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2020-05-16 11:15:57)
标签:

财经

启迪慧想文综

气温

时尚

原因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地理()考试试卷

I卷选择题 (6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 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A点应位于

A. 太平洋 B. 非洲

C. 大西洋 D. 南美洲

2. 图中CD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 1100千米 B. 2200千米

C. 3300千米 D. 4400千米

【答案】1. C    2. A

【解析】

本题组以两幅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经纬度判断、大洋大洲位置、距离计算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1题详解】

根据左图中经线与纬线的形态可以判断,该图为俯视经纬网图的一部分,如果该图为北极俯视图的一部分,则A的地理坐标为(60°N20°W),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应位于大西洋;如果该图为南极俯视图的一部分,则A的地理坐标为(60°S20°E)应为临近南极洲的大西洋地区,由此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太平洋经度位于110°E~180°~70°W之间,排除A。非洲纬度位于南北纬40度之间,排除B。南美洲最高纬度为南纬57度,排除D

2题详解】

根据右图已知经度推断,C所在的经线为180°经线,因此CD两点间的经度差为20°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上每个经度的纬线长度是110千米,则60°纬线上每个经度的纬线长约55千米,则CD两点的实际距离约为55×20=1100千米,A符合题意,排除BCD错。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3. 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A. 比例尺甲小于乙 B. 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 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 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图例

4. 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

B. 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

C. 火车站位于科技园东南方向

D.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答案】3. D    4. B

【解析】

本题组以两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比例尺、图例、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题详解】

甲图的比例尺换算成数字式为1:15000,乙图的比例尺为1:18000,可以看出甲比例尺大于乙,A错。甲图和乙图均为地图,B错。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类型,甲图比例尺为线段式,C错。在地图上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所用的符号叫做图例,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图例,D符合题意。

4题详解】

比例尺放大1倍,意思是说把比例尺放大为原来的2倍,因为图幅面积是与比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面积将是原来的4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A错。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学校在农业试验区的西北方向,B对。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火车站在科技园的西南方向,而不是东南方向,C错。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东北,然后折向东南,D错。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5. 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A. 100m B. 150m C. 200m D. 250m

6.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一定看不见丙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5. A    6. D

【解析】

本题组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海拔高度判断、地表起伏状况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5题详解】

图中山顶高度为372m,与200等高线的相对高差为172m,两者相差3条等高线,相差3个多等高距,所以1个等高距最可能为50m,从河流发育及流向判断,X的海拔比200米低两个等高距,由此推算,X的数值最可能为100m,选项A符合题意。如果X的海拔为150米,则等高距为25米,由此推出山峰高度与等高线分布不配套,排除B。如果X的海拔为200米或250,则河流流向不对,排除CD

6题详解】

用直线把丙村分别连接四地,观察连线上地形的起伏状况。与丙村之间为河谷,不阻挡视线,A不符合题意。与丙村之间为一凹坡和河谷,不阻挡视线,B不符合题意。与丙村为一凹坡,不阻挡视线,C不符合题意。与丙村之间有山脊的阻挡,不能看见丙村,D符合题意。

 

201694-5 日,G20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下图为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7. 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

A. 均在中纬地区

B. 多处于北温带

C. 多位于西半球

D. 均属东经度

8. 乘飞机从伦敦到杭州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为

A. 向东 B. 向西

C. 先东北后东南 D. 先西北后西南

【答案】7. B    8. C

【解析】

本题组以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地理位置描述、最短航线飞行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7题详解】

图中显示,布里斯班、洛斯卡沃斯位于低纬度地区,A错。图中显示,除洛斯卡沃斯、布里斯班之外,其它峰会举办城市都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多处于北温带,B正确。图中显示,十一次峰会中,只有洛斯卡沃斯、多伦多、华盛顿、匹兹堡四次位于西半球,C错。洛斯卡沃斯、多伦多、华盛顿、匹兹堡的经度为西经度,D错。

8题详解】

图中显示,伦敦和杭州的地理坐标分别是(51°N0°)、(30°N120°E)。杭州位于伦敦以东,因此飞最短航线在东西方向上应向东飞,排除B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过伦敦和杭州的大圆劣弧段会向北凸,因此飞最短航线在南北方向上,应先向北飞、后向南飞,排除A;综合起来,从伦敦到杭州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为先东北后东南,选项C符合题意。

 

读某日日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9. 图示时间,国际标准时间(0°)

A. 2:00 B. 8:00

C. 14:00 D. 22:04

10. 乙地日出时,甲地的区时为

A. 10:00 B. 16:00

C. 22:00 D. 4:04

【答案】9. A    10. C

【解析】

本题组以某日某时日照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时间计算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9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所在经线与180°经线之间的经线正好位于白昼中间,应为1200,根据已知经度变化规律判断,该经线的经度为150°E,即150°E1200,由此推算出国际标准时间(0°的地方时)200,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10题详解】

根据图中已知经度间隔和自转方向推算出,甲地经度为120°E,乙地经度为120°W,甲地比乙地早16小时。图中显示,乙地位于赤道上,乙地日出为当地时间600,甲比乙早16小时,则甲地的地方时为22时,120°E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其地方时就是当地区时,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2017420日晚,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两天后到达离地面380km的天宫二号。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1. 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A. 大气质量约80%都在a

B. 纬度越高a层层顶越高

C. 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

D. 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

12. 下列是太空快递升空新闻上部分网友的弹幕,没有道理的是

A. 我晕,越来越缺氧

B. 经历了风吹雨打,前途晴空万里

C. 小哥不易啊,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

D. 我要飞得更高,离地300千米去见我的彩虹妹妹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a为对流层,大气质量约80%都在对流层,故A项正确;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对流层高度越高,纬度越高,对流层的高度越低,故B项错误;b为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臭氧吸收紫外线放热而增温,故C项错误;对流层的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不是高层大气,故D项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太空快递由对流层上升到高层大气,随着高度的升高引力减小,大气越来越稀薄,氧气越来越少,所以越来越缺氧;在对流层会出现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在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会出现晴空万里的现象;在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下降,在平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上升,会出现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彩虹会出现在对流层中,300千米的高空不会有彩虹出现,故D项符合题意。

 

图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3. 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波段 B. 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 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 ④表示地面辐射

14. 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 增强 B. 削弱 C. 增强 D. 削弱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是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波段;表示被大气削弱了的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表示大气的逆辐射。选C正确。

14题详解】

蔬菜大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可遮挡太阳辐射,削弱;不可能增强太阳辐射;对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无影响。选B正确。

【点睛】地球吸收了太阳光后,除去反射给太空的部分,其他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气的作用;大气能减弱地球热能的反射作用,而且可以存储这些热量,除了辐射,其他形式的热传递都要通过物质,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把热量保存在地表。

 

如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5. 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中气压:丙地>丁地>甲地>乙地 B.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 甲地多晴朗天气 D. 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16. 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 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

D. 产生四地间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5. C    16. D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气压大小的判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15题详解】

乙相比,甲地气压大于乙地,丙丁相比,丁地气压大于丙地,乙地与丁地相比,乙地气压大于丁地,故图中气压排序是甲>>>丙,A项错误;甲地有下沉的气体,气温低,乙地有上升的气体,气温高,故甲地气温低于乙地,B项错误;甲地有下沉的气体,不易降水,多晴朗天气,故C项正确;乙地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低,因有上升的气流,故D项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体遇冷收缩下沉,故A项错误;乙丁之间气流是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故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B项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形成了风,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既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也影响丙丁之间的风速,故C项错误;受热不均是引起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D项正确。故选D

 

下图为某(南、北)半球气压分布以及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7. 图中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值大小关系及所在半球判断正确的是

A. >>丙   北半球 B. <</font><</font>丙   北半球

C. >>丙   南半球 D. <</font><</font>丙   南半球

18. 箭头ABC分别代表

A.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C.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答案】17. A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图中,垂直于等压线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压,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值大小关系是甲>>丙,BD错。风向向右偏 ,所在半球是北半球,A对,C错。故选A

1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箭头A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风向相反,代表摩擦力,C与风向垂直,代表地转偏向力,D对。ABC错。故选D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9. 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有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图中风带c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19. D    20.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三圈环流中气压带和风带,需要结合基础知识答题。

19题详解】

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有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转偏向力,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因素,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abc分别为极地东风带、西风带和信风带,而南北半球信风带盛行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再由abc三个风带向左偏可知,此半球为南半球,故c为东南风。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A

 

卷综合题(40)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         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         

2)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3)依据图中提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3)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不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5)绘制BC间的地形剖面图,画在答题卡方框中。





【答案】(1)自东向西  3℃4.2℃之间(3℃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

理由:海拔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大。

3)海拔在300-400m;位于山麓谷地中;有河流经过;白水河北岸;谷口朝南。(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5)根据BC两端海拔高度和与等高线相交的交点海拔绘制剖面图。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河流流向、相对高度、地形类型及判断理由、位置描述、坡度大小和剖面图绘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海拔高度大小和弯曲形态判断,白水河由图幅右上流向图幅左下,再根据指向标判断,白水河由东向西流。导致两村温差的因素是地势高低,图中显示,甲村海拔在300~400米之间,龙山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为500~700米,按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计算,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为34.2之间。

2)图中显示,该地区平均海拔较高,最高海拔远超过500米,相对高度超过200米,因此地形以山地为主。

3)比较两村的位置特点,从村庄与地形地势、河流等地理事物的相互位置关系来归纳。图中显示,两村的海拔都在300~400m之间;从等高线形态来看,两村都位于山麓谷地中;两村都临近河流布局;两村都位于白水河干流北岸;两村所在谷地朝南开口。

4)选择登山线路要考虑坡度,坡度的陡缓可以根据等高线疏密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5)根据两端海拔高度和与等高线相交的交点海拔绘制剖面图,注意设置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见下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22.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亚洲某月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甲图表示_______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表示______带。

2)乙图所示为北半球_______ (季节),此时A处风向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此季节亚欧大陆上被切断的气压带为__________,形成的气压中心的名称为________

【答案】    (1). 北    (2). 赤道低气压带    (3). 夏季    (4). 西南风    (5).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6). 副热带高气压带    (7). 亚洲低压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亚洲某月季风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半球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判断、季节判断、风向及成因、大气活动中心等相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图中显示,气压带与风带呈圆环状分布,因此该图为极地俯视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极地地区盛行极地东风,该风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图中极地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风向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此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图中显示,位于赤道附近,应表示赤道低气压带。

2)图中显示,盛行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则乙图所示为北半球夏季。图中显示,此时A处风向为西南风,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

3)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本应该控制亚欧大陆的中低纬度地区,但由于大陆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只在海洋上保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