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启迪慧想
启迪慧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083,037
  • 关注人气:10,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2020-04-30 08:32:46)
标签:

财经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原因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
专项五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选择题: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重。 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小于 或等于 50%的一段时期。 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 含预测),下表是 2018 年该省流动人 口年龄构成(%) 表。 据此,完成 1 ~2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1.据图判断,该省人口负担最重的年代是 ( )
A.2010 ~2020 年 B.2020 ~2030 年 C.2030 ~2040 年 D.2040 ~2050 年
2.如果保持表中的人口流动特点,对该省人口的影响是 ( )
①减轻老龄化问题 ②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延长人口红利期 ④减轻就业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面左图为“ 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 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 3 ~4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3.根据人口增长模式发展规律,甲、乙、丙、丁四国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甲一丁一乙一丙 C.丁一乙一甲一丙 D.丁一甲一乙一丙
4.根据右图推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 下降开始的 (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机械增长率
右图示意我国东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 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 龄人口数之比。 读图,完成 5 ~6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5.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是 ( )
A.人口总抚养比较高 B.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减小 
C.少年人口抚养比在 2016 年后开始降低 D.人口总抚养比逐渐降低
6.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原因是 ( )
①部分劳动力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 ②人 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生育率上升,造成少年人口增长迅速 ③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 移,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  ④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导致该地区人口抚养比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右图为通过手机定位制成的“2018 年成都春节前人口流动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 7 ~8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7.造成 2018  年成都春节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原因 B.传统习俗 C.自然环境 D.政府政策
8.图示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是 ( )
A.促进迁入地区经济发展 B.成都劳动力短缺 C.加剧迁入地区老龄化 D.成都自然环境恶化
右图为“ 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 城市等级的高低。 读图,完成 9 ~10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9.据图可知,图中城市等级有 ( )
A.3 级 B.4 级C.5 级 D.6 级
10.影响图中城市等级高低的直接因素是 ( )
A.行政管辖范围 B.经济发达程度 C.地形平坦程度 D.城市服务功能
“  睡城”  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有大量人口入住,但也仅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人们还是回到市中心上班。 据此完成 11 ~12 题。
11.“ 睡城” 的基本特征是 ( )
A.比大城市房价较高 B.比大城市就业机会多 C.与大城市交通联系便捷 D.比大城市购物方便
12.解决“ 睡城” 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
A.促进大城市产业转移 B.加强与大城市的交通联系 
C.提高“ 睡城” 的房价 D.提高大城市的工资待遇
 右图示意 2000 年、2010 年中国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布。 据此完成 13 ~14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13.2000 年到 2010 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特点是( )
①我国老龄化程度整体加重 ②进入老龄化的省区 增多 
③老龄化省区由分散分布到集中连片 ④西 部地区老龄化问题减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00 年到 2010 年川渝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其主要原因是 ( )
①人口出生率下降 ②幼儿上学问题突出 ③青壮年劳动力持续迁出 ④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 某省最新人口普查数据表”,完成 15 ~16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图 1 图 2
15.图 2 中该省的人口特征符合图 1 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16.该省的人口特征带来的影响是 ( )
A.劳动力充足,经济发展速度快 B.老龄化凸显,青壮年负担过重 C.就业压力大,岗位供给不足 D.全面废止计划生育政策 下表为我国某城镇 2000 年和 2010 年的人口统计数据。 读表,完成 17 ~18 题。
年份( 年) 常住总人口( 万) 外来人口( 万) 人口年龄构成(%)
0 ~14 岁 15 ~64 岁 主65 岁
2000 42 2.3 19.0 72.6 8.4
2010 46.8 6.9 11.5 78.2 10.3
17.该城镇 2000 年至 2010 年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 ( )
A.外来人口比重下降 B.该城镇幼儿园入园难 C.劳动力严重不足 D.该城镇老龄化加剧
18.为使该城镇人口快速增长,最适合发展的工业是 ( )
A.甘庶榨糖工业 B.电子装配业 C.高端服务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在甘肃洒泉全塔县境内的黑河沿岸,曾矗立着一座传奇的关隘一一一肩水全关。 汉武帝为 进一步巩固边防,防止匈奴进犯,经营西域,修建此关。 它扼守着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的北方 门户,与阳关、玉门关并称为“ 河西三关”。 如今黑河依然静静流淌,但肩水全关却失去了曾经 的辉煌。 据此,完成 19 ~20 题。
19.西汉时,肩水金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军事要地 B.水源充足 C.农业发达 D.工业发达
20.肩水金关失去了曾经的辉煌,其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影响 B.地域联系变化 C.军事功能下降 D.社会经济变化
“ 城市综合体” 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 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 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据此,完成 21 ~22 题。
21.近些年城市综合体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条件好转 B.人们消费水平提高 C.土地价格上涨 D.城市环保要求提升
22.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
A.提升城市等级 B.缓解交通拥堵 C.带动经济发展 D.带动工业发展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变化表。
( 性别比为每 100 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
            人口总数( 亿) 或市化(%) 性别比 0 ~14 岁人口比重(%) 主60 岁人口比重(%) 文盲率(%) 流动人口( 万)
第五次 12.658 36.22 106.74 22.89 10.33 6.72 14440
第六次 13.397 49.68 105.20 16.60 13.26 4.08 26139
(1) 比较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特征的哪些变化?

 (2) 针对我国人口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示意 2005 年人口自然变化对比情况。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1) 说出 2005 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并分析原因。
(2) 发达国家死亡率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均高 于我国。 请说明原因。
(3)  分析发达国家出生率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责安新区是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位于责 州省责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责安新区是黔中经 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势相对平坦,人 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 的条件和实力,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 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 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气候凉爽、 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 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1) 分析贵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2) 说明贵安新区对贵州的积极影响。
(3) 指出贵安新区未来发展的主要产业。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总和生育率,有时也简称生育率,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各年龄段妇女生育率的总和。 它反映的是一名妇女在每年都按照该年龄段现有生育率生育的假设下,在育龄期间生育的 子女总数。 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 2.1 才能完成世代史替。 下图示意中国总和 生育率变化。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五)【解析】

(1) 请描述① ~④各时段总和生育率变化并说明主要原因。

 (2) 评价图中反映的人口现状对我国的影响。

专项五 人口与城市及发展的基本规律
1.D [ 解析] 读图可知,2040 ~2050 年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与 0 ~14 岁人口比重相加超过了 60%,说明该年
代社会负担最重。 故选 D。
2.C [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省流入的青壮年人口较多,而流出的 0 ~14 岁、60 岁及以上的人口略多,从 而从一定程度上减轻老龄化问题,同时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有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这会导致 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有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表中是人口流动特点,不能反映对提高人口自然 增长率的影响;流入的青壮年人口较多,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就业压力。 故选 C。
3.C [ 解析] 根据人口增长模式发展的基本规律,首先是丁( 原始型):高出生率一高死亡率一极低的自然增 长率;然后是乙( 传统型):高出生率一较高死亡率一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再是甲( 过渡型):高出生率一低 死亡率一高自然增长率;最后是丙( 现代型):低出生率一低死亡率一低自然增长率。 故选 C。
4.B [ 解析] 根据右图,我们可以看出从阶段①到阶段②,首先是死亡率曲线下降。 故选 B。
5.A [ 解析] 通过该省人口抚养比数据可知,该省人口总抚养比较高,老年抚养比表现为持续上升;少年抚 养比基本保持稳定,人口总抚养比先上升后下降。 故选 A。
6.D [ 解析] 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主要是因为部分劳动力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 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而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 人口生育观念发 生改变,生育率会下降;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该地区人口抚养比会下降。
7.B [ 解析] 春节前从发达地区回到成都更多是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春节要回故乡与家人团圆过年。

8.A [ 解析] 图中人口流动使很多青壮年从落后地区迁入发达地区,促进了迁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缓解了
迁入区的老龄化,对于成都来说,缓解了其环境压力,但并不会造成其劳动力短缺。
9.D [ 解析] 据图中符号大小的不同,可知该地区城市等级有 6 级。
10.D [ 解析] 影响城市等级高低主要是其城市服务功能。
11.C [ 解析] 根据“ 睡城” 的概念可知,“ 睡城” 分布在大城市周围,房价相对较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购物
服务相对较少,但与大城市交通联系便捷。
12.A [ 解析]“ 睡城” 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职住分离,所以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通过产业转移促使职 住一体。
13.A [ 解析] 通过对比 2000 年和 2010 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布图我们可以发现:总体趋势上看,我国老龄化 程度整体加重;进入老龄化的省区增多;而且老龄化省区由分散分布到集中连片;相比来说,西部地区老 龄化程度没有较大改变。
14.D [ 解析]2000 年到 2010 年引起老龄化程度加剧最主要与出生率、青壮年人口迁出、医疗卫生水平等因
素有很大的关系。
15.A [ 解析] 该题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根据三角座标的基本读取方法,图 2 中数据符合①的基本特征。
16.B [ 解析] 根据图 2 我们发现,该地区老龄化问题凸显,劳动力不足、缓解就业压力;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 本国策,短时间内不会废止。
17.D [ 解析] 通过该城镇 2000 年至 2010 年人口统计数据可知,2000 年至 2010 年外来人口所占比重整体 上升。 该地区 0 ~14 岁人口比重下降,幼儿园入园相对容易;15 ~64 岁人口所占比重高,劳动力丰富;65 岁以上的老人占到 8.4%以上,远远大于 7%,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18.B [ 解析] 根据该城镇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 为使人口快速增长, 最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电子装 配业。
19.A [ 解析] 根据材料“ 汉武帝为进一步巩固边防,防止匈奴进犯,修建此关”,所以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军 事地位重要。
20.D [ 解析] 肩水金关因军事关隘兴起,但随着国家的统一,地域联系的变化和该地军事功能的消失,该地
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
21.B [ 解析] 根据材料中信息,城市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2.C [ 解析] 城市综合体的形成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等级的提升主要通过服务水平的提升 和行政许可。 城市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 交通拥堵;城市综合体作为商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很小。
23.(1) 人口总数增加;老龄化问题加剧;人口素质提高;流动人口数量增加。
(2)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改变人们的观念,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24.(1) 模式: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原因:计划生育政策实施,
降低出生率;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改变。
(2) 发达国家死亡率高主要是其人口老龄化严重;发展中国家死亡率高主要是其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生
活水平较低)。
(3) 发达国家人们的生育观念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出生率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更完
善,人们受养儿防老的观念影响小;发达国家受教育水平高;晚婚晚育现象普遍。
25.(1) 地理位置优越,临近贵阳、安顺;未开发土地多,地价低,发展空间大;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
适宜;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也大。
(2) 促进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完善交通等基
础设施,方便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 旅游产业;高端制造业;大数据相关产业。
26.(1) ①一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受自然灾害影响。 ②一迅速上升,主要原因:经济恢复,生活及医疗卫生条

件改善。 ③一逐渐下降,主要原因: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④一低位徘徊,主要原因:抚养孩子成本上升,
生育观念转变。
(2) 弊: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年龄人口社会负担加重;老龄化趋于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利:
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压力减轻( 或中小学教育入学难得到缓解,教育资源承受压力减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