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标签:
材料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杂谈 |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⑤⑥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③④两地之间的距离
B.任何一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不相等
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南方向
D.③④两地位于西半球,②⑥两地位于东半球
2.图中③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
A.(40°N,40°W) B.(40°S,140°E)
C.(40°S,50°E) D.(40°N,140°E
3.若两架飞机分别从①⑤两地出发,沿纬线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速度分别飞行到②⑥两地,所用的时间(
A.从①地飞行到②地所用的时间较短 B.从⑤地飞行到⑥地所用的时间较短
C.二者所用时间相等 D.无法判断
【答案】
1.C
2.B
3.C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经纬度,⑤⑥两地与③④两地间经度间隔相同,纬度不同,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两地之间的距离不相等,A错误。根据图示纬度,太阳直射点在②③两地中间时,即直射20°N时,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B错误。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南方向,C正确。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③地位于西半球,②④⑥三地位于东半球,D错误。
2.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纬度南北相对,经度位于两条相对经线上,经度和是180°,图中③点的坐标是(40°N,40°W),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40°S,140°E),B对。A、C、D错。
3.若两架飞机分别从①⑤两地出发,沿纬线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速度分别飞行到②⑥两地。除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各地相同。两架飞机飞过的经度间隔相同,角速度相同,所用的时间相等,C对。A、B、D错。
4.在图中a、b、c、d四点中,地表水最丰富的是(
A.a B.b C.c D.d
5.在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若该地为新建水库的库区,最高水位为600米,该图范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半岛
B.a、b、c、d四个居民点中,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C.水位高时,将出现两个小岛,a、b、c、d四地都将被水淹没
D.a、b、c、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改为从事旅游业和渔业
【答案】
4.B
5.C
6.B
【解析】
【分析】
4.
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等值线判断原则,判断b处为谷地,地表水汇聚于谷地,故地表水最丰富。故选B。
5.
读图知MN、XY交点海拔高度是200-250米,应为鞍部位置。沿MN剖面应为地势比周边高的①,沿XY剖面对应的应为地势较周边低的④,据此,沿两条剖面线图可找到该交点的对应点①④,据此分析选C。
6.
海拔低于600m的范围都将被淹没,故该地区大部分地区将被淹没,只剩下西北部一个半岛,图示四个居民点只有d点地势高于600m,可以不搬迁,据此分析选B。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其背面
A.永远背对着地 B.永远处于黑夜 C.距离地球十分遥远 D.不能反射阳光
8.“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于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号”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说明
A.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相同
B.月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不相同
C.“嫦娥四号”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
D.“嫦娥四号”探测器直接建立了与地球的联系
【答案】
7.A
8.C
【解析】
【分析】
7.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月球绕地球运动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永远用同一面对着地球,而另一面(即月球的背面)则永远背对着地球。据此分析选A。
8.月球没有大气,所以白天月球表面温度很高,夜晚月球表面温度很低,温差极大。“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号”中继星能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说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卫星与地球联系。AB选项内容通过材料不能分析得出。据此分析选C。
9.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适中的日地距离
10.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11.《流浪地球》中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球表面温度太低
B.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将导致地球无法获得稳定的光照
C.地球由于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发生了极端天气,已不适应人类生存
D.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
12.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A.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 B.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 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答案】
9.B
10.B
11.D
12.A
【解析】
【分析】
9.
据材料可知,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是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这样会使昼夜更替的周期变为一年,白天气温会非常高,夜晚气温会非常低,严重影响了适宜的温度条件,故B正确。地球停止自转,并没有改变宇宙环境、日地距离,因此A、D错。地球停止自转,没有改变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因此,对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影响不大,C错。故选B。
10.
因比邻星是独立于太阳之外的恒星,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由材料“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可知,比邻星位于银河系,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比邻星不属于河外星系,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转移过程中,地月系不一定还会存在,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
材料中提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根据所学知识,这里包括两个关键点,一是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会导致地球没有稳定的光照;二是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会导致地球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所以,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
没有大气的保护极易受小行星撞击,A选项正确。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高,B选项错误。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说法没有科学依据,C选项错误。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低,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外部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研学小组发现大面积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A.甲
14.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A.510米
15.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米
C.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
【答案】
13.B
14.B
15.C
【解析】
【分析】
13.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要求地形坡度较小,可铺设面积大,同时要保证太阳辐射能的强度大。图示为华北地区,综合比较甲乙丙地四地,甲位于山地的北坡,太阳辐射不足;丙地位于河谷,空气较为湿润,太阳辐射不足,且受河流影响,无法集中大面积铺设;丁地位于山脊,坡度大,且两侧紧邻山谷,可铺设面积小;乙地位于山地的南坡,太阳辐射能强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面积广,适宜大面积集中铺设太阳能发电设备,故B项正确。
14.读图可知,桥梁位于瀑布上游地区,瀑布的高差约为52m,则可计算出桥梁的海拔高度约为348—400m,山峰的高度为915m,则二者的高差应当为515—567m,则B项正确。
15.图示山峰海拔为已知数据,且海拔数据的获得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来测算,A项错误。由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北,B项错误。甲丁之间为开阔的河谷,无遮挡物,可通视,C项正确。欣赏瀑布应当位于适当的距离仰视,桥梁位于瀑布上游,欣赏不到瀑布坠落的美景,D项错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
16.D
17.C
18.B
【解析】
【分析】
19.当太阳、卫星、地面天线(俗称锅盖)三点共线时(如下图),地面天线会接收大量太阳电磁辐射,卫星信号因受到强烈干扰导致电视画面不清晰甚至黑屏,这种现象就是日凌。我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星6B定点于(0°,116°E)上空,为央视、上海卫视等电视台提供信号传输服务。读图,日凌现象每年发生两次,北京发生第一次日凌现象的时间在(
A.春分日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图文材料可知,太阳、卫星与地面天线3点共线时会出现日凌,而地面天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3°,可知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3°,通过计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纬度差的绝对值,可推测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7°左右,北京发生第1次日凌时间应为春分日前,第2次则为秋分日后,A正确。故选A。
20.2016年,引力波风靡一时,而地震波被人们利用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就像给地球照X光一样,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分析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 )
A.a岩层内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对应图中的d岩层内部,C对。a岩层是地壳,由岩石组成,A错。c岩层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由岩石组成,B错。根据深度判断,e岩层是下地幔部分,没有软流层,D错。
【点睛】
根据图示深度分析,约80千米深度以上部分是岩石圈,a层是地壳部分,ac之间分界是莫霍界面。d层是上地幔软流层,从莫霍界面到深度1000千米处,是上地幔部分。从1000千米到2900千米深度处,是下地幔部分。e处位于上地幔软流层以下。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21.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C.33千米处
22.该地可能位于( )
A.40°N,116°E
C.南极点
23.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及判断理由都正确的是( )
A.横波 传播速度较慢
C.纵波 传播速度较快
【答案】
21.A
22.D
23.A
【解析】
21.根据图中信息,图中显示的波的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这里存在不连续面,即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选A。
22.该地震波在地下5千米左右突然增速,说明该地地壳较薄,应位于大洋地壳,经度180°、纬度0°的地点在太平洋。据此选D。
23.地震波速大小差异是判定地震波类型的重要依据。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选A。
【名师点睛】
本题组考查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由波速的变化幅度知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5千米处。海洋地壳薄,经度180°、纬度的地点在太平洋。地震波速大小差异是判定地震波类型的重要依据。
24.读下列“经纬网图”,据此完成下题。
上图所示的经纬网中,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C.L2约为L1的1.5倍
【答案】A
【解析】
结合地球表面两地之间最短距离的判断可知,A、B两地的最短距离为60×111千米,B、C两地之间相差180°,在同一经线圈上,其最短距离为B点向南过南极点到C的距离,也是60×111千米。故选A。
25.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①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详解】
当北京时间为1时36分6秒时,西11区区时为6时36分6秒。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经度接近165°W,故图中①线应为当时地球上的晨线位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
26.甲图中
A.由东南流向西北
C.B
27.关于乙图
①乙图中左侧为E
②乙图中左侧为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
④E
A.①③
【答案】
26.A
27.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和侵蚀作用。
26.由丙图可知,A处水位变化比B处平缓,应是受湖泊调节作用的结果,故B处于湖泊上游河段,河流由B流向A,即由东南流向西北。A正确。
27.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乙图中左侧为
【点睛】
综合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推理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C.太阳直射20°S
29.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A.①③
【答案】
28.D
29.A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8.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遮阳板收起目的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选D项。
29.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所以选A项。
30.下面关于日界线与东西十二区的画法正确的是(
A.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日界线与东西十二区分布的关系。根据图示经度数的变化可判断,日界线的东侧为西经,即分布了西十二区,而日界线西侧为东经,分布了东十二区,且东十二区的日期较西十二区早一天,故A图正确。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上右图为今年延安市扬沙天气次数和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三 航天工业是研制与生产航天器、航天运载器及其相关设备的工业部门,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的高科技技术产业之一。西安通过整合周边的航天产业资源,正努力建设为我国重要的航天工业基地。
(1)简述延安市林草覆盖率提高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2)说出A、B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主要差异。
(3)试分析西安发展航天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降水增多;温差减小;风沙减弱;美化环境。
(2)与B地相比,A地冬季气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小;地形较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较少。
(3)交通便利;距卫星发射基地近;高校聚集,科研力量较强;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林草地的生态效益、工农业的区位因素。
【详解】
(1)林草覆盖率提高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可从森林草地的生态效益方面来回答,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使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减小温差;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
(2)A是渭河平原,温带季风气候;B是汉水谷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与B汉水谷地相比,A渭河平原冬季气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小;地形较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较少。
(3)从材料三中可看出,航天工业是综合性的高科技技术产业,要从科技水平、工业基础、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来回答。西安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大学、科研基地和工业中心城市,该市高校聚集,科研力量较强,工业基础好;同时交通便利,距卫星发射基地近,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32.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2)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答案】(1)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2)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3)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解析】
【分析】
根据等高线及河流流向,图示区域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属于盆地地形。大坝坝顶海拔500米,蓄水区域沿500米等高线判断,分析淹没区范围。峡谷口宽度,影响筑坝工程量大小。
【详解】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和递变特点可以看出该地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依据等高线数值可知,AB河段的河流流向为从A流向B,再结合指向标可知流向为先由北向南,与另一支流汇合后再向东南。
(2)某同学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的三个村镇。看不到丁村。因为丁村和朝阳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3)根据等高线图,选择A方案淹没土地少,A处峡谷窄,修建大坝的工程量小。蓄水区域小,淹没地区少,人口迁移量小。弊端是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调蓄洪水能力差。选择B方案,优点是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弊端是淹没土地多。B峡谷较宽,修建大坝工程量大。淹没范围大,人口迁移量大,移民安置问题多。
3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了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
材料二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图所示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图中甲和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分别是多少?请分别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答案】(1)年日照时数:甲区域3600~3800小时,乙区域2400~2600小时。原因:①甲区域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②乙区域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2)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②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③四面环海,发射更安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以及变化的原因、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等知识。
【详解】
(1)两条等日照时数线之间的差值是200小时,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理判断即可。甲区域的日照时数由四周向中心增加,所以日照时数范围:3600小时<甲<3800小时;乙区域的日照时数由四周向中心减少,所以日照时数范围:2400小时<乙<2600小时。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区域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中,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且柴达木盆地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因此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乙区域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晴天少,日照时间较短。
(2)文昌位于海南,纬度较低,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快,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节省了燃料;文昌靠近海洋,海运便利,可以运输大型火箭;文昌在海南岛,四面环海,发射安全。
34.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1月上演了多个精彩天象:11日水星凌日率先登场,凌日时太阳、水星、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水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18日,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可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黎明前是最佳观测时间;29日土星、月球、金星、木星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图甲为太阳系示意图,图乙为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1)不仅水星有凌日现象,_(行星)也会有凌日现象。
(2)“四星连珠”中等级最低的天体是________,其与最近的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
(3)不考虑天气因素,若图乙为11日某时刻光照图,最有可能看到水星凌日现象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若图乙为18日某时刻光照图,观测流星雨的最佳地点是________(填字母)。
(4)图乙中ABCD四地,按昼长从长到短排序_
【答案】金星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太阳系模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行星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位于地球轨道以内运行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结合凌日现象发生的条件可知金星可能出现凌日现象的。
(2)“四星连珠”包括土星、月球、金星、木星,月球为行星的卫星,等级最低,月球和地球构成地月系。
(3)凌日时太阳、水星、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水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只有C位于白天,可以看到太阳,最有可能看到水星凌日现象;若图乙为18日某时刻光照图,观测流星雨的最佳观测时间是黎明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图示为晨线,A位于黎明前,为最佳地点。
(4)11月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短,故ABCD四地,按昼长从长到短排序是DCBA,南平位于北半球,此日昼短夜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