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2020-04-24 08:05:57)
标签:

星座

财经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
专项二 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一、选择题:
俗话说“ 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害;果园灌冬水,开春发的美”。 果农常在“ 大雪” 至“ 冬 至” 期间,土壤冻结前浇灌一次水。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大雪” 至“ 冬至” 期间,果园冬灌应选择在一日中的 ( )
A.午夜前后 B.傍晚 C.正午前后 D.黄昏
2.在黄土高原的果园适宜采用的冬灌方式是 ( )
A.滴灌 B.漫灌 C.喷灌 D.沟灌
右 图 为 世 界 某 大 洲 局 部 地 区 某 月 等 温 线 ( 羊 位:) 分布图。 据此完成 3 ~5 题。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3.图示区域正处在 ( )
A.1 月份 B.7 月份
C.春季 D.秋季
4.甲地气温可能为 ( )
A.16 B.12
C.26 D.32
5.引起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势起伏 D.植被状况
对流层中,气温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下图示意某山脉不同坡 向气温垂直递减率年变化。 据此完成 6 ~8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6.与山脉南坡相比,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特点 是 ( )
A.变化幅度小于南坡 B.与南坡变化趋势一致 C.冬夏差异大于南坡 D.夏季小于冬季
7.12 月份,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 ) 
A.南坡雪线低,反射太阳辐射多 B.北坡植物稀疏,地面增温速度快 
C.南坡人类干扰少,城市热岛效应弱 D.北坡为向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
8.推测该山脉 ( )
A.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 B.终年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呈东西走向 
C.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 D.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呈东西走向

青海湖的冻结、消融与气候要素关系密切。 下图示意 2004-2015 年青海湖开始结冰日期 与风速关系,图中日数表示年内第 n 日。 据此完成 9 ~11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9.图示年份,青海湖冻结日期与风速的关系是 ( ) 
A.风速最大时,开始冻结日期最早 B.风速最小时,开始冻结日期最晚
C.2006-2008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的日期越晚                                                     
D.2012-2015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的日期越早
10.湖泊冻结初期,较大的风速可促进湖冰形成,其原因是
较大的风速 ( )
A.加快表层湖水流动,减少上下湖水热量交换 B.加快湖泊与湖岸热量交换,降低湖水温度 
C.加强湖-气间热量交换,湖水散热快 D.促进湖-陆间热力环流,湖水散热慢
11.有些年份,青海湖湖冰消融过程较短,可能的原因是此时 ( )
A.气温降低 B.风速较小 C.晴天较多 D.湖水较多 右图示意 2018 年某月某日澳大利亚大陆海平面
等压线( 单位:hPa) 分布。 据此完成 12 ~14 题。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12.此时我国将要进入的节气可能是 ( )
A.大暑 B.清明 C.秋分 D.小寒
13.图示所处季节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产生降
水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示时刻,塔斯马尼亚岛正值 ( )
A.阴雨连绵的天气 B.炎热晴朗的天气 C.风和日丽的天气 D.低温少雨的天气
 下图示意安徽省某年 7 月 2 日 ~4 日降水量分布。 据此完成 15 ~17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15.图示时段,安徽省雨带推移的大致方向是 ( )
A.自北向南 B.自中部向南北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南向西北

16.带来此次降雨的天气系统是 ( )
A.锋面气旋系统 B.锋面系统 C.台风系统 D.气旋系统
17.图示时段,抗洪救灾任务最为艰巨的区域是 ( )
A.长江与淮河流域 B.黄河与淮河流域 C.皖北平原 D.大别山区
焚风是气流越过山脉,在山脉背风坡下沉形成的一种干热的地方性风。 在海拔和相对高 度较大的山脉背风坡,焚风发生的概率和强度较大。 焚风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危害较大 的气象灾害。 图 a为 1994-2010 年台湾岛焚风事件月份报道次数变化图,图 b 为 1994-2010 年台湾岛焚风报道次数达 35 次及以上的地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 18 ~20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18.台湾岛报道次数主35  次焚风事件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空间分布较均衡,集中于山地丘陵 B.空间分布差异大,东部多西部少 
C.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于中东部 D.空间分布差异小,全岛都有发生
19.台湾岛焚风事件多发时,该地常见的天气系统是 ( )
A.温带气旋 B.热带气旋 C.锋面气旋 D.准静止锋
20.焚风给台湾岛带来的危害主要是 ( )
A.桑拿天气持续,闷热不堪 B.天气干热,农作物减产 
C.河流干固见底,生活用水短缺 D.沙尘暴盛行,土地沙化严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几乎年年都会发生森林山火。 据当地专家说自然原因第一是干燥的气候,第二是天然林区有易燃 烧的植物。 右图示意加利福尼亚州山脉与水系分布。 据此完 成 21 ~22 题。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21.加利福尼亚州易引发森林山火的季节是 (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22.加利福尼亚州天然植物易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 ) 
A.雨林生长旺盛,根深叶茂枝蔓多 B.植被叶片大而柔软,水分缺乏 
C.林木蓄积量大,地表有枯枝落叶 D.植被以草原为主,覆盖率较高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路径,指台风形成后所运行的路径。 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路径大致分西移路 径、西北路径和转向路径。 下图为 2018 年 9 月 16 日 20 时台风“ 山竹” 登陆我国华南地区 的海平面等压线( 单位:hPa) 分布图。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1) 判断台风“ 山竹” 的移动路径,并阐述理由。
 (2) 描述图示时刻海南岛的风向及天气状况。
(3) 说明台风“ 山竹” 在登陆之后的发展变化。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分布于非洲西南部 大西洋沿岸地带,起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边界,止于奥兰治河,沿 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 2100 千米。 该沙漠最宽处达 160 千米,最 狭处只有 10 千米。 沙丘从北一西北向南一东南排列成串,单一的沙 丘长达 16一32 千米,高 240 米。 纳米布沙漠沿海海域几乎无降雨, 空气几乎总是达到或接近饱和。 沿海海域昼夜气温变化较小。 右图 示意纳米布沙漠分布。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1) 分析纳米布沙漠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长达 2000 多千米的主要原因。
(2) 纳米布沙漠上的沙丘多从北一西北向南一东南排列成串,解释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
 (3)   运用大气受热原理,阐释纳米布沙漠沿海海域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为某季节某时刻美国本土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2020届全国名校联盟名师专项训练密卷地理试题(二)【解析】
(1)  描述图示时刻美国本土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
(2) 比较此刻甲地与乙地的天气状况,并分析原因。
 (3) 说明图示时刻美国本土降雨带的分布特点。
(4) 龙卷风是大气强烈抬升的旋涡现象。 推测随时 间推移锋面气旋是否能够形成龙卷风,并阐述 理由。




专项二 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1.C [ 解析]“ 大雪” 至“ 冬至” 期间,土壤夜冻昼消,即夜晚气温降至 0 以下土壤表层冻结,水分难以下渗,
果树根系遭到冻害;白天气温回升,土壤解冻,正午前后土壤解冻时冬灌效果最好。 选项 C正确。
2.A [ 解析]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冬季水资源短缺,采用滴灌方式, 既节约水资源,也达到冬灌的效果。 选项 A正确。
3.A [ 解析] 图中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说明与同纬度相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这一现象出现在夏 季,南半球 1 月份为夏季。 选项 A正确。
4.A [ 解析] 根据“ 大于大,小于小” 的规律,以及南美洲地形格局判断,甲地的气温 >15 并 <20 。 选项
A正确。
5.B [ 解析] 乙、丙两地纬度相当,但气温差异较大,原因是丙地位于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大,气温较低;乙
地位于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温较高。 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 选项 B正确。
6.C [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北坡的气候垂直递减率最小值为 0.3 I100 m,最大值为 0.6 I100 m,比南 坡的变化幅度大,选项 A错误;1 至 11 月份南坡与北坡的气温递减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 12 月份,南 坡的气温递减率明显增高,选项 B错误;图示显示与南坡相比,北坡气温递减率冬季和夏季差值大,选项 C 正确;南坡与北坡的气温递减率都是冬季小于夏季,选项 D错误。
7.D [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12 月份,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12 月,北坡作为向

阴坡,接受太阳辐射极少,山麓地带气温偏低,而山顶南北坡气温差异不大,造成 12 月份,北坡的气温增减
率明显低于南坡的气温增减率。 选项 D正确。
8.B [ 解析]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该山脉为东西走向;南北坡在 12 月份差异较大,说明其向阴坡山麓地带气温 低,不仅是太阳辐射较少的原因,还有寒冷气流的影响,合理的答案应是向阴坡受冬季风影响。 选项 B 正确。
9.D [ 解析] 由图可知,2012 年风速最大,2005 年开始冻结日期最早,选项 A错误;2015 年风速最小,2003 年开始冻结日期最晚, 选项 B错误;2006 2008 年, 风速越大, 开始冻结日期先晚后早, 选项 C错误; 2012 2015 年,风速越大,开始冻结日期越早,选项 D正确。
10.C [ 解析] 湖冰形成初期,要促进湖冰的形成需要降低湖水温度,大风能够促进湖 气间的热量交换,使 得湖水散热快、降温快,较大风速可促进湖冰形成,选项 C正确。 加快表层湖水的流动速度,湖水不易结 冰,选项 A错误;加快湖泊与湖岸的热量交换,可能会使湖水温度上升,冻结慢,选项 B错误;湖 陆间的 热力环流,同样可能提高湖水温度,选项 D错误。
11.C [ 解析] 某些年份青海湖湖冰消融过程较短的原因可能是晴天较多,融冰较快,选项 C正确;湖水量较 小,湖冰较少,融冰较快;气温降低不利于湖冰的消融,使得湖冰消融过程缩短,选项 A、D错误;风速影响 湖水冻结,对消融过程影响不大,选项 B错误。
12.D [ 解析] 根据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北有一中心气压地域 1004 hPa的气压中心( 大气活动中心) 可知,该 气压场出现于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 据此推断我国将要进入的节气可能是小寒。 选项 D正确。
13.B [ 解析] 甲、丙两地,都受从海洋吹来的偏北风影响,因沿岸流经寒流,偏北风水汽含量少,降水概率较 小;乙地受来自海洋的东北风影响,沿岸流经东澳大利亚暖流,东北风高温高湿,登陆后受大分水岭的阻 挡,形成地形雨;丁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 选项 B正确。
14.B [ 解析] 图示时刻,塔斯马尼亚岛在中心气压高于 1020 hPa高气压中心控制下,所以为炎热晴朗的天 气。 选项 B正确。
15.D [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安徽西北部降雨范围逐渐扩大,降雨强度整体增强,推断该雨带的整体移 动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选项 D正确。
16.B [ 解析] 根据雨带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判断,带来此次降雨的天气系统为锋面系统。 选项 B正确。
17.A [ 解析] 长江流经安徽南部,淮河流经安徽北部,该时段长江段和淮河段都有暴雨出现,且长江段与淮 河段都为平原河流段,因河流流速缓慢,易形成洪涝灾害,因而抗洪救灾任务最为艰巨的区域是长江和淮 河流域。 选项 A正确。
18.C [ 解析] 从:35 次焚风事件的空间分布来看,中部与南部和北部相比,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与西部相 比,主要分布于东部,故而其空间分布特点是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于中东部。 选项 C正确。
19.B [ 解析] 图 a信息显示,台湾岛焚风报道次数以 7、8 月份最多,7、8 月份正是台风、热带气旋频发的时
段,选项 B正确。
20.B [ 解析] 从焚风的特性推断,焚风给台湾岛带来的主要危害是高温干燥的天气,高温干燥的天气会影 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 闷热的桑拿天气多出现在湿热的阴天,与焚风特点不符;台湾河流水量较大, 焚风不至于导致生活用水短缺;台湾岛植被密蔽,难以形成沙尘暴天气。 选项 B正确。
21.C [ 解析] 根据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加利福尼亚州主要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夏季极易发生森林山火。 选项 C正确。
22.C [ 解析] 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的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硬叶林蓄积量大,加上天然森林地表也 多枯枝烂叶,成为易燃烧的条件。 选项 C正确。
23.(1) 台风“ 山竹” 的移动路径为西移路径。 影响我国的台风,大多发源于西北太平洋,广东与海南岛位于 西北太平洋的西面,“ 山竹” 能够登陆在广东省西南部和海南岛北部,说明其移动路径为西移路径。
(2)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的风向为西南风向,在其影响下,云层较厚,云量较大,风力强劲,出现暴雨天气。 (3) 台风“ 山竹” 登陆之后继续前行,会因陆地摩擦力的影响,海洋水汽潜热的补给不足,而势力减弱。

24.(1) 纳米布沙漠因热带沙漠气候而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和离岸风( 东南信风) 控制范围广;流经非洲西海
岸本格拉寒流对纳米布沙漠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本格拉寒流流程较长,纳米布沙漠也延伸了 2000 多
千米。 ( 备注:本题重点要求是解释纳米布沙漠长的特点,而不需要解释部分地区东西较窄的特点)
(2) 南回归线穿过纳米布沙漠中部,纳米布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成为纳米 布沙漠的盛行风。 在东南信风的长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沙丘顺风向从北一西北向南一东南排列 成串。
(3) 由于沿海海域空气几乎总是达到或接近饱和,多浓雾,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加之寒流 的降温作用,气温偏低;夜晚浓雾能够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气温偏高。
25.(1) 美国本土西北部有一高压中心分布,东北部五大湖区有一低压中心分布;高压分布范围大于低压。
(2) 甲地吹西北风、风力较强;气温较低、云层较厚、出现降水天气。 原因: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天气系
统影响。 乙地吹东南风,风力较弱;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原因:位于暖锋锋后,在单一暖气团控制下。
(3) 此刻美国本土中东部地区有一降雨带,北段大致呈东一西延伸,雨区较宽;南段大致东北一西南延 伸,雨区较窄。
(4) 能够。 锋面气旋的中心气压值 992 hPa以下,气流抬升强烈,带动聚合的湿热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 卷风。
不能够。 虽然锋面气旋的中心气压值在 992 hPa以下,但若中心区移离五大湖,地面摩擦力增强,空气对 流上升态势减弱,难以形成龙卷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