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2020-05-30 07:42:34)
标签:

杂谈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星座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2020年高考模拟预测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全国1卷)

本试卷共4页,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卷选择题(44)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1216日湖北武汉首例确诊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来,我国先后已有8.2万余人感染。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正有序恢复。读图,完成1—3题。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131日全国各省累计确诊分布                      武汉的区域图

1.从武汉第1例确诊病例到131日全国各省累计确诊9720例,新冠肺炎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下列原因不合理的是

A. 武汉是我国中部交通枢纽,交通发达     B. 时值春运、春节、寒假期间,流动人口多   

C. 武汉河湖广布,气候湿润               D. 武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2.专家预测,未来武汉会发展成为继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后的新一线城市。专家推测的依据不可能是

A. 水陆空交通发达便利                  B. 高校云集,人口、人才优势明显  

C. 经受了疫情防控的磨练和考验,行政效率高、防灾能力强  D.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气候非常适宜

3. 在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时候,国际疫情蔓延,我国首批支援意大利医疗队于北京时间313 19时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经过10小时的飞行到达罗马(10°E)。到达罗马时,意大利时间是

A. 31412时   B. 31322时  C. 31312时  D. 3154

 

就业和居住是构成城市生活的两项最基本要素。在经济转型和郊区化进程中,出现了就业和居住的空间分离即职住分离现象。 上海市职住分离现象在不同区差异显著。图1为上海市不同区域示意图及2015年平均每日不同区域间通勤(由居住地到就业地)流动人数(单位:万人。 流入量大于流出量为“+”,流出量大于流入量为“-”)统计。 据此完成4~6题。

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4.图示分区中,就业和居住人数相对平衡的是

  A.中心城北区    B.浦东新区    C.中心城南区    D.近郊区

5.按城市土地利用划分,中心城南区主要是

  A.文化区        B.商业区      C.行政区        D.居住区

6.上海市通勤交通压力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A.远郊区到浦东新区之间        B.中心城北区到浦东新区之间

  C.近郊区到远郊区之间          D.中心城北区到南区之间

森林枯落物层由林木及林下植被凋落的植物残体累积形成,对水循环影响显著。表1为北京八达岭林场同一树龄不同密度的四块人工林地枯落物的持水能力统计。据此完成79题。



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7.一般情况下,森林枯落物的增加能够增大

  A.区域降雨量    B.雨水下渗量    C.地表径流量    D.土壤蒸发量

8.丙地块森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比乙地块小,原因可能是丙地块

  A.地形坡度陡    B.降水强度小    C.植树时间短    D.土壤透水差

9.从地带性植被考虑,八达岭林场营造人工林宜选择的优势树种是

  A.落叶阔叶树    B.落叶针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常绿硬叶树

2示意我国某山区2008-2012年期间积雪覆盖率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0-11题。



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10.据图推测,该山区不同地点的积雪覆盖率

A.季节变化量与海拔呈正相关             B.季节变化量与坡度呈正相关

C.年际变化量与海拔呈负相关             D.年际变化量与坡度呈负相关

11.2008年相比,该山区2009

A.1月降雪较少,3-6月均温较高           B.1月降雪较多,3-6月均温较高

C.1月降雪较少,3-6月均温较低           D.1月降雪较多,3-6月均温较低

卷 非选择题(56)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题、第13题为必考题,第14题、第15题为选考题。

必考题:共46分。

12(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整体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每年3月涨水,5月水位最高,6月末后水位降低。沿途形成广阔肥沃的冲积平原,是伊拉克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在巴格达以下河段,底格里斯河失去水量80%以上,船舶航行变得困难。下图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和巴格达气候资料图。



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1)分析底格里斯河东北和西南两侧水系主要差异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底格里斯河每年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简述影响巴格达以下河段水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地理要素。(6分)

4)说明底格里斯河水对当地生产生活的主要影响。(8分)

13.(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海位于东非大裂谷上,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海底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到了距今约300万年时,海水再次进入红海。红海海底沿主海槽轴部裂开,形成轴海槽,并沿着轴海槽发生缓慢的海底扩张,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形成的红海也成为了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下图为红海所在的区域图。



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1)红海的形成对该区域地貌和蒸发量影响较大,请指出红海两岸地形特征及红海形成后对该区域蒸发量的影响。(4分)

(2)距今约4000万年前,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形成封闭的浅海,但后面海水又慢慢地干涸,对此作出合理解析。(8分)

(3)距今约300万年后,红海再一次形成,到现在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请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6分)

(4)目前红海仍在继续分离,其扩张速率为每年1.01.5厘米,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么两千多万年后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可能发生什么变化。(4分)

 ()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10)[选修3:旅游地理]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游学之风颇为盛行,在新时代研学旅行要焕发新的生机。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简述我国研学旅行焕发新生机的有利条件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15(10)[选修6:环境保护]

墨水河为青岛市重要的城市水源地, 1980年以后,墨水河中下游污染严重。2015年,青岛市墨水河流域两区实施了综合整治工程,工程措施包括河道清淤、河岸砌护、蓄水构筑物工程及雨污管网工程全线截污治污、恢复自然河道、河堤道路和河岸绿化工程等。经过四年全域河道治理后,墨水河两岸水鸟翔集,绿树掩映,正成为人水和谐的休闲园、生态区。

说明墨水河改造的工程措施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D

B

B

B

D

B

A

A

C

C

二、综合题:

12(24)

1)底格里斯河支流主要分布在东北侧(东北侧支流多于西南侧)(2分)

原因:东北侧山地抬升条件好,多地形雨,降水较多;(2分)东北侧为山地地形,山谷多,支流众多。(2分)

23月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2分)3月到5月后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山地降水较多,使河流水位上涨;(2分)6月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流域降水减少,水位降低。(2分)

3)巴格达以下河段向两岸湖泊、沼泽通过汊流供水使底格里斯河水量减少;(2分)河段沿岸是重要的农业区,大量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2分)流经气候干旱地区,渗漏和蒸发严重。(2分)

4)底格里斯河流域降水总量少,河水用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水上交通满足上下游间的贸易往来;河水是流域内主要的灌溉水源;(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不合理灌溉也导致土壤盐碱化。(2分)

(22)

2020年高考文综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解析】


(10)

有利条件:研学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地域广博,自然与人文差异显著;消费人群数量大,且当代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大增;政府的大力支持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困难:参与人数多,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压力很大;活动设计不够深入,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组织活动难度较大等。(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10)

恢复自然河道,有利于恢复水生态环境; 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全线截污治污,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  河流两岸绿化工程,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  提高湿地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10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