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启迪慧想
启迪慧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395
  • 关注人气:10,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020-06-08 11:07:44)
标签:

财经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杂谈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有两道大题,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仪。图为地球仪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 图中地球仪( 

A. 地轴倾角为23°26′ B. 经纬线垂直相交

C. 与地球形状完全相同 D. 所见范围为西半球

2.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A. 形状相同 B. 经线与赤道等长

C. 可以量算距离与海拔 D. 可以指示方向

3. 图中甲、乙两地可能相同的是( 

昼长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气候类型

自转速度        地转偏向力          海陆位置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②④ D. ②④⑥

4. 图中丙附近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时( 

A. 甲地日落时间早于乙地 B. 乙地受高压控制

C. 甲地处于热带气旋活跃期 D. 乙地水草丰美

【答案】1. B    2. D    3. C    4. A

【解析】

该题考查地球仪,经纬网,洋流,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题详解】

据地球仪基本知识,地轴倾角为66°34′,故A项错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经纬线垂直相交,B项正确;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仪是一个球体,二者形状不完全相同,故C项错误;东半球的范围是200W­—00—1600E,故所见范围是东半球,D项错误。所以选B

2题详解】

地球仪上,经线是半圆,长度相等为2万千米,纬线是整个圆,故A项错误;经线的长度为2万千米,赤道的昼长为4万千米,故B项错误;经纬网可以量算距离,但不能计算出海拔,故C项错误;经线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可以指示东西方向,故D项正确。

3题详解】

甲位于北回归线上,乙位于南回归线上,两地的纬度相等,故两地的昼长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自转速度相同,C项正确;甲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我热带沙漠气候,故错误;甲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乙地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故错误;甲地位于太平洋西岸,乙地位于印度洋东岸,故错误。所以选C

4题详解】

丙位于北印度洋,该地的洋流受冬夏季风影响,该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时,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故甲地日落时间早于乙地,A项正确;乙地受东南信风控制,故B项错误;甲地热带气旋活跃期是夏秋季节,故C项错误;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景观为热带荒漠景观,故D项错误。所以选A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它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继支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5. 泰山站位于北京的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6. 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

A. 长城站濒临印度洋

B. 中山站常年盛行东北风

C. 泰山站与昆仑站相距约1300千米

D. 昆仑站终年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泰山站位于南半球,位于北京以南;泰山站为76°58′E,位于北京(116°E)以西。因此,泰山站位于北京西南方向。故答案选C项。

6题详解】

泰山站位于(73°51S76°58E),昆仑站(80°25S77°07E),两地经度大致相同,纬度大致相差6°34′,两地纬度相差715千米,C错误;长城站在南极半岛的东北角,濒临大西洋,A错误;中山站处在极地东风带,应为东南风,B错误;昆仑站纬度较高,主要受基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正确。故答案选D项。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某日天气状况的网络截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7. 此日

A. 日期最接近冬至日

B.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 北极点附近有极昼

D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但逐渐减速

8. 此日

A. 风向为本地盛行风向 B. 晚九时不宜户外锻炼

C. 大气污染物易于扩散 D. 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

【答案】7. C    8. B

【解析】

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及季风。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运用和调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7题详解】

据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接近于6时和18时可知,该日应接近于二分日A错误;该日华北地区昼长大于12时,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再根据明日比今日昼长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B错误;地球公转速度无法判断D错误。太阳直射北半球故北极点附近有极昼C正确。

8题详解】

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区,当地盛行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而图中显示风向为东北风A错误;该日相对湿度较大,与最宜人的相对湿度差异较大,故不宜户外锻炼B正确;由于风力较小,所以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错误;气温显示17℃,不用着厚外套加毛衣D错误。

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9. 图示地区

A. 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B. 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

C. 最低处海拔不足900 D. 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

10. 图中瀑布

A. 落差最大可达80米以上

B. 形成与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密切相关

C. 在甲处观赏有遥看瀑布挂前川效果

D. 为保证水量稳定需上游水库在夏季放水

【答案】9. C    10. B

【解析】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

9题详解】

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河流流向,可判断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A错。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等高线弯曲密集,地形以山地为主,B错。最低处海拔不足900米,C正确。北部河流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南部河流两岸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D错。所以选C

10题详解】

图中有河流流经,且等高线重合处可形成瀑布。从图中可看出,图中瀑布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20米,瀑布高度为40-80米,不会等于和超过80米,A错。我国西南地区多喀斯特地貌,瀑布形成与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密切相关,B正确。甲处看不到瀑布,C错。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丰富,水量大,冬季降水少水量少,为保证水量稳定需上游水库在冬季放水,D错。所以选B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引水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1. 河水可自流入村的线路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该村庄常年引用河水发展农业生产,将导致河流下游

A. 水土流失加剧 B. 出现断流

C. 水体净化能力下降 D.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11. D    12. C

【解析】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

11题详解】

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可判断出图中南部等高线海拔高于北部,河流自南向北流,线路起点处水位高于村庄,可自流入村,D正确。

12题详解】

该村常年引用河水发展农业生产,将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体净化能力下降,C正确。水土流失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影响,该村引水对其影响不大,A错。该村位于我国东南,属于湿润地区,不会出现断流情况,B错。水位季节变化受降水影响,受该村引水影响较小,D错。所以选C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3. 图中

A. 曼德海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B. 苏伊士运河两侧是中亚和北非

C. 红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

D. 沿海地带为该区域主要的农耕

14. 红海位于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D.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西段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曼德海峡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A错误;苏伊士运河两侧是西亚和北非,B错误;红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C正确;沿海地带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源充足,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D错误。故答案选C项。

14题详解】

根据板块分布位置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面积会不断增大。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局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5. 图示区域表示的半球和季节分别是

A. 北半球,夏季 B. 南半球,夏季 C. 北半球,冬季 D. 南半球,冬季

16. 图示

A. N为低纬信风带 B. 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 M给大陆西岸带来降水 D. M为极地东风带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风向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的特点分析,图示为高气压带。根据图中空气向南北两侧吹动,所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位于30°S以北,说明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南半球的冬季,故答案选D对。ABC错。故答案选D项。

16题详解】

根据风向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的特点分析,图示为高气压带。根据图中空气向南北两侧吹动,所以P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M为低纬信风带给大陆东岸带来降水 N为盛行西带,降水较多,因此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7. 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  )

A. 甲、乙、丁、丙 B. 乙、丁、丙、甲

C. 丙、甲、乙、丁 D. 丁、丙、甲、乙

18. 图示    (  )

A. 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B. 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

C. 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D. 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

【答案】17. B    18. A

【解析】

试题分析:

17题详解】

读图,四地中,只有甲地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最长,说明纬度最高。丙地一年中6个月受盛行西风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纬度高于乙和丁地。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丁地受信风控制时间不到6个月,说明乙地纬度低于丁地,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乙、丁、丙、甲,B对。

18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甲地几乎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大陆西岸40°-60°NS之间,A对。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好望角是地中海气候,B错。丙地7月份受副高影响,1月份受西风带影响,位于北半球,C错。不能确定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下图为一月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9. 图中( )

A. 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 B. 太平洋反气旋势力最强

C. 西风吹拂形成甲地洋流 D. 南美洲南端盛行东北风

20. 图示季节( )

A. 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B. 南非高原上草木茂盛

C.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 澳大利亚正播种小麦

【答案】19. C    20. 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环流、气候类型。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副热带高压呈块状分布,故A错;一月南半球陆地为热低压,南太平洋上为高压(反气旋),但图中显示势力并不是最强,故B错;南美洲南端处在西风带,盛行西北风,故D错;甲地为西风漂流,是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形成的环球性的洋流。故选C

20题详解】

由题文信息知时间为1月,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圈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A错;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C错;澳大利亚种植的是冬小麦,秋季播种,夏季收割,此时正值小麦收割之季,故D错;南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正值雨季,草木茂盛,故选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1. 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22. 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图乙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1. B    22. A

【解析】

试题考查气旋。

21题详解】

从图中看,此时台北东侧有低压中心,台北受到向东方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结合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形成西北风,所以台北吹西北风,B正确。

22题详解】

从图中看,A天气系统气压值中心低于四周,是低压天气系统,低压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降低,过境前和过境后气压高,图中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A正确。

也门索科特拉岛上有一种独特树种,由于树液或树脂呈深红色,类似血液,因此被称为龙血树,其枝叶上翘,树冠茂密,像一把雨伞(下左图)。下右图为当地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3. 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24. 龙血树的奇特形态,可以

A. 适应湿热的气候特点 B. 收集雨水减少蒸发

C. 增加接受光照的面积 D. 抵御强烈的风沙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气温终年高温,全年降水少,11月和12月降水略多,因此该地最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D选项正确。

24题详解】

该地终年炎热干燥,而龙血树枝叶上翘,树冠茂密,像一把雨伞,主要是为了收集雨水,增大树冠面积,遮挡阳光减少蒸发,适应当地阳光强烈,气候干旱的自然环境,B选项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5. 图中

A. ①③⑤为寒流 B. ②③④为暖流 C. ②处盛行西北风 D. ⑤处盛行西南风

26. ②洋流

A. 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B. 能缩短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

C. 进入北冰洋地区,使能见度转好 D. 能与附近的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27. ④流经海域有渔场的成因是

A.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B.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C.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D.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答案】25. A    26. A    27. B

【解析】

本题以洋流分布图为背景,涉及洋流的分布及对气候、航行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读图能力。

25题详解】

由图可知是东格陵兰寒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是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是西风漂流(寒流),故A正确,B处盛行西南风,处盛行西北风,故CD错。

26题详解】

暖流有增温加湿的作用,故A对;逆流航行,能延长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B错;

暖流遇冷多雾,进入北冰洋地区,使能见度差,是寒流,故CD错。

27题详解】

是南半球寒流,由南向北流,而且是离岸流,故B正确,其他三个选项自然排除。

28.下图为世界某大陆西岸沿海地区,T1T2为洋流流经区域的等温线。据图回答下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该大陆及沿岸洋流性质可能为

A. 南美洲大陆,寒流 B. 非洲大陆,暖流

C. 北美洲大陆,寒流 D. 澳大利亚大陆,暖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

【详解】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可判断出图中洋流自南向北流,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可判断出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属于寒流,A正确。

29.下图为赤道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示意图。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区异常增温,使沃克环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其它经向、纬向大气环流,引起天气变化甚至产生灾害。据此回答下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厄尔尼诺发生时,

A. 赤道太平洋海区的沃克环流势力增强

B. 南美洲大陆西岸异常干旱

C. 使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异常

D. 太平洋东部的渔场因饵料增多而增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

【详解】结合图可看出,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海区的沃克环流势力减弱,A错。南美洲大陆西岸水温异常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B错。使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异常,C正确。太平洋东部的渔场因水温异常升高而减产,D错。所以选C

30.洞里萨河每年69月流向洞里萨湖,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流向湄公河。读东南亚局部图,回答第下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洞里萨湖与湄公河存在互补关系,由此可知

A. 雨季洞里萨湖水补给湄公河

B. 洞里萨河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C. 洞里萨湖调节了湄公河流量

D. 湄公河的水位全年基本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关系。

【详解】图示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湄公河水位上升快,湄公河补给洞里萨湖,A错。旱季时湄公河水位降低,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洞里萨湖调节了湄公河流量,C正确。洞里萨河水位季节变化大,B错。湄公河水位季节变化大,D错。所以选C

左图为某学校学生在长白山进行地质实践活动时拍摄的照片,此处岩石状似龙形,被命名为石龙岩。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1. “石龙岩是岩浆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其岩石类型对应图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a B. b C. c D. d

32. 形成石龙岩的物质来自地球内部的

A. 岩石圈 B. 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核

33. 同学们还对当地河流的水文状况进行了考察调研,可能得到的描述有

A. 河流含沙量大 B. 一年当中有春、夏两个汛期

C. 河流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大 D. 河流水系发达,河网密布

【答案】31. D    32. B    33. B

【解析】

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31题详解】

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cc表示岩浆。c箭头指向d,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d表示岩浆岩,D正确。a由外力作用形成,表示沉积岩,b表示变质岩。

32题详解】

由上题石龙岩是岩浆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可知形成石龙岩的物质为岩浆,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B正确。

33题详解】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一年当中有春、夏两个汛期,B正确。长白山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错。只从当地无法判断通航里程和河流水系情况,CD错。

砾岩楔是地震形成的地质构造,它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4. 图示砾楔(  )

A. 形成环境以沉积为主

B. 早期裂隙因受挤压作用形成

C. 中部砂石粒径下小上大

D. 可用来预测未来的地震活动

35. 砾岩楔的形成过程(  )

A. 只与地质条件相关

B. 因变质作用使裂隙变宽加深

C. 同时形成断层构造

D. 受到内外力作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共同影响

【答案】34. A    35. D

【解析】

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

34题详解】

依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砾石属于沉积岩,因此岩楔形成环境以沉积岩为主,A正确;图中表示岩层水平运动的箭头做相反运动,因此早期裂隙因张裂作用形成,B错误;依据图中信息可知,中部砂石粒径上小下大,C错误;砾岩楔是在地震发生后形成的,因此无法预测未来的地震活动,D错误。故选A

35题详解】

依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裂隙宽变深是地壳水平运动和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B错误。泥石流会影响石楔的形成,但泥石流的形成与地形的陡峭、松散的物质以及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流有关,因此砾石楔的形成并非只与地质作用有关,A错误。据图可知石楔形成的同时没有形成断层,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6. 图中所示山地

A. 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 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 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 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37. 该山地位于

A. 喜马拉雅山脉 B. 天山山脉 C. 祁连山脉 D. 昆仑山脉

【答案】36. C    37. A

【解析】

36题详解】

山地各自然带的界线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林界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南北坡山麓基带差异主要是山麓海拔高度的差异大;冰雪带的下界在同一山脉两侧的高度差异主要受降水多少的影响。故选C

37题详解】

从图中山地海拔和山麓基带可判断出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故选A

下图为某大洲部分地区地形示意图。2016716日至826日,某考察团对图示地区进行了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38. 考察队员在甲、乙、丙、丁四处看到的典型自然景观依次是(  )

A. 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B. 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C.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39. 考察期间,队员们最可能(  )

A. 在甲地看到满地的落叶

B. 在乙地遇到连续的晴朗天气

C. 在丙地看到成群的牦牛

D. 在丁地看到大片枯黄的牧草

40. 经考察发现,戊地的降水比丁地多,该现象的产生(  )

A. 主要是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

B. 主要是由于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

C. 会导致自然带出现垂直地域分异

D. 会导致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分异

【答案】38. D    39. B    40. D

【解析】

38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甲乙丙丁四处地处北美洲西海岸,甲乙丙丁由北向南分别经过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别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D选项正确。故选D

39题详解】

从甲、乙、丙、丁四处会途径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考察期间时间又是 716日至826日,因此在甲地正是树木长势较好的时节,A排除;乙地此时受副高控制,天气晴朗,B正确;在丙地是不可能看到青藏高原地区才有的牦牛,C错误;丁地此时处于湿季,草类繁茂,D错误。故选B

40题详解】

戊地和丁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所以两地的大气环流相同,A错误;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B错误;自然带垂直差异主要受山地海拔升高影响造成,而不是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多少影响的,C排除;戊地位于东侧,受暖流影响,又属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属于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共5道题,共60分)

41.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在答题纸上的图中标注)

2)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____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若Q点在本初子午线,计算此时北京时间__________

3)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变化特点。

【答案】1)见下图。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昏  200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先变大,达到90°后再变小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

【详解】1)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地轴的北端指向太阳,为夏至;结合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可判断出B为秋分,C为冬至;甲图中地球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太阳光线是一组与直射点和地心连线平行的直线,晨昏线过地心与太阳光线垂直。

2)从图中看,太阳位于Q点的西侧,顺地球自转方向,过晨昏线进入夜,Q点所在晨昏线为昏线。Q点是赤道与昏线交点,地方时为18点,可知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18点,可算出北京时间为第二天的2点。

3)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地轴的北端指向太阳,为夏至;结合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可判断出B为秋分,C为冬至;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M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加,达到90°后再减小。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说出卑尔根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图(b)为挪威峡湾地貌景观图,指出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答案】1)特点: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成因: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影响(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临海;山地迎风坡。

2)地壳运动;风化作用;冰川侵蚀;海浪侵蚀。

【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分析】

试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详解】1)从图中看卑尔根全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从图中看卑尔根位于60°N附近的大陆西岸,全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位于山地的西坡,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任何地貌均为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挪威峡湾地貌是地壳运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如风化、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共同形成的。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读上图,结合所学,比较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两端城市西安和鹿特丹的自然环境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读图,选出与雅典和加尔各答一致的气候直方图。如果有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去这两个城市旅游,仅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你建议他去哪个城市并携带哪些生活用品,说出你的建议及理由?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科学家预言红海的面积有朝一日会超过地中海,这是为什么?

【答案】1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雅典  A  加尔各答D

选择雅典:此地为地中海气候,暑假期间高温干燥,以晴天为主,阳光海滩,风光优美,适宜游客出行。但要带防晒霜、帽子、太阳镜,防止中暑的药,防止晒伤、中暑。

不选择加尔各答:此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暑假正是它的雨季,高温,降水非常多。如果出行,一定要准备好雨具。一般不建议雨季旅游。

3)红海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两侧板块向两侧运动,越来越远,面积不断扩大;地中海则位于板块消亡边界,两侧板块相向运动,面积越来越小。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板块构造学说。

【详解】1)西安位于渭河平原上,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区的河流径流量较小,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鹿特丹位于西欧平原,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河流径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没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可判断出A是地中海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热带季风气候。雅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A;加尔各答是热带季风气候,对应D。雅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暑假期间该地高温干燥,以晴天为主,阳光海滩,风光优美,适宜游客出行。光照强要带防晒霜、帽子、太阳镜,气温高要防止中暑的药,防止晒伤、中暑。加尔各答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暑假正是它的雨季,高温,降水非常多,不适宜旅行。如果出行,一定要准备好雨具。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面积不断扩大;地中海亚欧板块和非洲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面积不断减小。

44.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判读甲村和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并判断在丙村是否可以直接看到乙村。

2)图中公路线路比较曲折,试分析其选线的原因。

【答案】1)甲村位于山谷,丙村位于山脊。在丙村看不到乙村。

2)多沿等高线修建,减少道路起伏,降低修建难度,保证行驶安全;尽可能连接各居民点,保证出行需要(或带动山区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

【详解】1)从图中看,甲村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甲村位于山谷。丙村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位于山脊。丙村和乙村之间有山脊相隔,在丙村看不到乙村。

2)从图中看,公路线多沿等高线修建。山区地势起伏大,公路修建的难度和工程量大,沿等高线修建可减少道路起伏,降低修建难度和工程量,也可保证行驶安全;山区村落相对较为分散,公路要尽可能连接各居民点,保证出行需要,带动山区经济发展。

4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简析图中AB两地同一自然景观的不同成因。

坐落在B岛北部文莱河河湾处的水中高脚木屋——“水屋(如图所示)是当地传统民居。屋子地板高出水面约2米,高水位时伸手可及水面。

2)指出水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A地: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阻挡,降水丰富;沿岸暖流增温增湿。B地:地处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2)水屋所在地区终年高温,年降水量丰沛,河湾处地势低平,居住在水上比陆地上凉爽,还可避免陆地涝渍灾害和蚊虫叮咬等。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1)从图中看,B地位于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A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阻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景观。

2)从图中看,B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丰富。由材料屋子地板高出水面约2可知,水屋可避免陆地涝渍灾害和蚊虫叮咬。水上比陆地上凉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