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2020-05-16 11:21:31)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星座

杂谈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201976日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瓶窑镇内的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向世界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修建的古城外围水利系统通过平原低坝和谷口高坝两级水库将水拦蓄形成湖面,用草裹泥(用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堆筑水坝,外覆黄土,体现了良渚先民的聪明与智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1. 良渚古城外围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 排水、养殖和灌溉 B. 防洪、灌溉和运输

C. 运输、护城和旅游 D. 蓄能、提水和供水

2. 推测良渚先民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月份是

A. 6月~9 B. 7月~8

C. 11月~次年1 D. 3月~5

【答案】1. B    2.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相关内容,试题难度一般。

1题详解】

据图及材料信息可知,古代养殖业、旅游业等还没兴起,故AC选项排除;古代还没有开发水能的技术条件,良渚古城外围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的作用不会是蓄能,故D排除;读图可知,良渚古城位于山麓地区,地形平坦,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易出现旱涝灾害,所以在外围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可以起到防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故选B

2题详解】

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水位高,不利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冬季该地位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利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故选C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下图示意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3. 与传统模式相比,新的运营模式

A. 减少运输成本 B. 增加产品库存

C. 减少产品销量 D. 增加销售成本

4. 该地产业集聚有利于

缓解人地矛盾

促进交通运输建设

提高人口迁出率

降低老年人口比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A.新的运营模式减少销售环节,同时也减少了运输成本,故A正确;

B.新的运营模式可以降低产品库存,B错误;

C.新的运营模式能增加产品销量,C错误;

D.新的运营模式会降低销售成本,D错误;

故选A

4题详解】

产业链的集聚占用大量土地,会加剧人地矛盾,故错误;

产业链的集聚可以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提高,会加快农村交通运输的建设,正确;

产业链的集聚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降低人口迁出率,错误;

产业链的集聚能吸引大量青壮年来此就业,降低老年人口比重,故正确;

②④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帕图斯湖(下图)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之间有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5. 形成沙坝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堆积 B. 风力堆积

C. 海水堆积 D. 风化作用

6. 导致沙坝海岸线平直的原因主要是

A. 东北信风的影响 B. 地处断层面

C. 人工修整 D. 洋流的作用

7. 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A. 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 B. 沙坝向潟湖方向扩展

C. 沙坝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面积在不断萎缩 D. 沙坝向海洋方向扩展

【答案】5. C    6. D    7.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的帕图斯湖为潟湖,原为大西洋的一部分,由于海潮上涨时速度慢,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所以沙坝形成的外力作用为海水堆积,流水堆积一般在中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为三角洲,A错。风力堆积地貌一般为沙垄、沙丘,B错。风化作用是在外力作用下,将物质破碎为碎屑物的过程,不会形成沙坝,D错。故选C

6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坝外侧有巴西暖流流经,在洋流作用下,使得海岸线平直,D对。沙坝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断层属于内力作用,B错。沙坝海岸线形态是自然形成的,C错。该处位于南半球,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A错。故选D

7题详解】

由于沙坝阻隔,当海水涨潮时,海水超过坝顶,对沙坝产生侵蚀作用,沙坝高度不会增加,A错。进入潟湖,退潮时部分海水留在湖内,由于湖内的海水基本为静水,随着泥沙沉积,沙坝向潟湖方向扩展,沙坝内侧有新的堆积体生成,面积增加,CD错。故选B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冬季封冻面积大。刻赤海峡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战时建有铁路大桥,后因自然原因损毁,2018年俄罗斯新建的刻赤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通车。下图为亚速海及周边区域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8. 下列对亚速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B. 受西风影响,冬季降水多

C. 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 D. 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慢

9. 图中甲处海流的方向为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10. 二战期间,刻赤海峡大桥自然损坏的原因最可能为

A. 地震损毁 B. 火山摧毁

C. 浮冰撞毁 D. 泥沙淤积

【答案】8. B    9. B    10. C

【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8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河水的流入、海水的封闭程度等。

A、从图中可看出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A正确;

B、亚速海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盛行强大的偏北风而不是西风,故B错; 

C、从图中可看出当地有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稀释了海水的盐度,故C正确;

D、从图中该地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外界相连,海域较封闭,由于海水本身盐度较低,海水交换慢,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沙嘴与海流的关系。沙嘴的走向与海流流向、河流流向基本垂直,沙嘴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海流带来的泥沙共同顶托堆积形成的。图中河流在图中的东北角,沙嘴向南延伸,海流呈逆时针流动,因此海流向南流,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10题详解】

该处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灾害少,AB错误。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大风挟浮冰撞毁桥墩,导致大桥损毁,C正确。泥沙淤积不会导致大桥损毁,D错误。故选C

 

贵州省晴隆县三宝乡地处高寒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攻坚任务重。贵州省委、省政府通过精准调研和科学决策,提出三宝乡决胜脱贫攻坚可行路径为整乡搬迁,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目前,三宝乡为全国唯一正在实施整乡搬迁的彝族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三宝乡整乡搬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实现了地区脱贫致富 B. 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

C. 改变了当地传统文化 D. 促进了地区城市化进程

12. 整乡搬迁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A. 资金缺乏 B. 居民意愿

C. 技术落后 D. 道路曲折

13. 整乡搬迁后,需尽快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居民解决

就业    

娱乐    

上学    

就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1. D    12. B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A整乡搬迁不意味着直接实现了地区脱贫致富,A错;

B整乡搬迁有青壮年也有老年人,是所有人的搬迁,当地老龄化水平不变,B错;

C、没有改变当地传统文化,C错;    

D、根据材料整乡搬迁,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可知当地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对。

故答案选D

12题详解】

人的乡土感情是一种复杂的感情,毕竟曾经在此生活多年,不想搬迁的人也大有人在,故B正确;资金、技术和道路曲折也是搬迁中遇到的困难,但不是最大的困难,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13题详解】

本题可利用排除法。娱乐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也不是搬迁后急需的,故可排除;青壮年的就业、小朋友的上学问题、人们的就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故选C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14. 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气候多种多样

地形多种多样

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地质条件的差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5. 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A. 通风透气 B. 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 防潮 D. 保温

16. 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土壤

【答案】14. B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陕南地区位于汉江谷地, 当地石材、竹木资源丰富, 吊脚楼依山而建,地形平坦地区多建三合院及四合院,②③ 项正确。陕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错误。陕南地区地质条件差异不大,错误。

故选:B

15题详解】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永远在其南方,向南开窗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 

故选:B

16题详解】

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所以居民注重房屋排水,陕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注重雨水收集,导致该差异的因素为受夏季风影响的大小及时间长短,进而影响降水量大小所致,属于大气环流引起。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差异,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秦岭,位于陕西省南部,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超过800mm,为湿润区;秦岭-淮河一线以被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雨800mm,为半湿润区。

 

成都一驴友沿河西走廊公路一路向西北骑行前往嘉峪关市。沿途可见雪山在身旁绵延伸展,仿佛触手可及。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绵延伸展的雪山可能是

A. 祁连山 B. 昆仑山 C. 天山 D. 阿尔泰山

18. “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光照 C. 水分 D. 热量

19. “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经度位置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

【答案】17. A    18. D    19. A

【解析】

本题组以河西走廊为背景,设置两三道试题,涉及地形分布、纬度地带性、时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7题详解】

题意表明,驴友沿河西走廊公路骑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沿途的绵延伸展的雪山只可能是祁连山,选项A符合题意。昆仑山位于新疆与西藏边境,离河西走廊太远,排除B。天山和阿尔泰山位于新疆境内,位于河西走廊以西,离此地很远,排除CD。所以选A

18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该驴友的家乡位于南方地区的成都,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春季来得早,鲜花开得早,而河西走廊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春季来得迟,树木枝头发芽迟,选项D符合题意。地形、光照、水分对这种现象影响不大,排除ABC。所以选D

1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经度接近120°E,而河西走廊位于100°E附近,两地地方时相差1个多小时,当北京为20点时,河西走廊可能才18点多,因此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选项A符合题意。河西走廊与北京都位于40°N附近,纬度相当,排除B。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对昼夜影响不大,排除CD。所以选A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注:地膜覆盖选用厚度为0.08mm的黑色、白色透明塑料膜;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20. 与地膜覆盖相比,7-9月该果园生草覆盖下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A. 土壤蒸发较多 B. 草类生长耗水

C. 径流流失较多 D. 果树生长繁盛

21. 夏季晴天时,该果园黑膜覆盖区膜内温度较白膜覆盖区

A. 白天高 B. 日较差小

C. 夜晚高 D. 日较差大

22. 推测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 黑膜覆盖区 B. 白膜覆盖区

C. 生草覆盖区 D. 清耕区

【答案】20. B    21. B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生草覆盖下79月气温高,草类植物生长速度快,需水量大,导致土壤水分较少。

A、如果土壤蒸发水分多,则四种状况下土壤水分含量相差无几,不符合题意。

B、因为夏季草类植物生长速度快,耗水量大,导致土壤水分少,其余三类由于缺少生草的生长,所以土壤水分含量高,故正确。

C、如果是由于径流流失多,则四种覆盖方式水分含量应该相差无几,不符合题意。

D、如果是果树生长旺盛所致,则和地表覆盖无关,则四种覆盖方式水分含量应该相差无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题详解】

夏季晴天时,太阳光照旺盛,白膜透光,膜内温度上升快,黑膜阻光,温度上升慢,因此白天黑膜覆盖区气温低于白膜覆盖区,夜晚二者温度差异不大,故黑膜覆盖区膜内温度日较差较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题详解】

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草类植物残骸等受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有机质,因此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生草覆盖区,C正确,其它膜覆盖区或者清耕地,就没有外来的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偏低,AB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拉莎草沼泽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区,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水溢出,通过克拉莎草沼泽缓慢注入海洋。18世纪前,该沼泽地区常住人口不足3.5万,先民们仅在出露水面的小块高地上耕作。20世纪初,该沼泽地区种植4000公顷的甘蔗,为了种植甘蔗,当地抽取沼泽水,并切断湖水与沼泽地的联系。甘蔗生长需年积温5500-8500℃,需水量大却怕涝,该地区甘蔗收获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下图示意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区。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1)说明18世纪前该沼泽地区种植业仅出现在小块高地的原因。

2)分析该沼泽地区种植甘蔗的有利热量条件。

3)分析该沼泽地区在大量种植甘蔗后水质变差的原因。

【答案】(1)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方便耕作;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

2)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受奥基乔比湖及沼泽的调节,冬季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不易遭受冷害。

3)沼泽补给水源减少且甘蔗生长过程耗水量大,导致沼泽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水体污染严重。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种植甘蔗的有利热量条件等。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受奥基乔比湖调节,冬季不易遭受冷害:以草本沼泽为主,土壤较肥沃。

【详解】(1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高地处因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故种植业仅出现在小块高地。

2)甘蔗喜欢高温多雨环境。与湖泊以北地区相比,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光热、土壤等方面。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受湖泊调节,冬季不易遭受冷害。

3)种植甘蔗需要大量的水源,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沼泽补给水源减少,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种植甘蔗施用农药与化肥,造成水体污染,最终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减少,水质变差。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容量既与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量有关。当土壤水位较低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明显,因此也导致了土壤有机物的损失。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数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2.28--29.55/千克,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千克)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千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下图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1)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黑河中游湿地的原因。

2)根据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析湿地退化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原理和趋势。

【答案】(1)与黑河中游湿地相比,洞庭湖湿地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纬度更低,降水更多,气候更为温暖湿润,植物可以终年生长,通过输入更多生物残体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三江平原湿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纬度更高,气候温凉湿润,冬季漫长严寒,低温的条件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碳速率减慢,形成大量积累。

2)原理:碳汇聚的过程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微生物分解有机碳,则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趋势:湿地退化会导致积累的有机碳被分解并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从而使气候变暖。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湿地有机碳的形成与分解原理,考查湿地资源的生态作用的应用能力和判断能力。

【详解】(1)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来分析;三江平原纬度高,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凉湿润,冬季漫长严寒,低温的条件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碳速率减慢,形成大量积累。洞庭湖湿地纬度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多,气候更为温暖湿润,植物可以终年生长,输入生物残体更多,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多。黑河地处内陆,水热条件不如东部季风区,植物状况较差,有机质循环差。(2)由材料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可推测出土壤积水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因此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当水位下降到湿地基低以下时,土壤有机碳中易于分解的部分会被微生物分解,释放CO2,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水分的减少,生物量会随之减少,导致生物残体和土壤有机碳输入量减少。湿地退化后,微生物分解有机碳量增加,有机碳含量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湿地退化会导致积累的有机碳被分解并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从而使气候变暖。

 

25.阅读有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纳米布沙漠干旱草原地表上存在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被人们称为仙女圈。它中央土地裸露,四周野草环绕。该地年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雨季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白蚁喜阴喜潮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当地白蚁巢穴在地表5米以下,且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科学家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内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下面左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右图为仙女圈景观图。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1)纳米布沙漠被誉为世界上最干燥、最凉爽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沙漠之一,试说明原因。

2)白蚁巢穴在地表5米以下,原因是什么。

3)推测纳米布沙漠白蚁外出觅食时间规律,并说明理由。

【答案】(1)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降水稀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2)白蚁喜阴喜潮湿。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高;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适宜白蚁居住。

3)规律:昼伏夜出。理由:白天气温高,不利于怕热的白蚁活动;夜晚地表降温快,比较凉爽,利于白蚁外出觅食。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非洲纳米布沙漠为区域前景,试题立足于小区域尺度,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区域气候成因、生物生存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纳米布沙漠被誉为世界上最干燥、最凉爽的沙漠之一的原因应分别从干燥和凉爽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干燥角度分析原因,图中显示,当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直射北移时,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直射点南移时,当地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由南非高原吹来,干燥少雨;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减湿作用明显。从凉爽角度分析原因,图中显示,纳米布沙漠靠近海岸分布,受本格拉寒流降温的影响,气候凉爽。

2)白蚁巢穴在地表5米以下的原因主要从白蚁的习性和沙漠环境的角度分析。材料信息表明,白蚁喜阴喜潮湿,材料显示,该地年降水量仅100毫米左右,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大陆性强,地表升温快,气温高,白蚁只能地表5米以下躲避高温;沙漠地区沉积物疏松,土层空隙大,雨水易下渗到5米以下,使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同时5米以下的水分很难蒸发,可以保持潮湿环境,适宜白蚁居住。

3)推测纳米布沙漠白蚁外出觅食时间规律与白蚁的习性、沙漠环境特征关系密切。白蚁喜阴喜潮湿,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地表干燥,不利于白蚁活动;夜晚地表降温快,比较凉爽,沙漠表层土容易出现凝结水,相对潮湿,利于白蚁外出觅食活动,因此白蚁一般昼伏夜出。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716日至930(共计76),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针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湖南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等10个省(区、市)居民推出专项旅游优惠政策,盛邀当地居民来贵州避暑,推动全省避暑旅游经济持续升溫。捃了解,此次大礼包内容包含门票、自驾游、航线及机票优惠,以及旅游包机、旅游专列补贴等政策,具体有:门票优惠——“十省区市居民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享受全省各收费景区门票挂牌价五折优忠,以上优惠政策不包括温泉景区门票和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自驾游优惠——“十省区市车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行驶贵州境内高速公路实施五折通行优恵。

分析在此期间贵州省针对上述10省区推出专项旅游优惠政策的原因。

【答案】上述10 省均位于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夏季气温凉爽,利于避暑;距离贵州较近,经济距离短,交通便利;上述10 省经济较发达,市场条件好;通过优惠政策降低旅游费用,提高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解析】

【分析】

考察旅游地理相关知识,不同的区域推出专享旅游政策原因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特征可以通过分析,他们的区位优势这个角度去回答专享旅游政策优惠的原因。

【详解】这几个省区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区位优势共性是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夏季温度高,同时经济较发达市场条件较好,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政策优惠,他们的个性特征,比如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夏季气候较为凉爽,适宜度假,躲避酷暑天气,同时距离贵州比较近,交通便利,交通运费成本,降低地理位置优越。

【点睛】适合旅游支出,多半是风景秀丽,景色优美,气候适宜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文地理特色,区域文化不同,所以答题时注意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找出共性以及个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