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工大附中2020届高三4月适应性测试全国II卷地理【解析】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时尚星座杂谈 |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
海水稻是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阿联酋粮食增产困难,一直
依靠进口,2017 年
右图示意阿联酋地理位置。据此完成
1.海水稻团队在阿联酋开展海水稻种植试验最需要克服的困难是
A.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差
B.地表径流少水资源不足
C.劳动力短缺且成本高 D.荒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少
2.与我国青岛相比,阿联酋开展海水稻种植试验最明显的优势是
A.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B.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C.地形平坦,土地资源充足 D.经济发达,科研经费多
3.阿联酋大规模种植海水稻对周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①提高荒漠地区土地利用率 ②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③扩大绿洲面积减少蒸发量
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A 2.B 3.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阿联酋地理位置为背景,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较为简单,结合阿联酋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图可知, 阿联酋有大面积的沙漠,沙漠保水和保肥能力差,A正确。故选A。
2.本题考查区域茶语分析:阿联酋开展海水稻种植主要是提高当地粮食自给能力,A错;青岛的纬度较高,而阿联酋位于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而青岛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阿联酋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B正确;阿联酋有大面积的沙漠,土地资源较少,C错;科研经费多不是影响农业的最主要因素,D错。故选B。
3.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阿联酋沿海地区大规模种植海水稻,可减少海水对海岸的侵蚀,可以改良盐碱地,缓解沙漠化面积进一步扩大,因而,可以提高荒漠地区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①④正确;阿联酋沿海地区大规模种植海水稻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的局面,②错误;阿联酋沿海地区大规模种植海水稻会加大蒸发量,③错误。故选C。
【点睛】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结合具体问题回答。
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日玛那雪山处在珠穆朗玛峰和干城章 嘉峰之间(如图甲),从岗巴县可以看到日玛那雪山上壮阔的云瀑。图乙为某摄影爱好者 6 月 22 日拍摄的日玛那雪山“日出云瀑”美景。读图完成 4—6 题。
图甲 图乙
4.形成日玛那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信风 D.盛行西风
5.日玛那雪山云瀑于山腰处消失不见,其主要原因是山腰处
A.水汽较少 B.气压较低 C.风力减小 D.气温较高
6.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云瀑”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5 时 B.6 时 C.7 时 D.8 时
【答案】4. B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可知,
【5题详解】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它们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由材料“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可知,云瀑是云体由山顶向下运动,则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升高,云体汽化,云瀑消失,故D项正确。越接近地表,气温越高,对流越旺盛,水汽越多,故A项错误。与山顶相比,山腰处气压更高,故B项错误。风力较小,有利于云体的向下倾泻,形成云瀑,但是云瀑在山腰处消失,故C项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由材料“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可知,云瀑的来向即为风向,从日玛那雪山东北处的岗巴县可以看到,则可推知形成日玛那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D对。故选D。 【7题详解】 拍摄时间为6月22日拍摄的日玛那雪山“日出云瀑”美景,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地方时6时。结合当地位于纬度位于28°N附近,得知日出时间的地方时4-5时之间,考虑经度为88°E附近,和北京时间相差两个多小时,北京时间约为7时左右,C对。故选C。
读南宋范成大的田园诗: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完成 7—9 题
A.3 月,江淮地区 B.4 月,长江三角洲地区
C.5 月,华北平原 D.6 月,珠江三角洲地区
8.“秀麦”是指出穗扬花的麦子。当地的水稻是“清明浸种,谷雨下秧”。与麦子相比,水 稻播种较迟的自然原因是
A.这一年倒春寒很严重 B.与旱地相比,水田温度较低
C.春雨多,光照不强 D.劳动力有限,旱地水田桑地要错开农忙时间
9.画船轻缓移动,诗人抬眼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还很遥远。可信的原因是
A.这里河渠纵横,湾道众多 B.春水陡涨,河流流速较快,船行较慢
C.来往的船只较多,交通拥挤 D.水底沙坝连绵不断,船只划行困难
【答案】7.B 8.C 9.C
【解析】
7.诗中有“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4月19日-21日,诗人所看到的田园风光出现的时间应为4月,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判断,地点可能是南方水乡景观。故选B。
8.与麦子相比,水稻播种较迟,每年如此,因此与“这一年倒春寒很严重”无关,排除A。水田与旱地的春雨一样多,光照条件也相似,不会导致播种时间不同,排除B。谷雨时节,小麦开始扬花,说明旱地温度较高,此时水稻才开始下秧,说明水田温度较低,水田含水量大,热容量大,春季升温慢,导致水田比旱地温度较低,C符合题意。劳动力有限,旱地水田桑地要错开农忙时间,这不是自然原因,排除D。故选C。
9.此时农事忙,其它往来活动较少,因此来往的船只不多,排除A。当地为平原地区,春季雨水量并不大,因此出现春水陡涨且河流流速较快的可能性不大,排除B。画舫轻缓移动,诗人抬眼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还很遥远。当地以平原为主,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非常弯曲的河道,看似很近的地方,画舫得行很长距离才能到达,因此可信的原因是这里河渠纵横,湾道也多,选项C符合题意。诗中第一句“春涨一篙添水面”,说明水比较深,船只航行不会困难,排除D。故选C。
11.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1)分析甲地种植雪菊的优势自然条件。(6 分)
(4)请为达坂城雪菊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
分)
【解析】(1)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灌溉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甲地位于天山南坡,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少,光照充足;附近有从天山上的冰雪融水进行灌溉,水质优良;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土壤条件接近雪线附近的高寒荒漠环境条件等。
(2)分析达坂城发展雪菊的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达坂城位于我国的西部经济地带,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且距离东部市场较远,运输成本高;根据材料可知,达坂城雪菊开花后采摘期只有三天左右, 达坂城当地劳动力不足,短期内无法提供大量劳动力,会导致雪菊采摘不及时。
(3)说明雪菊可以利用当地的荫房风干的原因,主要从当地风力大、蒸发强、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等方面进行说明。根据图文资料可知,达坂城地处乌鲁木齐与吐鲁番之间的狭窄地形通道,风力较强,利于带走水分;达坂城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在荫房风干雪菊,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利于提高雪菊产品质量等。
(4)实现达坂城雪菊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该从扩大规模、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发展科技、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发展旅游业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36.(24分) (1)甲地位于天山南坡,光照充足;有冰雪融水灌溉,水质优良;海拔高,气温低,土壤条件接近雪线附近
的高寒荒漠环境条件等。(6分) (2)距离东部市场较远;当地劳动力不足,短期内无法提供大量劳动力;基础设施较差等。(6分) (3)地处乌鲁木齐与吐鲁番之间的狭窄地形通道,风力较强,利于带走水分;空气干燥,利于蒸发;荫房避
免阳光直射,利于提高雪菊产品的质量等。(6分) (4)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采用工厂化加工;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多种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
加强宣传,提高达坂城雪菊知名度;发展雪菊采摘与观赏等第三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等。(6分)
【点睛】 (1)本题主要考查种植雪菊的优势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2)本题主要考查达坂城发展雪菊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3)本题主要考查当地可利用荫房风干雪菊的原因。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
(4)本题主要考查为达坂城雪菊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可以从自然、社会、生态等角度分 析。 本题以达坂城及其附近区域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奥里诺科河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流量很大。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河面展宽,平均坡降小,平 均河槽深度为 10-25 米,水位年内变幅 12 米。汛期出现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下游河段一年中有两 次沙峰(含沙量的峰值),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的干支流涨水季节,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期后的干流退水期间。奥 里诺科河是当地重要交通线,雨季期间“汽艇船”(安装有引擎的普通木质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奥里诺科河大型 轮船通航里程约 362 千米,而枯水期航道不易通行,驻该地的中国 M 公司采用吃水较深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每年定期对奧 里诺科河下游分区段进行为期 1 个月的航道疏浚施工。图 a 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图 b 示意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1)奥里诺科河汛期出现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试说明其形成过程。(4 分)
(2)试从干支流的水位差变化角度说明第二次沙峰形成的原因。(6分)
(3)分析木质“汽艇船”成为当地居民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6 分)
(4)为保证奥里诺科河下游全年通航,试推测中国 M 公司每年使用大型耙吸挖泥船疏浚航道的最佳施工月份及理由。(6 分)
【解析】(1)奥利诺科河上游落差大,流速较快,下游河面展宽,排水速度慢;奥里诺科河汛期流量大,河水水位上涨快,水位高于阿普雷河的水位,从而出现倒灌现象。
(2)在汛期,因干流河道坡度小,导致流经奥里诺科平原的所有支流都有回水,河流流速变慢,泥沙随即淤积下来。汛后,干流水位降低,干支流水位降低,干支流比降增大,淤积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入奥里诺科河,从而产生了第二次沙峰。
(3)当地水网密布,雨季陆地交通不便,水运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林木资源丰富,便于制造木制船;雨季河流流速快,普通木质船动力不足,需要安装引擎;“汽艇船”体积小,改装成本低,效率高,方便灵活,满足居民分散、运量小的需求;中下游水位年变幅12米,汽艇船吃水浅,不易搁浅。
(4)最佳施工月份应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之间。该区域属热带草原气候,这个时间段为干季,降水较少,便于工程施工;此时河流水位低,流速慢,河床裸露面积大,便于疏浚;水位满足疏浚船舶的正常运行;保证枯水期河段正常通航效益。
【答案】37.(22分)
(1)奥里诺科河上游落差大,支流众多,汛期汇水量大,流速快(2 分);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水位上涨快(2 分),导致奥里诺科河水位高于阿普雷河水位,出现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
(2)汛期时,干、支流水位差小,支流流速缓慢,泥沙易在支流淤积(2 分),在汛期结束的退水期间,干、 支流水位差增大(2 分),支流流速加快,侵蚀增强,淤积在各支流中的泥沙汇入干流,河水含沙量增高
(2 分),从而产生了第二次沙峰。
(3)当地河流众多,水域广阔,陆地交通不便,适宜发展水运;森林资源丰富,方便就地取材;当地河流水位季节 变化大,木质汽艇船吃水浅,机动灵活,不易搁浅;汽艇船较普通木质船省时省力,出行效率高;当地经济发展滞 后,居民分散,人流、物流量较小,汽艇船能满足其需求。(任答 3 点得 6 分)
(4)12月-次年1月间(12月、1月、12月-次年1月都可以)(2分)。此时期晴天多,雨天少,便于工程施工;河流 水位低,流速慢,河床裸露面大,方便疏浚;此时期水位尚能满足疏浚船舶的正常运行。(共6分,理由4分, 任答2点得4分)
【点睛】 (1)干流河水倒灌支流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汛期时干流的水位高于支流,另一方面是干流的上下游的地势落差对水流速度的影响,使得排水不及时和不畅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倒灌现象。
(2)从奥里诺科河的河道坡度的特殊性方面考虑,在汛期河汛后河流流速、水位以及泥沙方面具体分析。
(3)“汽艇船”是加引擎的木制船,其成为当地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可以从当地水网的特点适合船这种交通工具,当地的森林资源丰富,“汽艇船”本身具有的优势和适应性等几个方面分析。
(4)疏浚航道的最佳时间应从施工的便利性、有效性、针对性等角度考虑。一般来说,根据当地气候特征选择在河流水位较低且能保证疏浚船只正常航行、天气晴朗、流速缓慢等状况都是有利于航道疏浚作业的。 本题以河流的相关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解题过程中既需要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也要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分析在此期间贵州省针对上述10省区推出专项旅游优惠政策的原因。
43.(10分)
上述10省均位于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夏季气温凉爽,利于避暑;距离贵州较
近,经济距离短,交通便利;上述10省经济较发达,市场条件好;通过优惠政策降低旅游费用,提高了对游
客的吸引力。
解析:这几个省区的区位优势共性是夏季温度高,同时经济较发达,客源市场广,同时距离贵州比较近,交通便利,交通成本低;而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夏季气候较为凉爽,适合避暑,且有政策支持。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江西省却停止审批在湿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试对此做出解释。
44.(10 分)
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需要铺设光伏板,会遮挡太阳光照,影响湿地植被的正常生长;依赖湿地生存的鸟类、昆虫 等会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会减少;人类活动过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湿地破坏后,难以 修复;光伏支架阻碍行洪,使湿地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解析: 湿地具有贮存物种、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蓄水调洪等功能。本题可从在湿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对湿地及其功能的影响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