并存的,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

普莫雍错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为5010m,年降水量为300mm左右,是一个淡水湖,如下图。每年2月,封冻的湖面上都要进行一次惊心动魄的羊群转场。早晨8时,居住在湖畔的牧民开始引导羊群走上湖面,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向湖心岛的行进。羊群在岛上度过一个月左右后便又返回陆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8. 普莫雍错成为淡水湖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主要自然原因有

夏季有降水,雨水补给湖泊终年有冰雪融水稀释湖水

属外流湖,盐分随河流排出气温常年较低,湖面蒸发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羊群转场到湖心岛过程中,牧民的经历最可信的是

A. 出发时沐浴着阳光 B. 转场途中看到湖泊在逐渐解除封冻

C 行进到湖心岛时太阳已升起 D. 登上湖心岛后发现日影朝西南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淡水湖的盐度低,盐度低与湖泊水量有很大关系,夏季有降水,雨水补给湖泊和气温常年较低,湖面蒸发弱都会使得湖水水量较多,是普莫雍错成为淡水湖的主要自然原因,正确;普莫雍错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冬季气温低,冬季没有冰雪融水,错误;图示信息中,普莫雍错没有外泄的河流,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羊群转场出发时早晨8时,是普莫雍错当地地方时6时,冬季此地还不到日出时刻,A错误;2月,气温低,封冻的湖面不会解除封冻,B错误;行进到湖心岛时,是10点,当地地方时8点,太阳已升起,太阳位于东南方位,日影朝西北,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淡水湖的形成与湖水收入和支出相关,普莫雍错夏季有降水,雨水补给湖泊再加上冰雪融水补给,收入多;海拔高气温低,常年湖面蒸发弱,湖水支出少。湖水收入大于支出,是淡水湖。

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巨大,按流动方向可分为乡城流动和城城流动。近年来,城城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现阶段城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居委会社区,购买住房占比较大;乡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仅22.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村委会社区,租住私房占比较大。下图示意我国目前人口流入最多的5个省份中规模较大的城城流动人口的流动轨迹。

结合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10. 与乡城人口流动相比,城城流动的人口

A. 社会融入水平高 B. 购买住房数量少

C 流动空间范围小 D. 租住私房数量多

11. 针对人口流动现状,我国应该

A. 消除大城市的城中村现象 B. 控制城城流动人口规模

C. 完善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 加快中小城市产业发展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现阶段城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居委会社区,购买住房占比较大,故城城流动的人口社会融入水平高,A正确;城城流动的人口购买住房数量多,租住私房数量少,BD错误;城城流动的人口流动空间范围与乡城流动人口没法比较,C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城城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大量人口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聚集,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破坏等问题。针对人口流动现状,我国应加快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缓解大城市的城市病,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缩小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如重建、改造等措施来消除大城市的城中村现象,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带来的问题,A;城城流动是因为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等,强制抑制人口规模反而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B;完善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拉力,会吸引人口往大城市移动,则引发环境问题,C;故选D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陇南大红袍花椒是著名的花椒品种,主要产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椒粒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药效成份多,是重要的烹饪调料和药材。国家质检总局于20123月批准对武都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陇南大红袍花椒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不耐涝,短期积水可致死亡。陇南市地处甘肃东南部,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降水量400-900毫米。目前武都区花椒基地面积达100万亩,当地椒农积极推广双椒套种生产模式,树上花椒树下辣椒使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下图示意陇南市位置。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1)分析武都区发展花椒产业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有利自然条件。

2)阐释武都区花椒种植业带来的生态效益。

3)说明双椒套种生产模式能够提高经济收人的主要原因。

4)为了武都区做大做强花椒产业,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所处纬度较低,光热充足;山高谷深,排水良好,洪涝灾害少。

2)花椒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调节气候,减少旱涝灾害;山坡被花椒树覆盖,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也可减少河流含沙量并有效防御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3)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水气肥等自然条件,减少化肥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一地两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多元化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4)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培育优良品种;严格管理,保障产品产量和质量;充分依托电子商务,不断提升武都花椒的网上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陇南花椒种植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产业发展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相关信息和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花椒的生长习性入手,结合武都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武都区发展花椒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材料信息表明,陇南大红袍花椒树喜光,图中显示,陇南武都区位于秦岭以南,所处纬度较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多阳坡,光热充足;材料信息表明,陇南大红袍花椒树不耐涝,而陇南市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排水良好,山地丘陵洪涝灾害少;当地山地丘陵区面积比重大,适合种植花椒的面积较大,材料信息表明,目前武都区花椒基地面积达100万亩。

2)从植被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角度阐释武都区花椒种植业带来的生态效益。材料信息表明,陇南大红袍花椒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椒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调节气候;山坡被花椒树覆盖,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种植花椒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可以调节径流,减少河流含沙量,从而减轻旱涝灾害;种植花椒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减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3双椒套种生产模式能够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原因应从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减少生产要素投入、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等方面说明。当地椒农积极推广双椒套种生产模式,树上花椒树下辣椒,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水气肥等自然条件,实现一地两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居民收入;积极推广双椒套种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通过生物间营养元素的相互补给,可以减少化肥等生产要素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好经济收入;积极推广双椒套种生产模式,丰富种植业结构,多元化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

4)为了武都区做大做强花椒产业,应从科技、生产、销售等环节提出建议。为了武都区做大做强花椒产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培育优良品种,增加品牌效应;严格管理,保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依托电子商务,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武都花椒的网上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量,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开发花椒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吉林西部松嫩平原上的白城市湖沼遍地,但水质盐碱度高。湖沼地区芦苇丛生,这里是水鸟的家园。人们种田放牧,常年开采利用地下水。通过白城人民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原来的低洼易涝地、盐碱地、弃耕地得到了很好的改良治理。如今,该地发展水稻种植,将满是白疙瘩的草原湿地开垦成了大片田地。

材料二:白城市区域简图。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l)近年来白城出现旱灾,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白城水稻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分析白城湖沼湿地面积变化的人为原因。

4)若白城湖沼湿地面积的变化趋势不变,分析湿地鸟类受到的影响。

【答案】l)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农业生产耗水量大;湖沼水盐度较大,难以利用;全球变暖,气候异常。

2)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稻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土壤肥沃,化肥使用少。

3)人为原因:由于过度农垦,放牧,占用湿地面积;过度开采地下水,湖沼水位下降,湖沼湿地面积减小。

4)若此趋势不变,会导致鸟类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生存面临威胁,使鸟类向外迁徙,鸟类数量,种类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紧密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近年来白城出现干旱的原因应从降水、蒸发、耗水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白城降水量在300400mm之间,蒸发量为18001900mm之间,说明当地降水少、蒸发强,容易出现干旱;当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某些季节和年份容易出现干旱;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近年当地降水量异常减少,导致干旱产生;材料信息表明,白城市虽然湖沼遍地,但水质盐碱度高,水源缺乏,容易导致干旱;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发展水稻种植,将满是白疙瘩的草原湿地开垦成了大片田地。由此可知,当地农业生产耗水量增大,加剧了干旱灾害。

2)白城水稻品质优良的原因应从光照、温差、水稻生长周期、土壤、病虫害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当地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养分的积累;当地纬度较高,导致水稻生长周期长,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品质;冬季气温较低,当地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量少;当地土壤中矿物养分保存较好,土壤肥沃,化肥使用少。

3)近几年白城湖沼湿地不断萎缩的人为原因应从开垦、放牧、开采地下水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当地把低洼易涝地、草原湿地开垦成大片田地,由于过度农垦导致湿地萎缩,且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当地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从而使得湿地水源减少,导致湿地萎缩;根据材料当地人们种田放牧,常年开采利用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水,湖沼水位下降而导致湖沼湿地萎缩。 

4)根据材料湖沼地区芦苇丛生,这里是水鸟的家园,若湖沼湿地不断萎缩,会导致鸟类生存的空间减少,来自湿地的食物减少,生存环境恶化,导致鸟类向外迁徙,鸟类数量、种类减少,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14.【旅游地理】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产生于宋朝时代,明、清朝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省南靖县是我国土楼主要分布区之一,南靖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但是近些来也存在着部分土楼不断遭到废弃、闲置甚至破坏的现象。2018515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靖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南靖土楼杯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摄影大展正式启动。下图土楼夜曲为最终获奖作品之一。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1)为了取得较好的拍摄艺术效果,摄影师在具体拍摄山村巾的土楼(或土楼群)全貌照片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简述当地政府举办摄影大赛对土楼保护的积极意义。

【答案】1)依据地形地势,选择适当的位置和角度对土楼(或土楼群)进行俯拍;把握拍摄的时机,突出景物的美感;以情观景,赋予拍摄景物独特的艺术内涵;可使用无人机等新的拍摄方式,实现艺术的创造。

2)能够提高当地土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土楼的修复和保护提供资金与推动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保护土楼的自觉性,采取法律法规和规划措施来保护土楼成为可能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景观的欣赏方法,以及对旅游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详解】1)结合图文材料和旅游景观的欣赏的方法,具体可以从拍摄位置、拍摄时机、拍摄的艺术性和新的拍摄方式等方面来阐述。依据当地的地形地势,可以选择适当的位置和角度对土楼(或土楼群)进行俯拍;把握拍摄的时机,突出景物的美感;以情观景,赋予拍摄景物独特的艺术内涵;可使用无人机等新的拍摄方式,实现艺术的创造。

2)土楼是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许多土楼面临废弃的问题,通过知名摄影展  能够提高当地土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土楼的修复和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与推动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保护土楼的意识和自觉性,采取法律法规和规划措施来保护土楼成为可能性。

15.【环境保护】

秸秆焚烧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的监管和治理工作,我国科技部门也利用遥感技术实现了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现象的监测和分析。下图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分析得到的2018930日一1023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24天内的火点数目分布图。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三)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指出吉林省中西部地区10月份焚烧秸秆火点整体多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秸秆焚烧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答案】主要原因:10月份正值当地秋季作物(玉米、大豆等)收割的季节,有大量的秸秆产生;部分农村地区秸秆的综合利用程度低,大量秸秆堆积会耽误农时(下一季农作物播种),农民无力处理。主要作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大范围、快速地监测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的状况;准确获得火点的具体位置和不同地区的火点数量;为监管部门针对秸秆焚烧治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便于执法和处理。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焚烧秸秆的原因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详解】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10月份是秋季作物的收割季节,农田会产生大量秸秆;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秸秆综合利用程度低的问题,农田中往往会堆积大量的秸秆,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这些秸秆难以分解,如果进行秸秆还田又会增加农民成本,效果也不明显,同时,秸秆具有保温效果,会增加来年的病虫害,大量秸秆堆积还会耽误农时(下一季农作物播种),故农民往往会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处理秸秆。

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秸秆焚烧治理中的主要作用:通过遥感卫星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全面、快速地掌握秸秆焚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各级环境监管部门加强对秸秆焚烧的监察和预警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